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莉 (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探析侗族特色村寨品牌視覺形象的推廣與傳播
陳 莉 (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品牌視覺形象在品牌傳播中發揮著直接而有效的作用,本文以侗族特色村寨為研究切入點,分析其品牌視覺形象的傳播現狀,討論有效的推廣辦法,旨在幫助樹立好品牌意識,做好品牌視覺形象的構建工作,提升侗族旅游區的發展效益。
侗族村寨;品牌;視覺形象;推廣傳播
身為少數民族的典型,侗族民族特色顯著,民族風情濃郁,在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下民族文化旅游業興盛,參觀侗族特色村寨的游人絡繹不絕,侗族特色村寨已成為侗族旅游的代表。
品牌是當前消費主義時代的消費者們生活主要關注點,品牌形象是各大企業競爭的關鍵,品牌視覺形象又是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溝通的第一印象,能夠潛移默化地打動消費者,影響其某種消費決定?;诖耍瑢Χ弊逄厣逭钠放埔曈X形象的構建、推廣與傳播顯得尤為必要,塑造良好的品牌視覺形象有利于提升侗族的旅游品牌,推動侗族整體的經濟旅游發展。
村寨是侗族人的聚集居住地,承載著侗族人獨有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和思想內涵。侗族村寨依山傍水,梯田層迭,溪河長流,房屋建筑一般用杉樹建造,呈吊腳狀,上層住人,下層圈養動物,富裕人家則高墻深院,雕梁畫棟。侗寨木樓稠密,鱗次櫛比,鼓樓、風雨橋等建筑風格極具代表性,是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葩。
據調研可知,目前侗族特色村寨已經進行部分的品牌視覺形象傳播工作,但整體上還有待完善,存在較多的改進空間,具體如下:
1.缺乏完善的村寨品牌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品牌視覺形象的首要點就是要具備完善的村寨品牌視覺形象系統,方式獨特、色調搭配有視覺沖擊力的品牌視覺形象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力。作為一個旅游景點,侗族特色村寨的品牌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做的并不完善,缺乏引人入勝的品牌標志,在路線視覺識別系統,餐飲、公廁、拍照點等視覺導覽系統的字體、色彩、圖形等方面缺乏統一完善的設計,無法在第一時間里樹立侗族旅游的品牌形象,難以有效建立旅游者對侗族旅游的良好感受。
2.缺乏地域特色突出的村寨旅游產品
旅游產品是最佳的旅游景區品牌視覺形象的推廣途徑,侗族特色村寨的旅游紀念品很多,但綜合而言,在產品設計方面明顯趨于同質化,地域特色并不突出。侗族的傳統手工藝包括刺繡、銀飾、繡花鞋、手工織布等,這些產品在云南、貴州、四川等各大少數民族旅游區都可以見到,真正能夠體現侗族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產品并不多,設計特點的差異性不大,部分產品略顯陳舊過時,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無法吸引現代游客目光。
3.缺乏高效的村寨旅游品牌營銷策略
品牌需要培育和營銷,正確完善的旅游品牌營銷策略能夠幫助一個旅游景點成為享譽世界的著名品牌。侗族村寨大多集中在湖南通道、貴州黔東南等地,相比云南西雙版納傣族、四川涼山彝族等廣為人知的民族文化旅游區,侗族村寨旅游略顯小眾,沒有結合社會熱點主動策劃針對性強的旅游營銷策略,各大旅游媒體對村寨的介紹相對較少,導致在品牌視覺形象的塑造、在品牌整體形象的構建上較為散亂薄弱。
侗族特色村寨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特性和產品優勢,對其品牌視覺形象的推廣和傳播要重在依托民族文化,把握特色資源,突出品牌主題,為品牌視覺形象的塑造和營銷指明正確方向。
1.融合侗族文化內涵的村寨品牌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旅游品牌視覺形象是傳統旅游地品牌理念與內涵的外在表現形式,通過抽象概括的設計方式,將旅游地的品牌理念與內涵借助圖形、色彩、線條等予以符號化,以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視覺形象表現出來。
做好侗族村寨品牌視覺形象的傳播工作,首先需要融合民族文化理念,設計出文化內涵豐富、視覺指示性強的村寨品牌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要全面挖掘和深入歸納侗族內在文化要素,區分不同地區侗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亮點,選擇最具典型性的視覺元素應用于視覺形象識別系統中,旅游地品牌名稱的設計要簡潔明了,單純明快,沖擊力強,這有利于品牌文化傳播,成功案例有“印象?劉三姐”“無錫三國城”。在品牌標識設計上,要通過特定的圖案、符號、顏色向消費者傳達侗族村寨的民族特色,讓旅游者通過品牌標識能產生向往的情感,蘇州同里的品牌標識設計就充分抓住了江南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將古扇、小橋、水文等元素抽象提取后巧妙融合,充分體現江南古鎮的文化特征。
除旅游地品牌名、品牌標識外,還要在標準色、標準字體、路線引導、場所指示、旅游地吉祥物等方面做好品牌視覺形象的設計工作,圍繞侗族村寨的歷史文化,將侗族特有的人文理念、生活習俗、思想內涵等融入設計中,有效傳達侗族的獨特地域文化。
2.基于侗族村寨文化的紀念品視覺形象設計
旅游紀念品涵蓋地方特色,代表旅游地的獨特文化,是游客旅游經歷的一種見證。侗族村寨品牌視覺形象的傳播,要大力發展村族村寨紀念品設計,摒棄原本以仿造為主的經營模式,提升產品文化內涵,設計出融文化底蘊與藝術審美價值于一體的特色地域旅游紀念品。
一是要開發題材和形式豐富的地域特色旅游紀念品。侗族文化底蘊豐厚,村寨鼓樓、風雨橋等建筑風格堪稱瑰寶,刺繡、銀飾等手工藝質樸純真,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文化載體,進行多層次的表達形式開發,采用不同材料工藝,制成形式多樣、功能性多樣的旅游紀念品。二是與專業設計單位合作,提升旅游紀念品的設計水準。設計并非管委會的長項,景區可將設計項目交給設計院校等專業單位,例如湖南通道的侗族村寨可以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開展合作,借助學院專業的設計力量,設計出融合當地特色的工業產品。
3.多角度全方位的侗族文化品牌傳達推廣方式
現代社會多種多樣的傳播媒介為品牌營銷與推廣提供了選擇多樣的傳播方式,侗族特色村寨品牌視覺形象的傳播必須要與互聯網、微信微博、電視、報紙等現代傳播媒介有機結合,展現侗族文化獨特、活態、原生的品牌內涵,激發旅游者的參與熱情和興趣。
一方面,可以設立文化貼合性比較高的節日,開展節事營銷。節事營銷不僅可以提高村寨旅游品牌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增加宣傳曝光率,將村寨最好最美的一面呈現給旅游者。二是主動進行媒體傳播。可以制作旅游形象宣傳片,在受眾度高的媒體上播放,或是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圖文并茂的詳細介紹。三是旅游者在侗族村寨旅游參觀中,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與溝通,例如舉行侗族百家宴、對歌、民族歌舞表演、傳統手工藝展演等活動,使旅游者參與其中,對手工技藝感興趣的旅游者還可以實地學習制作,由此增強旅游者對侗族文化的互動體驗,有利于形成二次品牌形象的傳播。
[1]王青劍.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的構建[J].包裝工程,2005 (3).
[2]何梅青.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設探討[J].延安大學學報,2008(10).
陳莉,女,文學碩士,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高級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