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錄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企業部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探析
吳雨錄 北方華錦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北方華錦集團公安保衛部在大力推進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中,準確把握各個時期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目標和任務,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制度強化機制,加強指導檢查查缺補漏,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培訓、指導和服務,擴大覆蓋面,始終把堅持職代會制度、創新公開內容作為推進抓手,把加強監督檢查、完善公開機制作為保證,使部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密切干群關系,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推動企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部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是保護、調動和發揮廣大職工積極性,依靠職工群眾辦好企業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和方法,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和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徑,在抓好此項工作中,公安保衛部首先把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作為關鍵來抓,通過部領導班子中心小組擴大學習平臺,組織副處級以上管理人員學習有關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文件精神,學習其他單位的經驗材料等,使中層干部中統一思想并形成共識;其次是把部務公開的組織領導作為重點來抓。每年年初,我們就把部務公開工作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及時對部務公開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等機構進行調整,研究新一年部務公開的重點,對部務公開的內容進行篩選和調整,盡量滿足職工群眾的要求。把公開內容分為企業維穩、廉政建設、職工福利3大項、10個小項,涉及企業維穩的就有5項,并通過以OA平臺、部內Q群、黨員微信群等載體及時傳達到各班組,建立起以黨委統一領導,職工群眾全員參與的部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工作格局。
部務公開、民主管理,首先強調的是使職工知情,這是實現職工民主管理監督和民主管理的前提和重要環節,因此必須細化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程序、時間和考核標準,讓職工知曉情況,消除疑慮。
在公開項目中,我們把職工群眾迫切需要了解的、關心的、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企業重大改革措施、方案、辦法;保衛部中、長期發展規劃、辦公費用、業務招待費情況;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民主評議領導干部情況;職工福利待遇、獎金分配等作為廠務公開的范圍,做到分層次、有重點逐層公開,做到每完成一件就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公開。在2015年的處級干部公開競聘工作中,當時職工有顧慮,擔心暗箱操作,在此情況下,部領導班子排除了一切阻礙,大膽利用部務公開的這種形式,嚴格按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制定,實施方案從時間安排、程序設置和操作流程等方面做到了科學合理,把應聘的崗位、條件、名額等毫不保留的一一公布,從報名資格審查到4名入圍人選的確定,全程都在公安保衛部進行相關信息的公示,把此次競爭上崗的進展情況公布于眾,最終平穩地完成了干部競聘工作,職工們非常滿意,推進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助推了新常態下企業全面改革的進展。
廠務公開的實質是加強職工群眾民主監督,在推行部務公開工作中,我們注重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建設,對每一項公開內容,我們除了按照要求公開外,我們還建立了備份和資料保存,歡迎職工隨時查詢,對每一個部門上報的資料,都必須經主管領導簽字,保證職工群眾民主監督權利真正得到的落實。同時充分發揮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紀委、工會、信息聯絡員的作用,讓群眾反映的問題真正得到落實。2011年底,有處室隊部分職工反映說他們的月績效工資發生二次分配,當時正值治安案件多發期階段,由于傳言較多,一度影響了安保任務的完成質量。部領導得知情況后,立即安排勞資人員統計了該部門獎金發放情況,并通過職工代表座談會公布,解答職工代表的一些問題。通過公開,職工們化解了誤會,重新以積極的態度支持廠各項工作的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某事之基、成事之道。公安保衛部在推進部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進程中,堅持領導聯系點制度,不斷增強看問題的眼力、某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通過與警員面對面聆聽,經多方協調,解決了個別門崗因地處位置稍偏,無生活用水、門衛用電設施不安全、如廁難等實際困難。通過定期編制《華錦衛士報》,把保衛部的改革、管理和穩定和諧等各項工作決策的確定、計劃的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向職工公開。
近幾年,公安保衛部職代會在制度建設方面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日益凸顯其職能作用。一是培訓骨干帶頭抓,造成一種示范效應。幾年來,我們堅持每年集中一至二次對工會和職代會組長以上的工會工作積極分子進行專業培訓,使他們心中有規范,手中有方法,從而使二、三級處室(隊)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活動能順利開展。二是在職工代表聯系體制方面,不斷摸索有效的聆聽職工代表的看法模式,珍視對職工代表提案的搜集、料理和反饋工作,有效激發了職工代言人職能熱情,企業職工代表“連心橋”作用日趨穩固。
縱觀企業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走過的十年歷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完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現狀,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即由企業公開什么職工才能知道什么向職工想知道什么企業就公開什么轉變;廠務公開的深度與廣度由企業領導說了算向職工是否滿意轉變;廠務公開的執行由職工輿論監督向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轉變。干部、職工參與公開、支持公開的自覺性都有了較大提高。在加強企業管理,強化群眾監督,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上,堵塞了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現象,增進了領導與職工之間的理解和信任,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