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芬 (淮陰工學院 人文學院 223001)
以傳統文化之“神”點國產動畫精神之穴
——以《大魚海棠》等為例
鄭孝芬 (淮陰工學院 人文學院 223001)
動畫影視兼具娛樂、藝術審美、文化傳承等功能,國產動畫面臨高科技下的精美畫面與精神平面化問題,如何從傳統經典中汲取文化精華,首先要讓經典重回視野,領會經典的深邃文化底蘊;其次,讓傳統文化理念與當代價值觀對接;再次,以經典角色形象支撐文化意蘊;最后應該堅持文化兼容與藝術創新。
國產動畫;中國風;當代價值理念
加拿大傳媒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如果說17世紀從一種視覺和造型的文化退入一種抽象的文字文化的話,今天我們就可以說,我們似乎正在從一種抽象的書籍文化進入一種高度感性、造型和畫像似的文化,即視覺文化?!敝袊鴱姶蟮膫鹘y文化資源一直是動畫影視藝術創作中重要的選題模式,在現代傳媒的推動下,傳統文化資源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因此,如何在傳統文化資源中進行更深刻的挖掘,并在當今的世界文化融合中進行整合、創新,完成自我完善和突破,是中國動畫影視藝術創作探索中最迫切的命題之一。
隨著國家逐步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動畫影視制作技術發展迅猛,從拍攝到后期制作,包括動畫電影的洗印加工技術等,可以說,國產動畫制作進入了高技術時期。以國產動畫電影為例,雖然近年來票房紀錄連續破億,《大圣歸來》票房達到了9億元,《大魚海棠》票房達到5.65億,但更多的國產動畫影視作品寂寂無聲。原因就在于: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審美價值不高,既不能滿足觀眾表層的感官審美需要,又無法滿足深層的精神審美需要,自然難以作為審美對象進入大眾審美領域。
國產動畫在題材選擇上,一直注重向傳統文化經典取材,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如《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就取材于我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哪吒鬧海》取材于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天書奇譚》取材于明代小說《平妖傳》;《小倩》和《嶗山道士》取材于《聊齋志異》;而《寶蓮燈》《葫蘆兄弟》《女媧補天》等則是以民間故事為基礎改編而成的;《驕傲的將軍》《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等取材于寓言成語典故。這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經典在動畫劇本創作中的重要性,它們不僅贏得國內觀眾的喜愛,也贏得世界觀眾的喜愛。國產動畫的發展現狀落后于美、日等國家,主要原因就在于動畫劇本創作質量低下,對優秀傳統文化題材沒能認真地吸收、利用,并注重與當前的社會熱點、流行思潮和網絡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創作出高質量的動畫劇本,推動國產動畫的質量的提升。隨著時代的推移,不同代際觀眾的審美趣味產生劇烈的變遷,如何接過民族風格探索的接力棒,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對國產動畫而言是嚴峻的挑戰。
《大魚海棠》的評論褒貶兩極化,贊者認為,該片沒有辜負觀眾們多年的等待,技術層面上宏大精美的畫面已經可以與國際上的優秀作品媲美,而取材自《逍遙游》富有哲思的意境、禪道的對白,與海底世界的靜謐深邃相得益彰,可稱得上是國內少有的優秀的動畫影視作品。貶者則認為,《大魚海棠》依靠中國傳統風格吸引無數觀眾,但畫面很好,空有其表,影片從《莊子》到《山海經》、《搜神記》、《詩經》等大量古籍典故中為劇中人物選擇生僻字為名字,如椿、鯤、湫,到丿、毛人、帝江、鹿神、胤、珮、鯤妹、鳳等,有堆砌之嫌。人物行事無邏輯,女主角椿為了鯤幾乎毀滅了整個靈界。劇情狗血,矯情的三角戀使得故事意境沒能有效立住,最終栽在了“古典情懷”上。而筆者在影院和網上觀看了數遍《大魚海棠》,觀影后的感受是,該片算得上是一部優秀的有古典文化內涵的國產動畫影片,《大魚海棠》將個人夢境與深厚的傳統文化嫁接,與《逍遙游》《山海經》等古文化相連,也融入了創作者現代的、個體的生命體驗,可以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動畫影片,以3000萬制作成本博取了5.65億的票房是很好的證明。其實,《大魚海棠》引發的爭議只是一個表象,觸發的思考才是其價值所在,即如何以文化經典之“神”與當下動畫影視之“形”嵌合。
首先,讓經典重回視野,領會經典的深邃文化底蘊。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傳統文化經典,近百年來傳統文化傳承的斷裂,已經使得其不再是滋養國人精神成長的食糧。當代中國人對傳統經典普遍缺乏深入、全面的閱讀和了解?!洞篝~海棠》取材自《逍遙游》的意境,其中的三位主角椿、湫、鯤的名字均來自《逍遙游》,其名出自于《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薄氨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逍遙游》是莊子哲學的總綱,是對于人生理想、精神自由的祈向。逍遙游也是生命寄托的一種途徑,逍遙境界在于內在精神生命的追求?!跺羞b游》以鯤鵬逍遙游的隱喻,生動描繪得道之士超脫世俗的價值觀念束縛,鯤鵬形象在莊子的筆下成了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洞篝~海棠》中以廣闊浩瀚的海洋世界和旖旎多彩的溝通人神兩界的神秘世界較好地映襯了《逍遙游》深邃的精神氣韻。從這一點來說,《大魚海棠》在創作立意上攫住了傳統文化經典之“神”。
其次,讓傳統文化理念與當代價值觀對接。日本在動畫電影創作方面,側重關于人類的終極關系和關于世界的終極命題的深刻思考,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動畫中往往觸及一些非常嚴肅而深奧的問題。因此,日本動畫作品在全世界受到廣泛歡迎的原因在于:它們與所有人類共同關心的命題產生了共鳴。美國動畫電影宣揚溫情脈脈的人倫、家庭觀念。國產動畫僅靠精美畫面、高科技特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認可,還應該展示開掘人類永恒的主題,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蘊藉著豐富的與當今世界普世價值相通的價值理念,國產動畫應該挖掘其中的能夠引發心靈共鳴的理念和意境。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豐富,其表現形態有哲學、倫理、文學等,早在先秦時代流派紛呈。如孔子提出“義以為上”的道德至上說,儒家的“信”即誠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最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墨子主張兼愛,謂“愛人若愛其身”,“視人之室若其室”(《墨子?兼愛上》),認為應當不分遠近親疏地愛一切人。體現的是人道主義精神;老子提出美丑、善惡相互依存說。莊子進一步提出“物無貴賤”的平等命題,莊子還提倡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主張萬物平等無差別,莊子也提倡崇高人格:“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莊子?齊物論》)認為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環境影響的獨立精神和自主精神。孟子提出“良貴”說,認為人人都具有先天賦予的固有價值?,F代是對傳統的延續和超越,這些傳統價值理念與當今世界共同認可的“自由”、“平等”、“博愛”在本質上是相通相連的。國產動畫《大魚海棠》中,主創者并沒有賦予電影本身更多的社會性議題,更多是立足于幻想世界的更純粹的架空式創作,當年的《大鬧天宮》之所以會得到世界的認可,就在于通過敢于反抗天宮的制度和迫害,追求快樂、自在生活的孫悟空形象,體現了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這就是中國文化與人類進步文化的耦合。
再次,以經典角色形象支撐文化意蘊。動畫角色形象是一部優秀動畫影片的關鍵和靈魂,只有創作出好的動畫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節充分地表現出來,才能呈現影片的文化創意,動畫的優秀就在于它塑造出鮮活而極富個性的動畫角色形象。美國動畫電影中的唐老鴨、米老鼠、史努比、白雪公主、功夫熊貓等動畫形象經久不衰地贏得了世界各國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喜愛。而中國國產動畫電影則相對嚴肅,無論早期的《驕傲的將軍》等,還是后來的《寶蓮燈》等,無不體現強烈的“寓教于樂”的精神,說教色彩太濃,很少有令人過目難忘的人物,最終人們腦海里記住的也只有原來的神話及故事,而非鮮活的人物形象。再以《大魚海棠》為例,其劇情和人物形象確實偏平面單薄,《逍遙游》給《大魚海棠》構架了一個極大的世界觀,很多觀眾認為卻講述了一個結構零散的三角戀小故事,當然,《大魚海棠》人物形象所傳遞的精神內核依然是代表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從這個層面來講,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國產動畫作品。
最后,文化兼容與藝術創新。在世界從信息時代進一步提升為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兼容是大勢所趨。動畫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藝術,自它誕生以來就廣被外界所關注。中國國產動畫在遺失自己的傳統文化時,好萊塢動畫卻在不斷地以中國文化為元素,拍出一部部具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動畫影片。在藝術創新上,以迪士尼歷史上最賣座的《冰雪奇緣》為例,在傳統性與現代性之間尋求完美的融合方式,CG技術與手繪風格的完美融合、百老匯音樂劇傳統優勢的繼續堅持,對童話經典進行現代化改造,使迪士尼動畫公司重新崛起再次。這應該可以給中國國產動畫帶來啟發:運用傳統文化元素,以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技術深度融合,讓傳統的經典變成新時代的經典。近期的《大魚海棠》在國產動畫中尚算優秀和成功,就在于該片在美術創作上細膩與精致的匠心,這正是國產動畫所稀缺的。其濃郁的中國畫風,劇情和人物的設定,充滿了中國古典哲學的思辨。
動畫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和征服了全球,成功地跨越了年齡、性別、種族、語言、地區的鴻溝,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國產動畫既要有具有思想性、藝術性,也要有觀賞性、可看性,那就必須構建國產動畫自身的文化價值體系,需要借助傳統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理念與現代價值體系的“自由、民主、博愛”思想體系整合并蓄。當下的現代傳媒技術發展迅猛,推動了世界文化資源的交匯融合,傳統文化資源又一次煥發出了生機。影視動畫作為電影藝術的分支,在短短幾十年間成長為人類最迷人的藝術種類之一,并且從兒童文化和小眾文化逐漸演變為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大眾娛樂形式,而且是一門能夠廣泛應用現代科技的藝術。中國文化本身豐富多彩,應該繼續挖掘和弘揚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并吸取當代的文化藝術新理念,通過一定時間的探索和積淀,形成獨特的國產動畫藝術風格。
[1]馬歇爾?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459.
[2]席格.遵循審美規律 提升國產動畫電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02-20(04).
[3]陸俊,胡燕. 多視角解析動漫文化的功能[N].人民論壇,2012-05-11.
[4]特偉.美術電影創作放談[M]//美術電影創作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
[5]歐陽逸冰.中國動畫 中國風格 中國文化[N]. 文藝報,2010-07-26.
鄭孝芬(1969- ),女,江蘇金湖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文化和現當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