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為新金融保駕護航
張 杰 楊 濤

區塊鏈技術以其獨有的技術融合、多方共享、開放網絡和去信任等特性,已成為全球政府、商業機構和學術研究重點關注的創新技術。區塊鏈技術與金融領域有著天然的契合,受到包括全球各大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的青睞,被譽為下一代金融的基礎設施。而其在新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也值得特別關注。
金融由于涉及有價值的資產,對于效率的要求、安全的要求,一直是信息化建設的前沿領域。區塊鏈技術用完全不同于傳統信息化理念的模式重新定義了系統安全、存儲邏輯、數據交互的實現模式。這種新的模式從技術上而不是運作機制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金融中的核心痛點,進一步將系統中人的因素降低,摩擦的系數降低。
對于金融場景,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能做到登記與確權的統一,權益轉移與資金結算的統一,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信息傳遞與價值傳遞的統一。
因此,基于區塊鏈的金融系統將極大地促進金融資產的流動、金融資產的創新從而帶動金融模式的創新。正如互聯網的洪流將金融帶入新的時代,造就了支付寶這樣的新金融巨頭,我們相信區塊鏈必將催動新一波的金融創新洪流。
股權交易作為金融的重要領域,一直以來都不斷通過新技術提升交易效率確保交易安全。股權本身作為一項所有權,需要嚴肅嚴格的登記制度,在傳統模式下登記機關的權威性成為所有權的唯一保障;股權交易環節,由于涉及交易所、交易對手雙方、交易中介機構、銀行等多方,并且關系到多方的交易系統,交易的清算成為復雜而耗時的過程。
區塊鏈連接的以上多方可以在系統中順暢的完成登記與確權、權益轉移與資金清算,交易與記賬。從技術層面解決股權所有權唯一性的問題、交易清算的效率問題、數據安全的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將整個股權交易流程從幾天縮短到幾分鐘。
美國納斯達克證券、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和日本證券交易所均已投入到區塊鏈技術中,并完成了第一輪的技術測試或概念驗證。
區塊鏈誕生于數字貨幣,也引起了各國央行的關注,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英國央行在內的多個國家央行都已經開始了主權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不久的將來國家數字貨幣將粉墨登場。國家數字貨幣是以數字形式代表的央行負債,有別于以紙幣形式代表的央行負債,也有別于目前我們常用的數字化的銀行賬戶代表的商業銀行負債,國家數字貨幣的發行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目前的銀行、支付等行業,將會在貨幣支付、存儲等領域帶來新的變革。數字錢包、錢包安全、數字貨幣支付等領域將迎來新的創新和創業機會。
金融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金融創新的層出不窮。金融監管同樣面臨極大的挑戰,尤其在互聯網快速傳播、無孔不入的態勢下,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監管效率已不能適應目前的金融形勢。
由于區塊鏈的分布式網絡特性,使得金融數據無法被任何一個參與方單獨控制,所有數據也無法輕易篡改。相關監管部門只需接入區塊鏈監管節點,以相應的權限獲取數據就能獲取更真實有效的監管信息。如果說傳統監管情況下,監管需要針對每一個監管對象獲取數據,而大量監管對象的存在讓全方位監管難以實現。當金融基礎實施變成區塊鏈網絡后,監管部門接入每一個區塊鏈網絡便可以完成對該網絡內所有監管對象的監管,并且數據更加準確、及時、真實。
供應鏈金融涉及的資產包括票據、應收賬款、倉單、信用證等多個領域,是幾萬億級的市場。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存在,其重要原因是供應鏈環節較多,其中資產的真實性以及其背后的信用情況無法高效的確認。供應鏈金融中的資產如果直接用區塊鏈進行記錄,不但能解決如票據造假、倉單造假等問題,更重要的是信用一經確認,其背書的資產就可以順暢的流轉,無需多次的確認過程。整個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效率將大大提高。
下面,重點以中關村眾籌聯盟及股權眾籌行業為例,闡述一下區塊鏈對新金融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2016年6月16日,中關村眾籌聯盟第一屆會員大會
自2014年11月19日,國務院首次提出“股權眾籌融資試點”以來,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嘗試開展股權眾籌業務,但限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局限,業務實踐中股權眾籌更多的是指互聯網私募股權眾籌業務。業界也稱之為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互聯網私募股權基金募集或天使合投等。
近年來,基于服務于創新創業、推動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中關村作為國家級先行先試示范區,已經涌現了一大批創新的股權眾籌相關企業。中關村眾籌聯盟也在經過了一年多精心籌備后,于2016年8月正式成立,成為國內唯一經民政部門審批通過的眾籌行業社團組織。
中關村眾籌聯盟自發起成立以來,堅持為營造股權眾籌(包括監管部門定義的股權眾籌融資以及目前市場上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等基于互聯網的創新融資模式)行業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鞏固中關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國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全球股權眾籌中心的地位和優勢而開展工作。
聯盟的工作內容之一便是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的新模式新生態,推動建立股權眾籌行業自律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增強行業透明度,抑制不正當競爭,規避行業系統性風險,更好地服務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為完善多元化資本市場做出貢獻。

《股權眾籌:創業融資指南》新書發布
聯盟在工作中一直關注新的技術趨勢,不斷尋找能夠提升行業規范、透明度,減少運行和摩擦成本的技術方案。近兩年區塊鏈技術快速興起,這項分布式計算和密碼學在內的多種技術的集大成者,具有著天然的去信任機制,區塊鏈技術能確保信息的不可偽造和篡改。而且,業界普遍把區塊鏈技術視為未來金融業健康發展的基礎設施。
聯盟現有會員單位40余家,覆蓋了主流的股權眾籌、孵化器、創投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多元化的會員結構自然形成了服務創新創業的新生態、新模式。2017年,聯盟將聯合網錄科技等會員單位成立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重點跟蹤研究國外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在新金融領域的趨勢和典型應用,并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國內新金融領域的應用。
作為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的第一個課題和成果,聯盟計劃積極推動建設股權眾籌區塊鏈信息公證及權益登記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聯盟可以實現如下目標,并在會員單位廣泛征求意見和試點后,面向全國的股權眾籌行業推廣實施:
1、提高股權眾籌的規范性。區塊鏈技術是分布式網絡,整個網絡由行業內企業自愿參與,共同維護。行業企業形成的行業規范、監管部門的具體要求、法律的合規性等內容的具體體現通過區塊鏈網絡進行固化,借助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多方共識的機制保證規范性的持續執行和逐漸完善。
2、提升股權眾籌的透明度,增強公信力。區塊鏈技術的關鍵是網絡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絕對的控制權,無法擅自修改網絡上的數據,通過區塊鏈記錄股權眾籌的相關信息并提供查詢,能夠增強股權眾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便于監管和行業自律形成。區塊鏈記錄的數據不可篡改,一方面利于政府相關部門接入區塊鏈網絡中提取相關數據完成對行業的監管,另一方面也反向激勵行業企業規范運營。
基于上述目標,中關村眾籌聯盟正在規劃設計引入區塊鏈技術進行會員單位眾籌業務相關信息的第三方公證和權益的登記。具體內容如下:
1、第一階段引入區塊鏈技術對眾籌企業信息、項目信息進行登記并提供給公眾查詢。主要工作是搭建聯盟區塊鏈公共平臺,吸引更多會員加入網絡完成信息的登記和披露,方便公眾查詢,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2、第二階段引入區塊鏈技術對眾籌的合同等法律文件進行存證,對眾籌權益進行登記,并滿足政府部門的監管要求。主要工作是深化區塊鏈的應用,將眾籌過程中的相關文件、投資人權益進行登記,進一步加強規范和公信力的同時,滿足政府部門的相關監管要求。
3、第三階段,在成功試點和驗證后,聯盟主導、聯盟成員共同參與,依托區塊鏈技術搭建全新架構的股權眾籌平臺,為雙創企業融資提供服務。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是一項底層技術,除了技術本身之外,區塊鏈技術更是一種新的協作理念,如同互聯網帶來了人與人的新的連接方式,區塊鏈帶來的是人與人新的價值連接方式。這項技術的發展將推動各類產業的技術革新、商業革新,甚至出現全新的商業模式。
(作者張杰系中關村眾籌聯盟秘書長,楊濤系區塊鏈新金融實驗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