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強 (韶關日報社 512000)
關于以大數據云計算理念提高地市黨報運營效能的思考
——以韶關日報社為例
李宇強 (韶關日報社 512000)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大數據云計算這個新生事物赫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令人耳目一新的效能。大數據云計算的目的是把基于互聯網的龐大數據進行采集運算、分析研判、創造價值。本文闡述的是借鑒其理念,把單位內部的海量原始數據進行優化整合,使之成為活的元素長期保存,通過可靈活操控的辦法隨時提取有效信息,從而大幅度提高單位管理效能。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導致了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實時、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云計算那種高超的運算方式去處理。大數據和云計算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大數據可以按字面意義理解為很大的數據,云計算則是通過運算將大數據中的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實際應用中,前者的存儲能力和后者的計算能力都很重要。
人們已經達成共識,認為大數據運用具有4V的特點:一是規模性(Volume),指巨大的數據量以及其規模的完整性,其中數據的完整性比數據的數量級更為重要;二是多樣性(Variety),數據來源渠道不同,數據種類繁多,數據之間的關聯度差別大;三是高速性(Velocity),主要表現為數據流可移動的高速性,實質上是人們對數據需求的實時性;四是價值性(Value),這是大數據運用的真實意義所在,其價值具有稀缺性、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大數據云計算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各個領域。
廣東省韶關日報作為地市黨報,每天都產生大量采編數據?,F在,讓我們借鑒大數據云計算運用的理念,看看報社數據運用的現狀:
(一)數據數量較大且完整
與呈爆炸式增長的網絡數據相比,韶關日報社數據的量當然微不足道,但就單位內部這個局域環境來看,數量卻是比較大的,并且具有完整性。例如:有稿件采編和正報、微信矩陣發布的大量信息;有廣告、專題等經營方面產生的帳目數據;有發行印刷、工資績效、辦公開支等方面產生的費用數據;還有行政、黨務、紀檢、工青婦等方面產生的諸多信息和數據等等。在實際工作中,報社產生的各類數據要比以上概述的繁雜得多,用傳統的方式很難整合使用。
(二)數據具有多樣性
韶關日報社數據具有多樣性主要表現在:一是數據來源渠道多,例如在采編方面,獲取稿件的方式有記者采訪、通訊員和自由撰稿人投稿、新華社通稿等,發布的平臺有報紙、新聞網、微信矩陣、戶外電子閱報欄等;二是數據種類多,從內部管理層面來舉例,僅僅是各類報表就產生了眾多的數據,如每日一報的采前會采訪安排,每周一報的采編紀要和策劃,每兩周一報的黨委班子會、廣告經營會、專題事務會等的會議紀要、考勤檢查情況公示;有每月一報的社績效報表,財經監察報表、輿情反饋報表等等。三是各類數據之間的關聯度差別大,例如:同是經營方面,廣告、專題、新媒體、戶外閱報欄等各類數據的關聯度并不大。
(三)數據產生的速度偏低
各類數據報表常常采用計算功能很弱的Word文檔格式,相關數據不能建立智能運算關系,報表匯總只能大量進行重復計算,工作效率比較低。部分數據統計流程復雜,以報社員工所高度關注的績效工分為例,績效數據的產生要經過評定(每天的打分)、調整(編前會評報、編委會評每周好稿等)、統計(個人報表、中心匯總、編委辦審核)、增補或扣減分值等環節,這套操作模式總體而言是科學合理的,但人力投入大,統計環節多且易于出錯,以致于數據在中心匯總和編委辦審核均需數天時間。
(四)數據價值尚未真正體現
報社的各類數據都是因為工作的需要而產生的,都在發揮著相應的作用,具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不同類型的數據是呈線性分布的,彼此之間鮮有共享的節點,因而數據的價值遠遠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大數據云計算的理念,為地市黨報內部數據的優化整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為我們如何從大數據中獲取有效信息、提高單位管理效能設置了一道新的課題。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借鑒其理念。
(一)建章立制管理好原始數據
所謂原始數據,是沒有經過任何統計的最小數據,就如像素是數碼相片的最小單位那樣。在大數據云計算的理念中,原始數據并非一盤散沙般地各自存在,而是和整個統計數據有著牽一發而動全局的關聯,它們是軍紀嚴明的士兵,是支撐大廈的基石,是進行運算的基礎,各種報表萬變不離其蹤。原始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兼容性和可調用性都十分重要,要建立健全相關機制規范其管理,使紛繁復雜的數據均處于管理人員的視野之內,確保網站、局域網、辦公電腦等不同介質貯存的數據不意外丟失,數字、文本、圖片、音像等不同類型的數據要通過相應的轉換歸類而具有運算的兼容性,不同部門管理的原始數據可以根據需要而被隨時調用。
(二)基于原始數據進行智能運算
有了完整的原始數據,通過相關軟件進行提取、累加、乘除、平均值計算和各種函數的復雜運算等,可生成相應的報表,并可以用篩選、比較、匯總等功能進行分析綜合。換句話說,報表的生成只是進行對原始數據進行多樣化的提取、計算和類比,不在這個層面人為改動相關數據。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是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更為重要的是原始數據可根據不同需求反復調用。例如:某記者月績效報表提交的分值是880分,到了編委辦審核后發現他多算了5分,這時要改過來是比較麻煩的,而有了云計算的理念就快捷多了,你只需要把他算錯的某篇文章的分值改正過來,其個人報表、部門匯總表、整個報社的績效總報表都會因這個原始數據的變化而變化,整套數據既行云流水般流暢又完整無缺。
在單位內部對原始數據進行智能運算,遠沒有人們想像的那么高不可攀,Excel電子表格等計算功能強大的軟件就可勝任日常數據處理工作。例如:運用Excel軟件,不增加任何軟硬件的資金投入,一個人相對集中時間來錄入每天版面稿件使用的原始數據,就可以準確完成績效工分統計工作,大致操作流程是:改Word文本文檔為Excel數據文檔,讓原始數據成為統計中可調用的最小元素,設訂運算方案自動生成相關報表;改全員錄入為一人操作,避免多人操作的重復勞動和可能造成的失誤;改多環節審核修改數據,為由審核者簽署調整意見、操作員修改原始數據,確保數據的完整性。這個設想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以此類推,其他業務方面的數據均可據此原理生成相關報表。
(三)快捷實現數據共享
有了完整的原始數據和智能運算,報社內部的行政、黨務、采編、經營等各個方面實現數據之間的快捷共享就不再遙遠了。數據共享的方式是靈活多變的,既可在不同的原始數據中提取,也可在統計報表采集。既可以是個別數據的提取,也同一類型數據的縱向提取,還可以是不同業務數據的橫向提取,例如可以提取某個記者半年來月績效報表數據,匯總其所寫文章及類型、A稿B稿不同的檔次、甲乙丙不同類型的分值、加減分情況的列表,從而分析該記者的成稿水平。與第二個步聚一樣,報表數據只作提取、運算和比較,不作更改。在這一層面上,Excel電子表格軟件可完成一定的工作,更為高級的數據需求則要通過程序設計、專業軟件、公司委托等方式來完成。大數據云計算理念強調對數據需求的實時性,而我們一旦實現不同類別數據的快捷橫向共享,就在數據運用上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四)綜合開發利用數據
相關數據的綜合開發利用,是數據創造價值的關鍵所在。如果說前三個步驟是技術層面的話題,那么綜合開發利用數據就是頂層設計的話題了。有了完整的原始數據,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因而有好的思路就可以在海量數據中快捷選取有效信息提供參考依據,事半功倍地提高單位的管理效能,其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總之,目前韶關日報對于數據運用的現狀,實際上也代表了絕大多數地市黨報乃至于相關事業單位的數據運用狀況,因此借鑒大數據云計算理念提高單位管理效能所作的探索具有普遍意義。本文所述的只是粗線條的思路,如何充實完善應用這一理念,還有待于群策群力,以集體的智慧推出可操作性強、效率高、價值大的數據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