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瑾 (安徽省宿州市青少年宮 234000)
淺談和諧的朋輩群體關系對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
張 瑾 (安徽省宿州市青少年宮 234000)
朋輩群體是青少年發展的重要群體,和諧的朋輩群體關系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培養與人交往的禮儀、個人生活交流能力。青少年與朋輩的相處時間要超過與父母接觸的時間,所以,與朋輩相處是青少年的必修課。
關系;引導;朋輩群體;青少年成長
朋輩是朋友以及同輩兩種含義,朋友通常是指交往親密、關系十分友好,并且交往過程中值得信賴的人;同輩通常指年齡相近的人,通路人通常在愛好和價值觀上接近,容易溝通相處。朋輩群體是一些興趣、態度、愛好相似的人組成的一種集體。青少年階段,現在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朋輩群體是青少年相處、娛樂的一個重要環境,現在的孩子缺乏兄弟姐妹,沒有很好的玩伴,與他們相處接觸的機會很少,父母祖輩對獨生子女的溺愛也使得現在的小朋友自大,以自我為中心,從而不能與其他小朋友相處融洽,缺乏各種交往的禮儀,對今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所以如何處理好朋輩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對青少年的成長也是一種推動作用。
(一)同輩群體之間的和諧關系能夠滿足青少年情感交流以及自身情感交流成熟的需要
如果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同輩群體的排斥,就經常會產生不被接受以及疏離的感覺,也就會影響青少年的自尊感、安全感以及歸屬感。同輩群體相處交流的理解以及支持、相互關懷和尊重,不但能夠滿足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需要,而且滿足其自尊心的需要,從而從不同程度上避免了不正常的消極情緒,這也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需求。青少年能在交流時候受到同齡人以及同學的尊敬和愛戴,對他以后自尊心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二)積極發展同輩群體之間的和諧關系,激發青少年的學習以及興趣愛好
同輩群體給青少年提供的不僅僅是在生活上以及情感上支持,而且在學習上也是互相幫助,互相啟發,互相競爭,這也有利于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對于培養青少年的興趣愛好上,讓他們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同時在一起討論,并且進一步切磋,來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
(三)同輩群體的和諧關系是青少年生活體驗以及社會信息的主要來源
教師在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相比,同輩群體更容易交流互動,他們沒有獲得大量知識的信息平臺以及生活經驗,通過這種信息渠道溝通,比從書本上學習到的要更為直接的以及隨機的增益,讓青少年們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所以,信息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在同輩群體中獲得了更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
(四)同伴群體有利于青少年對生活目標與價值觀的建立
一般來說,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主要是受家庭的影響,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和社會和家庭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在這里,同輩之間相互信任,所以他們經常交流探討中的一些問題,因為為了讓他們更容易相互理解和接受。所以在青春期時候,確立了人生目標、價值觀、年齡觀和集體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頻繁。他們代表著未來,他們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年輕人往往在重則是朋友之間的關系。他們有共同的未來。這也是他們以后相處的一個大群體。
(五)同輩群體和諧關系有利于青少年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合作競爭能力的培養
同輩群體之間的交流是平等互助的,其中每個人都有能力適應環境并且明確的自我定位,都是平等的。它讓每個青少年能夠形成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遵守共同交往的利益的能力,以及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將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聯系起來的能力。如果青少年平時接觸沒有同輩群體,所在的個體就很難培養出正常人所具有的溝通交流能力在與同伴人交流合作時候,同輩群體成員會漸漸了解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以及團結合作,并且在交往中學會寬容和理解他人,學會同情和幫助他人,以及學會接受別人的指導和建議。對青少年個體來說,人際關系是未來發展中最為重要的關系。
因此,關愛和引導青少年同輩群體的關系,讓年輕人走出去,獨自溝通,培養合作精神和適應能力,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在培養青少年過程中應該具有的共同責任。
(一)同輩群體的影響應注意青少年成長的和諧關系,青少年同伴群體的溝通需要給予必要的關懷和指導。
同輩之間關系的發展對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家長和學校要鼓勵年輕人積極開展朋輩交流,并且給予一定的支持,積極培養青少年各種社會技能,幫助他們找到真正能幫助到自己的朋友,學會用批判性思維以及敏銳的分析來評估涉及的伙伴給對方帶來的好處,積極促進青少年朋友們的共同學習生活,多交知心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年輕人找回義氣,糾正“拔刀相助”這種不正確關系的友誼,正在做到朋友應該做到的。
(二)合理滿足青少年的一些需求
由于一些年輕的需求不能滿足交一些正式的同輩群體朋友,于是他們就會找一些其他渠道來滿足需要。經過調查,有百分之五十多的孩子生活中出最大的擔心是孤獨和無聊,于是他們轉向同齡人來得到感情上的安慰;有些年輕人無法滿足在學校中發揮自己才華的需要,并且會不斷的形成各種各樣的群體。所以,有必要建立各種積極的同伴群體,來滿足不同青少年群體的需要,使青年群體活動在我們的掌控之中,盡量避免同齡群體的不良影響。
(三)家庭、學校和社會應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引導同輩群體對青少年成長的正確做法
家庭應該和孩子建立正確的引導關系,積極引導孩子參加同伴的各種活動,家長和孩子要保持良好的溝通,確保有共同的語言和情感上的交流;當孩子們出現問題時,家長能夠合理的引導傳授自己的多年積累的經驗,盡量避免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沖突。學校在教育中要直接針對青少年的社會交流問題,積極引導青少年在同輩群體的各種行為。學校教導的不僅僅是社會主流文化,而且要加強道德教育,給青少年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他們的約會技巧,親近社會,走進社會,從而促進青少年行為是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的。不過年輕人在交往中,容易從同輩群體中容易學習到不良習慣,并且會在在學校教育威懾力下得到提高。因為害怕在學校管理機構、青少年會更容易養成不良嗜好,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青少年,家庭組還取決于社會活動。除此之外,社會各界積極開展交流活動,給青少年在同輩群體交流中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特別是在學校和社區組織的活動中,通過各種興趣小組、社區活動、各類青年學習建設活動,給年輕人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和諧的朋輩群體關系在青少年發展過程中是一種推動作用,同輩群體的影響應注意青少年成長的和諧關系,青少年同伴群體的溝通需要給予必要的關懷和指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應該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引導同輩群體對青少年成長的正確做法。讓青少年在成長發展中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成長成對社會有用的綜合性人才。朋輩群體關系的友好發展將是我們青少年成長路上的推動劑。
[1]黃興芹.大學生朋輩心理咨詢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2]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輩互助現狀及其發展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2).
[3]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高校中的運用[J].胡偉,胡峰.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6(05).
[4]劉超,曹雪峰.朋輩關系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作用[J].大慶社會科學,2005(06).
[5]趙曉川.朋輩心理輔導培訓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以職業院校公寓社區環境為例[J].江蘇教育,2016(16).
[6]郭禹,楊朝明.朋輩心理輔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
[7]梁潔,王瑜浩.醫學高等院校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校園心理,2015(05).
[8]孫苓,徐成芳,劉巖.大學生同輩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