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君, 徐麗君
(吉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 吉林 長春 130000)
上市后眼部注射劑質控指標再評價
吳超君, 徐麗君
(吉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 吉林 長春 130000)
目的:為了提高藥品質量,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用藥安全性,探討已上市眼部注射制劑在質控指標上的差異。方法與結果:根據《中國藥典》2015版中的檢測方法,對兩種上市后的眼部注射制劑進行實驗室再檢測,結果發現在非還原性SDS-PAGE和不溶性顆粒兩個指標上,兩種藥物存在顯示差異。非還原性SDS-PAGE檢測顯示,A藥主條帶含量86.5%,B藥63.6%;不溶性顆?!?0μm的顆粒數,A藥為0個/mL,B藥平均450個/mL;不溶性顆?!?μm,但小于≤10μm的,B藥平均值25680個/ mL,A藥2170.8個/mL。結論:兩種藥物在質控指標上存在差異,需要關注的是檢測結果是否對臨床療效存在潛在影響,是否影響藥品質量及用藥的安全性,有待繼續研究。
眼部注射制劑; 質控標準; 療 效; 安全性
目前,生物制劑在國內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物制劑研發得到了市場準許并成功應用于臨床。我國現有兩種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的生物制劑被CFDA批準用于臨床,分別為雷珠單抗(A藥)和康柏西普(B藥)眼部注射劑。但是我國藥典沒有針對此類特殊部位生物制劑的質控標準,因此,本實驗對關鍵質量指標進行檢測,目的在于觀察兩藥之間質控指標的差異,為該類藥品的質控標準提供參考依據。
1.1 儀器:電泳儀,產地:美國Bio-Rad Laboratories,GWJ-8微粒檢測儀,產地:天津天大天發科技有限公司。
1.2 試藥:預制膠(BIO-RAD 7.5%)產地:美國Bio-Rad Laboratories。雷珠單抗 批次 S0034,產地: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康柏西普 批次201507b07,產地: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 方法:參考《中國藥典》附錄中的相關檢測方法,對試藥進行檢測,每個檢測項目建立標準化流程,保證結果的可重復性。
2.1.1 非還原分子量測定(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待測試藥用HPLC水稀釋至2mg/mL,然后與(4×)樣品緩沖液、HPLC水以1比1比2的比例進行混合。蛋白分子量標準品(BIO-RAD)上樣3μl,試藥上樣后用BIO-RAD電泳儀150V電泳到溴酚藍前沿接近分離膠底部3-5mm,取出膠,經考馬斯亮藍染色,然后在Bio-Rad ChemiDoc MP凝膠成像儀上進行掃描,通過已知的蛋白分子量標準品分析出樣品的相對的分子量及非還原條帶的百分比。
2.1.2 檢測采用光阻法,試驗操作環境以及所用到的微粒檢查用水均符合中國藥典的相關規定。在層流臺上稀釋樣品,加入適量新制的微粒檢查用水,使總體積不少于5mL。供檢測6次樣品,每個樣品檢測由不溶性微粒檢測儀依次測定4次,每次取樣1mL。第一次結果舍掉,取后續測定三次結果的平均值。
2.2 檢測結果
2.2.1 非還原性SDS-PAGE:見圖1。

表1 不溶性微粒檢測指標

圖1
圖中2、7泳道為標準對照,泳道3為A藥加樣量10ug,泳道4為A藥加樣量5ug;泳道5為B藥加樣量10ug,泳道6為B藥加樣量5ug。圖中A藥得到主要分子表達量約40KD的分子產物,條帶的百分比占86. 5%,B藥獲得主要分子表達量約154KD的分子產物,條帶百分比占63.6%。2.2.2 不溶性顆粒:B藥不溶性顆粒的含量,≥10μm平均值426.7個/mL,而A藥為0,兩者間差異較為顯著。但B藥每瓶間顆粒含量差異較大,≥10μm的顆粒分別為45~675個/mL不等。我國藥典對≥2μm,≤10μm的顆粒數量沒有限量標準,本試驗檢測到的大于≥2μm,≤10μm的微粒,B藥平均值25680個/ mL,A藥2170.8個/mL。見表1。
3.1 為了減少人為產生的檢測誤差,分別由兩位研究員進行操作,一位研究員去除藥品標簽,改為編號A-01,A-02,A-03,A-04,A-05,A-06,B-01,B-02,B-03,B-04,B-05,B-06,另一位研究員進行實驗室操作。
3.2 非還原性SDS-PAGE是檢驗藥品純度的指標,與藥物雜質、成藥性、及儲存條件等因素相關。說明書中A藥為分子量 48KD的單抗藥物,B藥為分子量143KD的融合片段。本研究結果中對應主要分子表達量的成分比例的差異,與藥物的分子量大小、藥物的糖基化水平都有關關。圖譜中B藥有一個明顯的拖尾帶,拖尾帶比例較高可能與藥物結構的穩定性有關,從而造成分子在檢測過程中更多的解離,這對藥品臨床療效、活性、穩定性是否有影響,還需要更多的相關臨床研究驗證。
3.3 我國2015版藥典,在保障藥品安全、藥品質量控制方法、技術等方面廣泛吸取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實驗方法,但是還存在一些差距。如USP中除了對注射劑中不溶性微粒有明確的限制外,對眼用制劑中不溶性微粒也有明確的限制規定,而我國眼用制劑不溶性微粒的標準只是參照靜脈注射劑的標準。

表2 藥典不溶微粒對比
3.4 不溶性微粒是藥品臨床應用安全性指標,也是藥品生產的質控指標之一,因為其作為一種可流動的無法被循環代謝的外源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可通過刺激血管內壁,引起靜脈血管光滑度改變,導致血小板黏附,從而引起靜脈炎;較大的微??芍苯釉斐删植垦h障礙,引起血管栓塞或導致肉芽腫;微粒引起的肉芽腫脫落后隨血運行,也可引起血管栓塞,導致血管堵塞、供血不足、血栓、局部組織壞死等疾病[3]。
3.5 眼部制劑作為一種特殊的局部使用藥物制劑,由于其自身的生理解剖特性,對微粒的耐受性可能更差。曾有報道隨著皮質類固醇局部注射劑在眼科日益普及,由此治療導致的嚴重眼部并發癥(如視網膜中央動脈閉塞)事件也呈上升趨勢,分析認為主要與皮質類固醇顆粒堵塞視網膜中央動脈有關。
[1] Xu,L,et al(2013).Pharmacokinetics of Ranibizumab in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 Population Approach[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Visual Science,54(3):1616~1624.
[2] Li,X,et al(2014).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nbercept in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Results from a 12-Month Randomized Phase 2 Study[J].AURORA Study."Ophthalmology.
[3] 韓敏,張愛琴.不溶性微粒分析在臨床注射劑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藥學雜志,2006,41(24):1917~1918.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1.057
1006-6233(2017)01-0167-03
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60101199JC)
徐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