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圍繞“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總體思路,把涼山所需與佛山所能結合起來。
“這個房子很漂亮,很感謝,我們的孩子讀書方便多了,這里交通也好,我們特別高興,看病也方便!”2016年歲末,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梅雨鎮金山村的彝胞沈巫卡喬遷新居,藍色的屋檐、白色墻面再搭上紅色的對聯,嶄新的家具,援建的新屋中滿是歡聲笑語。對比以前遠在十幾公里外大山中的土坯房,沈巫卡對黨和政府的關心發出由衷的感謝。
為涼山貧困群眾修建安全住房,從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10日,廣東省佛山市向四川涼山彝族同胞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幫扶答卷:已完成投資11728萬元,已經完工的住房達1737戶,占總援建計劃的93%。
圍繞“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總體思路,把涼山所需與佛山所能結合起來,對口涼山扶貧協作開好了頭,邁開了步。
4縣到11縣,加大幫扶力度
“易地搬遷的彝族同胞,觀念在改變,自信心在增強。” 涼山州鹽源縣梅雨鎮副鎮長徐德元說,“移民搬遷,讓他們更方便接觸外面的世界,學習先進的東西,獲得更多就業機會?!?/p>
梅雨鎮金山村40戶彝胞入住新居,只是涼山州11個貧困縣1500多戶彝胞易地搬遷扶貧的一個縮影。
2017年元旦,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向工作組發出慰問信:你們情系涼山各族群眾,真扶貧,扶真貧,工作認真負責,作風扎實,值得大家學習,謹向同志們致以新年的問候,道一聲辛苦了!
涼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面積6.04萬平方公里,轄17個縣市,全州總人口515萬,其中彝族人口占52.5%。受自然、歷史、社會等因素制約,11個民族聚居縣均為國家級貧困縣,截至2016年底,全州尚有貧困村2072個,貧困人口52.58萬,是四川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2016年8月7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帶隊赴四川省涼山州考察對口扶貧協作工作??疾旌?,胡春華表示,涼山地區貧困程度之深是原來沒有感受到的,廣東要加大對口涼山州扶貧協作工作力度,并決定調整經濟實力較強的佛山市來對口涼山開展扶貧協作,擴大幫扶范圍,由原來的4個貧困縣調整到11個,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每個貧困縣每年1000萬元,共1.1億元。
把錢花出去,將房子建起來
廣東(佛山)對口扶貧協作涼山工作組組長葛承書說,“1.1億元扶貧資金原則上全部用于11個貧困縣安全住房建設,目標是在2016年內把錢都花出去,把房子建起來?!?/p>
從2016年9月3日起,工作組不顧山高路遠、道路泥濘,連續12天深入昭覺、布拖、甘洛、越西等11個對口貧困縣實地調研,現場勘查了23個擬建安全住房的安置點,并分別與11個縣的主要領導及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討論住房安置點的選定、建設工程的監督管理以及資金審核等問題。
由于涼山多個縣都處于高海拔地帶,施工進度難免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塌方、滑坡和地面沉陷等災害時有發生。當地干部群眾充分利用雨季之后、冰凍天氣到來之前的黃金時間,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搶抓工作進度,提早準備建筑材料,有效減少了自然環境對工程產生的不利影響。而工作組為不影響工程進度,一接到資金使用的請求,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予以查驗審核,確保不因資金問題影響施工進度。
截至2016年12月底,僅僅4個月的時間,一片片援建的新屋拔地而起。
普格縣特爾果鄉古木洛村的連片新屋錯落有致,白墻灰頂與大山交相輝映,一座風格別致的現代小村蜿蜒在山間;布拖縣拖覺鎮亞河村的安全住房主體全面完工,富有民族特色的屋檐,聯排的新屋,連綿數百米,與大山遙遙相望,托起了彝族同胞的幸福生活;雷波縣箐口鄉小海村的廣東(佛山)新村,一座座二層小洋樓已經完成主體施工,部分墻面也粉刷完畢,在大霧籠罩下,讓人有如身臨仙境,新屋讓即將入住的彝族同胞,對美好生活充滿憧憬。
工作組考慮到昭覺縣谷莫村獨特的旅游資源,在援建房頂建起彝族民居風格的閣樓,希望搬進新居的彝族同胞,發展旅游產業,實現造血式幫扶。
打基礎,忙“造血”
廣東省佛山市委書記魯毅滿懷深情地說,調整佛山對口扶貧協作涼山,是新時代的“彝海結盟”,也是中央、廣東省委賦予佛山的政治使命,是佛山人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2016年10月26日至28日,涼山州代表團前往佛山,開展東西扶貧協作考察及招商引資活動,并在佛山市召開了東西扶貧協作座談會,兩市簽署了《廣東省佛山市、四川涼山州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未來幾年,雙方將在住房及配套公共設施、教育衛生、勞務開發、人才培養等九個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推動兩地扶貧協作向深層次戰略合作轉變。
雙方產業對接全面展開,涼山州在佛山市中歐中心舉行“四川涼山州(佛山)投資推介會”,向佛山企業推薦了清潔能源、旅游開發、基礎設施等上百個項目。
2016年10月到11月間,佛山市領導相繼率領農業考察團和旅游文化教育考察團到涼山進行考察,簽署兩地農業產業合作框架協議及旅游合作協議,簽約后僅僅一個星期,佛山旅游首團即前往涼山,涼山正成為佛山市民重要的旅游地,旅游也成了佛山人民幫扶涼山的重要內容和特色。
11月14日,佛山市人社局組織30家企業到涼山開展勞務協作對接,1740名求職者與佛山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首批人員于12月輸送到佛山。12月23日,涼山特色農產品驚艷粵桂黔農博會,涼山特色優質農產品被搶購一空。
廣東以及佛山省市兩級領導要求,認真落實佛山與涼山兩地簽署的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從政府與市場兩個角度同時發力,加快形成全方位的扶貧協作格局,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助推涼山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攜手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典范。這是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的終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