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嬌,羅宜春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23)
基于高職院校職業人文素質導向的IT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信息工程系為例
王菊嬌,羅宜春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23)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信息工程系專業文化特點,研究提出基于專業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的高職教育綜合素質培育平臺,構建具有交通信息工程系自身特色的職業人文素質導向的IT校園文化,對于提升學生職業人文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專業文化;人文文化
高職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專業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的綜合教育素質培育平臺,構建特色職業院校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助力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提升人才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1]。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人文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人文文化建設周期長、見效慢,現實中,不少高職院校把人文文化建設當作“軟指標”,而傾向于把精力投入到專業文化建設,對學生的人文知識教育、人文精神培養力度不夠。這就是為什么雖然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率高于本科畢業生,但是工作不長久,更換工作比較頻繁[2]。
人文文化與專業文化融合發展對提升職業教育效益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但是,不少高職院校把校園文化建設當作管理的一種輔助手段,忽視了人文素質培養,有的甚至把人文文化與專業文化建設割裂開來對待,沒有找準兩者融合的切入點,片面強調教學質量,忽略素質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就專業技能抓專業培養,就人文文化強調人文教育,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
當前,建校時間短、文化底蘊不濃是很多高職院校的現狀,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少高職院校急于求成,參照模仿普通本科院校建設模式,往往重視內容上的廣泛性,而忽視了其中的人文內涵和高職院校“職”的特性,使得校園文化建設的沒有突顯行業特征,與職業院校密切相關的企業文化聯系不緊密,同時,也失去了職業院校自身特色。
當前,很多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都把建設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作為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不斷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實現特色校園文化,必須突出“職”的特性。
校園文化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高職院校發展總體規劃,在高職院校發展的頂層設計上予以體現,不能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校園文化建設定位決定建設方向,因此應明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定位,既要符合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一職業教育目標,又要體現學院自身特色,不貪大求洋,亦不盲從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信息工程系為例,該系根據獨立駐在園湖校區的特點和自身IT專業優勢,確立了以職業人文素質導向的IT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定位,并把IT校園文化建設任務分解到各個專業,依托專業技術特長構建特色校園文化,初步建成了有行業優勢的課程體系和專業群,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
在校園區域的“后天”建設中,借助專業技術營造專業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的教育環境。一是創建具有專業特色的宿舍主題文化。以專業文化特性為主題,創建7個專業的特色宿舍專題文化。實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識的提升、學習興趣的提高、日常行為規范化和有效解決學生各類不良習性。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宿舍以“堅持”為主題,利用電子元器件搭建手工藝術品,展現具有劃時代意義三極管的誕生,以用多彩LED燈來展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標語,激發同學們堅忍不拔的毅力。通過打造具有特色鮮明的人文主題文化宿舍,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了學習興趣。二是創建宿舍公共區域文化長廊。通過創建宿舍公共區域文化長廊,實現全面覆蓋學生宿舍區域。定期開展以“文明行為、道德規范”等為主題的設計比賽活動,評選出學生優秀作品,在宿舍公共區域文化長廊中張貼,使宿舍公共生活區成為展現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素質的重要一環。三是創建現代信息技術文化示范區。在教學樓公共區域內,打造集“科技、視頻、動漫、平面、網絡智能”于一體的現代信息技術文化示范區,通過在示范區播放該系動漫制作技術專業、計算機多媒體專業、平面設計專業聯合打造的“人文教育”的動畫片、視頻短片,讓學生在示范區親身體驗文明網絡宣傳、智能家居節能演示等,相比傳統說教,示范區帶給學生更強感染力和沖擊力,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判斷能力。四是營造“IT企業文化+職業能力養成”的實訓室專業文化環境。以實訓室的功能為主題,充分發揮實訓環境對學生人文素質養成的熏陶作用,在實訓室設置提示板、宣傳條幅、實訓引導圖等,構建“IT企業文化+職業能力養成”的專業文化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認真細心、刻苦鉆研和團結協作的職業精神。
校園活動是傳播校園文化的主要載體,通過打造專業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的校園活動,并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充分參與其中,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一方面,以打造職業技能競賽特色品牌為基礎,開展“中國傳統文化”、“立品建德”兩大主題系列活動。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創新工作室培優秀品牌活動,通過服務學院、校企聯合研發產品等方式,構建綜合素質人才培育的“產學一體、產教一體”平臺,將“德育教育、安全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與“專業技術能力培養”相融合,制作各類廣告、動畫、微電影等,擴大宣傳輻射面,提高宣傳時效。同時,積極將學生優秀作品推送參加校外各級各類競賽,激發學生參與熱情,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鍛煉提高職業人文素養。
通過分析研究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信息工程系為例,結合專業文化特點,研究提出基于專業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的高職教育綜合素質培育平臺,構建具有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信息工程系自身特色的職業人文素質導向的IT校園文化,對于提升該系學生職業人文素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其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1]趙潔.依托技能競賽節創造高職校園文化新亮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9):57-60.
[2]張素芬.高職院校構建特色校本文化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4(4).
[3]周茂東.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3):29-31.
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034-02
廣西高等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16SZ039)。
王菊嬌(1986-),女 ,湖北武漢人,廣西大學控制工程研究生,工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方向。
羅宜春(1984-),男,漢,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人,工程碩士,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