陳 電 (貴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550081)
淺論新時代書籍裝幀設計的特點與發展
陳 電 (貴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550081)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出版物的發展,其中紙質出版物受到的沖擊較大,為使紙質出版物從發展困境中走出,其應做出相應改變,注重書籍裝幀就是解決當前問題的必要選擇,為此,應加強書籍裝幀設計,確保書籍具備傳播功能的同時具備收藏意義。本文首先分析書籍裝幀設計現階段的發展狀況,進而探討其時代特征,期望促進紙質出版物與電子出版物雙贏局面的形成。
紙質出版物;電子出版物;互聯網;書籍裝幀
紙質出版物由書稿轉變為實體書過程中有關結構形態方面的設計即為書籍裝幀設計,換句話說,其指的是書籍由平面化變為立體化整個過程中的設計,主要包括插圖、色彩、版式、字體、書脊、封面、裝幀形式、裝訂、印刷、紙張形式等的設計與選取,其屬于制造方案與技術的整體性設計,裝幀設計特指系統化設計,有關版式或者封面等部分內容的設計僅僅稱作版式設計或者封面設計。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完善,眾多領域都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書籍也在社會發展的潮流下有了新的改變。書籍的形式更為多樣化,電子書籍逐漸興起,裝幀設計風格多樣,而現階段“書籍設計”并不僅僅指的是單本書的整體設計,“書籍裝幀”的含義也發生了質的轉變。書籍裝幀起源于古代書籍的制作需要裝訂書頁的制書工藝,而傳統觀念中書籍裝幀是一項整體工作,需要設計者、出版社、編輯、作者、印刷單位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影響書籍的制作。當前,電子書籍的出現與興起打破了書籍印刷的限制,在傳播知識方面具有較好的功能。
一些紙質書籍的裝幀設計,如朱贏椿設計的《設計詩》、《不裁》以及呂敬人設計《馬克思手稿影真》以及其他傳統紙質作品,其形式感主要是通過書籍制造工藝體現的。也就是說,結合紙張材質、書籍排版、文化元素、手工藝等因素設計書籍文字內容以及整體風格形式,為讀者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而設計者對書籍內容及主題的理解與創新因素并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F階段,新媒體發展勢頭良好,設計手段更為多樣化,再加之電子圖書的興起,增強了文字、圖片的可視化效果,帶給讀者種類豐富、形式各異的視覺體驗。因此,書籍設計中影像的地位在逐漸提高。網絡技術的進步、電子書的流行,給人們帶來了多樣化的閱讀方式,并且這些閱讀方式將向完整性、便捷性方向發展。
同時,利用電腦、虛擬成像、手機、互聯網等電子傳播媒體,通過交互裝置、云空間、手機app、網頁banner等傳播方式形成的數字媒體技術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打破了原有裝幀設計信息傳播方式的界限,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讀者在閱讀時能夠參與其中,查閱相關資料加深理解、擴充知識面,也能夠保留閱讀信息,這些都是傳統書籍無法媲美也無法超越的;音頻技術、虛擬成像技術和交互技術帶給讀者聽覺、視覺以及全身參與的感受,改善了閱讀效果;閱讀范圍廣,網絡時代讀者可以快速尋找需要的書籍,不再受文章內容限制。設計內容也隨著時代進步發生了變化,裝幀設計的范圍擴大至交互效果的改善與創新、數據庫之間的整合以及軟件系統的編程等,設計需要包含多維度信息,并要結合不同技術手段,這是裝幀設計在信息時代必然的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加快,各國文化之間相互融合、相互學習,如何在國際舞臺中展現民族特色與創新理念是設計者必須要思考的內容。對于書籍來講,其裝幀設計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其視覺效果,因此,設計者需要在把握書籍內容精神的基礎上加入具備鮮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書籍質量,展現獨特之美。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民族精神的載體也各不相同,為了傳播本民族的文化與精神,擴大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要將文化元素完美的呈現在各國人民面前。中華民族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沉淀,文化底蘊十分豐富,而傳統民族精神承載著我國文化的精髓。因此,設計者需要在作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并將其轉變為符合設計理念的表現性語言,實現傳統精神與時代特征之間的融合,向世界展現我國的文化特征。
書籍排版中需要具備一定的內涵與氣韻,這樣才能激發并維持讀者的閱讀興趣,幫助讀者了解作者表達的主題以及文字隱含的情感。書籍的設計形式各有千秋,書籍的精神主要體現在外觀形態與文字內容兩方面。關于這個話題,呂敏人曾經講:“書籍不僅是靜止的物體,而且是富有精神與活力的生命”。因此設計者需要提前了解書中內容,感悟其中的神韻與內涵,使設計與內容相輔相成,從而加深讀者的感受,引導讀者思索書中講述的故事與道理。設計者應該形成自身對該書的認識,將作者的情感與書籍的氣質相結合來進行設計?,F階段的設計形式有了顯著變化,整體設計中的環節也不再沿襲傳統方式,現代的設計理念已經打破了版式、材料、環節等的限制,更注重在展現書籍氣韻的基礎上實現各種新元素的融合,這種創新在傳播書籍內容、展現人物情感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并有利于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比如在《設計詩》一書中,朱贏椿結合書籍內容與氣韻安排文字與版式,圖形化的文字排版十分新穎,給讀者帶來了較大的視覺沖擊,圖形的存在有利于讀者展開想象,加深讀者對文字內容的理解,使讀者領略到書中的精神,幫助讀者得到更好的閱讀體驗。除了設計外觀多樣外,現階段的書籍設計也從其他方面帶給讀者閱讀感受,比如紙質書籍注重紙張材料,改善讀者在觸覺上的體驗,電子書使讀者從聽覺上感受書的魅力等。
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出版的重要工作,其設計理念與制作技藝是值得進一步研究、創新的主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思想的進步,對裝幀設計的思考逐漸增多,為繼承并發展設計主題,設計者需要應用文化元素來改進設計工作,提高設計效果。另外,設計者需要把握信息時代下設計發展的新趨勢,利用新技術創新設計形式,從而發揮信息時代的優勢,促進書籍裝幀的發展,給讀者帶來良好的閱讀感受。
[1]張雪梅. 淺析書籍裝幀設計的時代特征[J].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7):42-44.
[2]夏晨曦. 淺析電腦藝術對書籍裝幀設計表現特性[J]. 絲路視野, 2017(3):155.
[3]楊泉榮. 淺談書籍裝幀設計的時代特征與趨勢[J]. 藝術品鑒,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