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婧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475000)
項目教學法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應用分析
宋 婧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475000)
伴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項目教學法在目前的許多職業院校中已經有所應用和普及,這一種新教學方式也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當中有所應用。項目教學法本身是應用項目作為教學載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對項目的理解、分析以及參與,實現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技能的培養目的。對此,為了不斷提高《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本文詳細分析項目教學法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應用
《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是職業院校中教育類專業的重點課程,在當前的教學改革當中,該課程的教學方式有了明顯的改變,但是仍然在教學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成效,培養學生的幼兒園教育能力,探討項目教學法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應用具備顯著的教育意義。
項目教學法主要是指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情況之下,設計系列性的項目任務,并讓學生逐漸完成整個項目的教學活動。在課程教學當中,項目主要是教師輔導或引導學生完成某一個關于幼兒園活動的設計方式以及過程教學方法等,從而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獨立的幼兒園活動設計能力以及實踐教育能力。
在項目教學活動當中,需要時時刻刻將項目進口與幼兒園教師的每一項工作和任務,從而便于學生掌握開展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與知識。例如,通過調查本地區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總結出“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園當中的具體教育任務及其可開展活動項目”。在項目教學當中,在項目確定之前,需要全面分析這一課程的性質以及所想要達到的預期目的,并結合學生、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實際的對象、材料以及活動方式,從而保障項目教學中的項目本身具備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條件。
1.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思路設計
在實行項目教學法之前,需要按照學生的具體特征以及教材內容對項目進行設計與規劃,按照項目教學法的具體思路以及教學原則,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步驟主要為:1、情境的設計。創建學生目前所學內容的真實情境;2、明確項目。可以通過小組調查的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對項目進行規劃和設計;3、制定項目。按照分析的結果以小組的方式對項目進行制定;4、項目實施。在教師的引導與監督之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項目進行模擬和演示;5、協作學習。同學之間進行交流,組分分工,在項目進行過程、完成時進行及時性的經驗交流;6、項目評價。采用同學、教師共同評價的方式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2.項目教學法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具體項目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法可以應用五個項目的開展完成整體教學任務。
項目一:對幼兒生活進行日常組織管理。這一項目也是幼兒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時也是進入到學前教育機構所必須完成的工作。具體內容包含:入園、清洗、進餐、飲水、入廁、午睡以及離園,這也要求學生具備獨立能夠掌握、組織幼兒有序的作息;項目二:幼兒單項活動的組織管理。幼兒園單項活動的組織與管理主要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組織管理之后,對學生在幼兒園活動教育能力的進一步培養。例如,早操午間操等活動的自身運動能力以及教育能力,講故事的描繪能力與交流溝通能力,幼兒園環境的創建以及控制能力等。但是,這一些活動的教育難度相對而言比較小,同時大多數都是獨立且較為單一的活動。例如,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所需要掌握的能力主要是以講故事的描繪以及溝通能力為主,教師只需要為幼兒繪聲繪色的描繪故事,而并不是故事教學,所以教學難度相對比較低;項目三:教學活動的組織。幼兒園活動的教學過程中的組織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活動組織組織能力,這一內容會涉及到健康、藝術、社會、科學以及語言等多個領域,這一項目的開展難度比較高,可以分為多個步驟進行。首對教學的每一個片段進行組織和規劃。一次完整性的教學過程必然會包含開始、基礎與結束。在這一個過程中,對于學生完成某一個單一教學內容的組織能力要求比較高,之后便是要求學生能夠獨立的設計某一個教學內容。例如,完成某一個活動的開始設計,如在午間操的活動當中,學生需要學會開始午間操的引導能力,力求學生具備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能力。在每一個教學片段均完成教學之后,便可以組合性教學,實行完整教學的組織。完整的教學組織主要是讓學生可以獨立的將幼兒園活動中的一次教學從開始到結束部分一次性的完成,同時在這一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活動開展能力,從而達到相應的教育目標;項目四,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幼兒園活動的能力,也是教案的設計,其包含教學目標、課題、準備、過程設計等,在這一過程的教學難度相對而言比較高,需要學生從立面角度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如剛開始是的目標是幼兒主動參與,之后的目標是幼兒能力獨立完成,最終目標是幼兒學會技能和有技能的應用意識;項目五:總結。總結主要是在活動課程完成之后,讓學生對課程的完成過程與結果進行分析,同時對活動的設計進行評價,并描述這一個教學活動的應用價值以及特點。這一項目內容主要是在于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能力,培養學生的目標完成意識、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能力以及學生在實際幼兒教育活動當中的語言表達、溝通以及引導能力等。
綜上所述,在職業教育當中,《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活動設計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僅僅是以理論性的教學為主,其教學質量必然不理想。對此,合理應用項目教學法,通過項目的開展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通過項目實現對實踐過程的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活動的設計以及實踐能力,真正為社會提供可用性人才。
[1]吳升扣,熊艷,王會會.動作發展視角下幼兒韻律性身體活動開展與設計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4):89-96.
[2]楊雄珍.服務學習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以《中學物理實驗研究》課程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23(2):2-4.
[3]曹華盛.開放式研究型《旅行社經營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踐——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4(33):515-516.
[4]陳美榮.幼兒教師職前科學教育活動能力培養初探——《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課堂教學改革思考[J].職教論壇,2016,23(26):76-79.
[5]張紅梅,賈韶華,謝鵬,等.《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分級教學方案實踐及反思[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6,38(a01):17-20.
宋婧(1988.2.16- ),女,漢,河南開封,本科,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助教,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