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益兵
(滁州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鄭益兵
(滁州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應用型本科高校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文科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這對促進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應用型本科高校 文科創新創業 創業熱情
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應用型本科高校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文科,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與理科一樣,都承擔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任務。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找出存在的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有利于促進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師資力量不強;實踐環節薄弱;評價方式存在失誤。
1.師資力量不強。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傳道授業。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與其他類型的高校有所不同,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專任教師數量不足。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的數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學生需求。為此,學校要大量引進理論基礎扎實的創新創業型高素質教師。但是,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待遇不高,想引進足夠數量的國內外創新創業人才是非常困難的。其結果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生師比長期高于全國高校平均水平。其次,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認知上的偏差。如認為創新創業與文科無關,認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無關,等等。在這些認識的支配下,文科教師對構建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缺乏熱情,工作中一直沿用舊的培養方案,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不能與時俱進,教學案例不能及時更新,嚴重制約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再次,教師普遍缺乏創業實踐經驗。沒有實際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的教師,課堂上只能 “紙上談兵”,人才培養質量一定會大打折扣。以上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2.實踐環節薄弱。
實踐教學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環節,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文科實踐環節薄弱。其一,有的學校文科教學只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其二,有的學校雖然注意到了文科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校內文科實踐基地建設存在問題。比如文科實踐基地建設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資金支持很不給力。經費捉襟見肘,設備非常有限,加上缺少專業老師的指導,學生參與的熱情并不是很高。其三,某些學校沒有校外實踐基地,實際教學中缺少校外實踐環節。某些學校忽視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沒有密切依托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沒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資源創建校外實踐基地,致使創新創業教育教學中缺少重要的校外實踐環節。事實上,創辦校外實踐基地,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從事實踐活動,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培養創新創業能力。還可以讓文科大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可以說,應用型本科高校如果不能積極主動地根據當地經濟文化資源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平臺,就很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3.評價方式存在失誤。
建立評價體系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不可逾越的環節。評價體系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著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能否可持續性發展。鑒于評價體系對創新創業教育有著明確的導向作用,學校在制定相關評價體系時應該慎之又慎。然而,諸多學校相關領導在制定評價體系時存在失誤:其一,單純模仿某些學術型或綜合性高校的評價方法,把考核的重點放在科研上,甚至主張可以用科研的工作量取代部分教學的工作量。這種做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遭到包括文科教師在內的絕大多數教師的非議。其二,對教師的考核評價采用同一把尺子,即文科評價體系與理科評價體系相同。文科與理科有諸多區別,這是顯而易見的,文科評價體系與理科評價體系絕對不能相同。但是部分學校領導對此視而不見,不愿再制定一套文科評價體系,仿佛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這種評價方式導致部分文科院部處于學校發展“邊緣”狀態。其三,學校雖然大力宣傳創新創業教育,但在學生就業質量評價上卻把學生考研、考編等情況稱為“高質量就業”,而對學生自主創業不屑一顧,這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文科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文科創新創業教育就不可能得到健康發展。我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是:引進和培養并重,建設優秀師資隊伍;打造校地共贏發展格局,搭建校外實踐平臺;構建科學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導向作用。
1.引進和培養并舉,建設優秀教師隊伍。
應用型本科高校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需要更多的高素質教師投身創新創業教育。為此,學校要提供優厚的薪資待遇,大量引進理論基礎扎實的創新創業型高素質教師。鑒于吸引足夠數量優秀創新創業型人才存在實際困難,學校除了應繼續積極從國內外引進優秀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外,還應積極對本校教師進行培訓,從根本上提高本校教師的素質。其一,要從思想上強化教師的創新創業意識,“事實證明,教育改革與發展都是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的”[1]。教師只有轉變教育理念,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才能在具體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創新創業。其二,學校可以有計劃地對文科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學方法的指導,采取實際措施幫助他們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其三,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派教師到相關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教師通過深入一線,除了引進先進技能外,還有利于了解行業信息,從而確保教學改革的順利推進。其四,學校可以積極鼓勵教師對文科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研究,作為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舉措。此外,學校也可以讓企業中通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專業人才、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創業精英等來校兼職,如擔任學生創業的導師等,以進一步改善師資結構、擴充師資力量。
2.打造校地共贏發展格局,搭建校外實踐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實踐。當前,校內實踐平臺對于文科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發展已經發揮并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內實踐平臺的建設應當得到進一步加強。但是,校內實踐平臺在生產、服務等方面的真實性、復雜性等諸多方面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使學校培養的文科人才與社會所需實現快速對接,就必須為學生搭建豐富的校外實踐平臺。學生只有通過校外實踐平臺,緊密結合社會需求,以直接體驗的方式解決當前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其自主性、創新性、耐挫性才會得到明顯提高。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要立足自己的辦學定位,積極打造校地共贏的發展格局,在為地方經濟文化服務的同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等資源,積極搭建校外實踐平臺,如與當地旅游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出版社、廣告公司、影視單位等通力合作,激發文科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要切實抓好校外實踐教學的監管工作,力避“放散牛”。為此,學校要安排相關教師特別是創業導師親臨現場進行督查指導,督查指導要力爭扎實有力、卓有成效,堅決避免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教師只有善于發現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具體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實踐教學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3.制定科學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導向作用。
評價體系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否可持續發展。對于文科評價體系,學校相關部門要進行調查研究,反復論證,決不能“閉門造車”。首先,評價體系要與學校政策導向相一致。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主旋律是創新創業教育,領導者在制定文科教師評價體系時自然應把評價的重點放在教育教學上。“評價內容關系到評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的基礎”[2]。可以從工作態度、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價,而不應該把評價重點放在科研上。在考核時,還要注意文科和理科分開,這樣評價才會公平可靠。其次,在對文科學生的評價上,應制定出相應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對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又要重視包括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實踐技能等方面的評價。不論是針對教師的科學評價體系,還是針對學生的科學評價體系,在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方面均具有鮮明的導向功能,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從而更好地投身到創新創業教育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激發創業熱情,從而自覺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的洪流中。
[1]陳新亮.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283.
[2]潘永慶.多元評價:創新教育的有效機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109.
滁州學院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16jy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