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萍
(湖南科技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高校教師心理契約違背的影響因素的分析
文麗萍
(湖南科技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高校教師的心理契約是指學校與老師之間的一系列期望及相互之間內隱的責任和義務。它的主要內容是學校對教師的責任和教師對學校的責任,一部分為學校的組織責任,另一部分為高校教師的責任。學校的組織責任及高校教師的責任均包含三個維度:交易維度、關系型維度及發展型維度。教師的期望、學校組織的責任的違背會引起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違背,對心理契約穩定性影響最大的是學校組織責任中的交易責任和關系責任,發展責任次之。
心理契約 心理契約違背 影響因素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的心理與經濟轉型期大學教師的社會心理和價值觀都發生了大的變化,教師的需求結構從單一轉向多重混合,那些隱含在學校與高校教師之間的心理契約關系,影響著教師的工作和情感投入,也影響著老師對待學校組織的態度和滿意度,對于教師的離職意向和流動率也有著大的影響。在教育體制變革及高校變革的今天,我國高校管理的體制和制度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這必然會影響教師與學校心理契約的穩定性,教師與學校之間心理契約的違背的可能性增強。在高校這樣的組織內,教師的心理契約具體有哪些內容,教師的心理契約違背跟什么因素有關,教師心理契約違背后對其態度、行為有何影響,這些成為高校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關注的焦點。
1.高校教師的心理契約的內涵
心理契約一詞最早使用在企業管理中,美國的心理學家阿吉里斯用“心理工作契約”一詞描述主管與下屬之間的一種隱性的非正式的理解與默契關系。Levinsond等研究者通過對近千名員工的訪談分析證實了心理契約的存在,他們給出的定義是:“心理契約是無形的、動態和變化的,是工人和企業雙方期望的綜合。”本文中將高校教師的心理契約界定為學校與老師之間的一系列期望及相互之間內隱的責任和義務。高校教師的心理契約是存在于教師個體與高校雙方之間的,而且是一種主觀的理解。在這種定義下的高校教師的心理契有兩個水平,一個是教師個體層面的,一個是學校組織層面的。具體而言,從教師層面來說,就是指教師對于學校的期望或學校對教師的責任是什么,從學校層面來說,學校對于教師的期望或教師對于學校的責任是什么。簡而言之,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主要內容是學校對教師的責任和教師對學校的責任。
2.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三維結構
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高校教師的心理契約?我們可以對它的具體結構進行分析。李原對于中國企業員工的心理契約的結構的相關研究指出心理契約有規范性責任、人際型責任和發展型責任。根據教育領域的有關教師心理契約研究成果,本文中將大學教師心理契約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大學的組織責任,另一部分為大學教師的責任。大學的組織責任及大學教師的責任均包含三個維度:交易維度、關系型維度及發展型維度。交易維度的責任是指高校教師較為關切的物質利益及一些規范性的工作的相互關系,如學校為教師提供工資福利待遇、支持性的工作環境、老師認真完成學校的任務,提高工作水平。關系維度的責任是指高校教師與高校建立穩定和諧的交互關系,如學校尊重、關愛教師,教師努力維護學校的聲譽等。發展維度的責任是指高校為教師的自身職業規劃、自我價值實現提供條件,教師要為所在高校發展的長遠利益而努力的責任。
大多數研究者同意心理契約違背是一種主觀認知,只要主觀認為組織沒有履行義務,不管組織到底是否履行義務,就會出現心理契約違背。Morrison和Robinson認為心理契約違背(violation)涉及的是個體情感和情緒體驗,指的是個體基于組織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約的認知而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其核心是憤怒情緒。當高校教師主觀認為所在的學校背信棄義或自己受到學校的不公正對待時,教師就會感受到組織并未履行心理契約,對學校產生一種負面的看法,從而產生消極的情緒,影響了工作態度,也降低了工作的積極性,并最終可能會導致教師離職。
高校教師心理契約違背的具體過程為:高校教師受到組織選擇、工作績效、工資待遇、員工交流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感覺學校組織層面未能兌現責任,學校層面所受到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樣也會作用于教師。當這些影響綜合作用在教師身上之后,教師就會根據內在的情緒體驗結合感受到的信息進行信息加工和認知歸因,以此斷定是否發生了心理契約的違背及衡量心理契約違背的程度,并決定自己所采取的態度和行為。
國內外研究認為心理契約違背與以下變量相關:(1)引起心理契約違背產生的因素前因變量,如員工自身的一些特征;(2)與同心理契約違背緊密相關,但又難以確定彼此的因果關系的調節變量;(3)心理契約違背與其他變量之間的中介變量;(4)受到心理契約違背影響的因素結果變量。Turnley和 Feldman提出的心理契約違背差異模型認為違背理解差異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員工期望的來源、心理契約破裂的具體因素、差異的性質特點。筆者將從教師的期望和高校教師心理契約違背的外在組織責任因素進行分析。
1.教師期望的影響
高校教師對于學校組織文化和標準操作實踐有著自己的感知,這些較穩定的因素會讓教師定格高校組織與他們的關系,而且每個老師都會在心里樹立對于學校組織如何運行的理想化觀念。
在契約最初建立時,有些心理契約的內容可能開始是雙方都互相認同的,但是心理契約是動態變化的,它不會像學校與教師的書面契約一樣穩定和得到很好的履行,心理契約的履行經常遭到忽略。如果學校所履行的責任與所承諾的責任之間存在大幅度的差異,那么教師就會感覺到在情感上受到欺騙,更有可能體驗到心理契約違背。教師感受到的低于期望的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有可能是組織沒有能力兌現某些責任,如更高的薪酬等,二是學校有能力有可能兌現責任,但是基于學校利益或其他方面違背責任,三是有可能學校與教師對于心理契約的內容的理解不一致,最終可能因為溝通不暢而導致心理契約破裂,教師就會產生心理契約違背心理。
2.組織責任的具體因素的影響
心理契約結構中的三個維度從不同層面對應教師的不同需求,在學校組織中所履行的職責中有基于滿足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物質保障的交易型責任,也有基于滿足尊重、歸屬和愛的需求的關系型責任,還有滿足教師自我發展及自我實現的發展型的責任。一旦這些具體的心理契約的內容遭到破壞,就會造成教師在成長上的一些需求的缺失,這樣就極有可能造成教師不同程度的心理契約的違背。究竟是哪些外在因素影響到高校教師的心理契約的違背?這些因素對高校教師心理契約違背的影響程度是怎樣的呢?為此,筆者通過網絡的形式對3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教師進行了簡單的調查。教師心理契約的違背主要是因學校組織方面的責任缺失而致,我們根據心理契約中組織責任中的交易維度、關系維度及發展維度三個方面的一些因子進行了調查。其中學校的交易維度主要項目有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合理安排工作任務、提供良好高效的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配備充分的教學科研資源、提供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關系維度包括的項目有尊重教師、關心教師、 公平公正對待教師、重視教師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發展維度相關的項目有提供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為教師提供便利、提供有晉職的機會、給予進修培訓的機會。這些所有可能會影響教師契約違背的因素中,讓被調查的對象按影響程度大小進行排名,結果顯示:排名第一的是尊重教師的權利和尊嚴,排名第二的是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第三是公平公正,其后依次是提供晉級的機會、合理安排工作任務、關心教師、重視教師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配備充分的教學科研資源、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提供廣闊的個人發展空間、給予進修培訓的機會、為教師提供便利、提供良好高效的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提供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從各個影響因子的影響程度的排名中可以看出,對于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穩定性影響最大的是學校組織責任中交易責任和關系責任,發展責任次之。
大量研究表明,雇員認知到心理契約的違背會降低對于組織的信任、工作滿意度降低、留職意愿降低、工作態度變消極。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違背同樣會對教師的態度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有可能有更好的去處的老師可能會選擇離職,而無法離開的會對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對于學校的發展漠不關心,不會承擔一些本職工作之外的責任。另外還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極端的對抗行為,影響到學校的發展,對組織造成利益損失。在網絡上的調查顯示,當感受到心理契約遭到破壞時,大多數老師不會直接離職,但是對于他們對學校的忠誠度、工作態度都產生了嚴重影響,從而直接導致教學水平下滑。
高校教師作為知識型員工,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期望值都相對較高,那么對于高校組織來說,心理契約的影響力更大,同樣心理契約違背所引發的負面影響力也會更大。因此,深入理解在高校與教師之間建立的心理契約,了解心理契約違背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對于如何減少產生心理契約違背現象影響因素并有效防范由此發生的行為風險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教師自身發展、高校師資管理工作乃至高校的整體發展都有著深遠意義。
[1]陳加洲,凌文輇,方俐洛.心理契約的內容、維度和類型[J].心理科學進展,2003(4).
[2]李原,郭德俊.組織中的心理契約[J].心理科學進展,2002(1).
[3]楊杰,凌文輇,方俐洛.心理契約破裂與違背芻議[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2).
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的違背及維護機制的研究,湖南省教育規劃課題,湘教科規通〔2014〕0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