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園媛 (凱里學院 556011)
高校版畫教學的價值及其開展策略
蔣園媛 (凱里學院 556011)
作為版畫藝術而言,其乃是融合了美術技法與手工技法的一門藝術。版畫課程的開設,將使學生獲得大腦與小腦的有效鍛煉,使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本文將從版畫教學的價值入手,分析高校版畫教學的開展策略。
高校版畫教學;價值;開展策略
從版畫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通過對版畫的學習,將使學生在從事這一藝術創作過程之中,養成踏實、勤奮的精神,并且有益于學生在版畫創作過程中獲得美的歷練,使學生的藝術審美水平獲得顯著地增進。為此,研究版畫教學的價值以及高校版畫教學的開展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1.版畫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創造力水平的提升
版面創作同一般的美術作品創作具有共性特質,此種共性特質表現為:均需要創作者本人在作品創作之前加以細致地構思,思考如何進行畫面布局,如何運用色彩進行著色等等。在創作版畫的過程之中,創作者會經歷二次藝術轉換過程,初次表現為將想法、創意向可視形象的轉換,末次表現為將初級可視形象向藝術視覺形象實現轉換。還有就是,版畫作品是創作者所創作的畫稿經制版印制后產生多份作品的過程。畫稿向制版的轉換,看似重復,實則兩種體驗,不同媒材和制版工具給人的心理和身體不同觸動,制版對于畫稿是一種再創造過程。由畫稿到制版、再到印刷,更是經歷了幾個再創造的轉換過程。在這些充滿創造的轉換環節中,思維的創造性因子得到充分觸動、激活,并有了充分釋放的天地。之所以充滿樂趣,還由于是對前面幾個過程辛勤付出的一種輕松調劑,一種將要看到創造成果的好奇和期待的吸引。印制的版畫作品,有印刷品一樣的規整感、精制感,更能給學生別樣美的陶冶和感染。在版畫制版的印制時,通過填色處理以及用于印制的紙張的反復揭開,將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之中感受到藝術品誕生的快慰,進而有益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進步。
2.版畫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實現適應能力的進步
就版畫課程教學而言,其課程定位并非是專業技能課程,實乃是能夠提升學生藝術想象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實現適應能力進步的課程。
根據近一個時期國內高校版面專業的就業表現來看,多數學生在求職就業的道路上同其它美術專業相比,表現出顯著的優勢。整體看來,繪畫系版畫專業的就業比較具有優勢。從純藝術的角度看,如今活躍在藝術市場的中青年藝術家,也有相當部分是版畫專業畢業的學生,如:方力鈞、王華祥、韋嘉等。其中,以版畫專業的畢業人數占很大比例。由此看來,無論是普修版畫課程的學生還是版畫專業的學生在掌握教學要點后都能很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同時能夠靈活變通,使自己所學達到與時俱進、物盡其用。
從國內高校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體例來看,存在著課程創新不足、因循守舊的不足。在課程建設方面,國內高校美術專業對國畫課程、油畫課程投入了較大的精力,而未能給予版畫專業課程以足夠的重視。一般來說,高校的美術教育專業中有五個專業方向,分別是中國畫、油畫、水彩、綜合材料以及工藝設計專業。而版畫課程則僅僅安排為二年級的基礎必修課中,總課時量為64節,本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為版畫歷史的認識和作品的鑒賞,同時安排少量的課時來學習絲網版畫的技法。從教育資源的角度來看,國內高校絕大多數美術學院已經具備了優厚的教學資源與條件,因而在此基礎之上,這些美術院校方才在保障現有美術專業資源投入的同時,增設了版面專業。如此看來,專業美術院校尚且只能在自身教學資源充沛的情況下開設版畫專業,對于一般的綜合性高校而言,其受限于自身的軟硬件條件,則在版畫專業的開設方面明顯是力不從心。筆者通過調研發現,當前國內高校均將美術教育類課程設置為美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或將之設置為公共選修課,供非美術專業學生選修。而開設版畫專業的高等院校數量屈指可數。這即表現出國內普通高校美術教育資源的不足,同時也暴露出版畫教育未能同國畫教育、油畫教育一樣受到應有的重視。
1.加強中國版畫史教育
高校美術專業應當在課程設置方面開設中國版畫史課程,通過這一課程的開設和教學活動的展開,使學生對版畫這一藝術形式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形成完整的認知,并幫助學生了解到木板雕刻的源頭便是中國,拓印術則發軔于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迄今發現我國存世最早的拓本唐太宗的《溫泉銘》是1900年在敦煌發現的。上世紀八十年代,謝牛等人對拓印術進行了大膽地藝術革新,從而使宜春彩拓版畫破土而出,使版畫創作既具有地方特色和鮮明個性,又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向學生講清現代版面的發展史,對于認識畫種,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興趣,都有積極的作用。
2.強化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的效用在于幫助學生實現對習得知識通過實踐應用加以檢視,進而在檢視和對照過程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能夠有意識地加以提升。同時,依托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將幫助學生通過實踐教學的契機,對未來的從業方向形成認知,亦能夠讓學生獲得寶貴的職前體驗。絲網版畫技術的應用是非常商業的,是對于設計和色彩印刷較為完美的媒介,其最大的優勢是眾多的顏色都可以很輕松的印制,承印媒介非常寬泛而且曲面亦可印刷。在印刷工藝設計的視野下,網印對對于現代工業設計和商業設計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絲網印刷尤其在包裝印刷工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所以作為藝術院校的版畫系對實用意義的絲網印刷研究不容忽視。遺憾的是,多數高校不具備絲網版畫印制的操作條件,有鑒于此,高校應當積極同所在的的工藝美術企業合作,以便為學生創設寶貴的實踐操作契機。
3.注重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拓展
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僅僅具備專業基礎技能是遠遠不夠的,版畫專業亦是如此,唯有幫助學生實現專業知識的拓展,使學生具備更為廣博的藝術視野,方才能夠使學生真正成材。因此,近年來國內部分高校相繼著手實施教改。還有就是,部分高校在教改過程中,將現代傳媒技術引入于教學之中,使學生在版畫創作的媒介方面有了更多地選擇空間,同時亦使學生掌握和洞悉了更多地版畫藝術表現能力,使學生在版面創作的藝術道路上獲得了全新的知識歷練。
[1]許旭華.數字軟件技術在版畫創作教學中的應用[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5).
[2]張備爭.關于改進版畫基礎教學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1(08).
[3]張海萍.新媒體藝術手段在當代版畫創作中的應用[D].沈陽師范大學,2011.
[4]羅凡.版畫概念在當代藝術中的延伸[D].南京藝術學院,2006.
[5]吳工.湘西地區普通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版畫教學現狀透視[J].美術大觀,2012(05).
[6]江湛.淺析版畫教育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現狀及意義[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07).
[7]蘇虹瑋,蘇飛揚,謝玲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地方高校版畫教學改革探究——以宜春學院為例[J].美與時代(中),2016(11).
[8]何軍.版畫實踐教學探究——以吉林藝術學院版畫系為例[J].藝術教育,2017(Z5).
蔣園媛(1987- ),女,漢族,講師,碩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版畫、民族民間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