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鋒
珠江像一根扇柄,連通珠江三角洲的大小企業,搖動太平洋這把蒲扇,把整個世界扇得波瀾壯闊。
集合了創意、藝術、科技的廣州紅專廠創意園,就坐落在珠江邊上。這里最高的那棟樓,從2樓到頂層,屬于一家名叫匯量科技的公司。
與“80后白手起家富豪”“個人身家22億元”“公司估值60億元”的撩人新聞相比,段威和他創立的匯量科技卻低調很多。整棟大樓看不到霓虹,Logo小到讓記者圍著大樓轉了三圈才確定沒有走錯。
更低調的還是段威做的事情。2013年從華為、UC工作出來后,段威開始致力于移動應用全球流量獲取和變現,從當時還僅是趨勢的出海移動數字營銷發力創業。
這又低調,又冷門。盡管匯量科技已經成為“新三板”海外移動營銷第一股;與阿里巴巴、網易、騰訊等達成廣泛合作;在Apps Flyer等第三方權威機構發布的全球安卓影響力榜單中,匯量科技排名全球第三,僅次于Facebook和Google;同時影響著全球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多億用戶,每天的廣告展示次數超過100億次……
—就像門前默默的奔流珠江。
時間機器
在匯量科技公司入口處,一面巨大的液晶屏白點閃爍。美國、歐洲、日韓、東南亞、印度、中國,整個世界地圖像是群星閃耀的夜空。右側一字排列的數款正在熱推的App,滾動著7億3千多萬的實時點擊數。
這還僅是匯量科技全球移動營銷的冰山一角。段威和他創辦的匯量科技就像坐著一輛時間機器,把中國的優秀工具類、應用類、游戲類等App,推向了全球。
最先讓段威津津樂道的是他的《疾風獵人》項目。
《疾風獵人》是由廣州深海游戲2014年推出,戰斗合體卡牌動作類手機游戲。該游戲在國內的流水僅有50萬元。2015年深海與匯量科技達成合作,幫助前者將《疾風獵人》推向全球。
段威將《疾風獵人》的爆破市場定在了東南亞地區。據他觀察,東南亞主要的6個國家在不斷培育下,游戲玩家約為0.6億人;且ARPU值(年平均付費)最高達189.3美元。
更重要的是,盡管這些國家的電信基礎建設相當于中國5~10年前的水平,但大城市基本都有免費Wi-Fi覆蓋。而且玩家喜歡的FTP(免費+內購)類型游戲與中國市場類似,第三方支付剛剛興起。
段威立即在東南亞市場搭建基于《疾風獵人》的支付、渠道、本地化工作。而方式則是從廣州招聘大量做過頁游的優秀人才,將國內的頁游運營經驗“乾坤大挪移”到東南亞的移動手游市場。
2015年,匯量科技僅在東南亞地區便為《疾風獵人》帶來400萬元的流水。
事實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蓬勃建設與發展水平,已經遠遠達到甚至超過全球一流國家,移動營銷模式、流量獲取手段、應用運營變現方式,在國內均能找到類似樣本進行海外復制。特別是在東南亞、印度、南美等新興市場。
就拿KOL(關鍵意見領袖)方式來說。早年段威在開拓UC的印度市場期間,不太熟悉印度市場,當地又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論壇。作為外來者,段威根本不知道這些論壇在哪里。其實,就算知道也因為非資深用戶,開通賬號也很難帶動輿論。
于是,段威借鑒國內方式,通過付給寫手一筆很少的錢,讓他們幫忙去宣傳。很快地,借助論壇寫手的幫忙,加上UC產品針對印度市場的個性化定制,UC坐穩了印度地區移動瀏覽器第一的位置。
段威總結這件事情做成功有四點原因。一是印度人比較開放,喜歡接受新鮮事務;二是喜歡占小便宜的網民性格;三是印度當地的誠信度很好,輿論引導效果大;四是印度的網絡環境很好,比較便宜,2美元包月,流量不限(2013年左右的價格)。
這同樣與中國互聯網剛剛興起時的狀況極為相似。
不過,段威的時間機器,從中國的過去,回到印度、東南亞等市場的現在時,還是需要糾正一些系統性偏差。
聚焦到市場運營方面,那就是實現本地化。比如,在泰國推游戲可能要請代言,再差點的也要有一些地面LED和公共汽車廣告這樣的資源。所以,段威在東南亞推出一款真人美女卡牌游戲,就會請當地網絡模特拍照。
而放到歐美地區,由于市場較為成熟且與中國文化差異較大,匯量科技在本地化方面,會涉及到翻譯、運營活動體系、市場運營甚至是為軟件修改數值體系。這又是另一場時間機器的旅行。
技術流的流量生意
游戲發行只占匯量科技海外數字營銷的很小一塊,流量獲取與變現方式也在匯量科技不斷的產品、技術迭代中日新月異。
更具代表性的則是匯量科技的移動App出海。
自創立始,匯量科技始終勢如破竹:幫助百度App、獵豹清理大師、茄子快傳、Camera360、360安全衛士等一系列應用在全球范圍內跑馬圈地。
同時,匯量科技也自主搭建了聚合變現平臺Mintegral,聚合了行業領先的廣告資源,省去了開發者對接多平臺試錯風險和流量浪費,在全球擁有億級活躍用戶量的頭部應用都用過Mintegral實現流量變現。
段威獲得海量流量的訣竅,絕不僅是時間機器的降維打擊那么簡單。
比如,茄子快傳這款工具類應用。開始在推入印度市場時,由于水土不服,茄子快傳團隊在獲取流量方面遇到了阻力。2014年匯量科技接手流量獲取的訂單。
除了最開始的KOL、網盟換量模式,段威在推廣茄子快傳時,又提供了諸如以下不同途徑的導流方式—
1.視頻網絡:在知名的Android /iOS 應用和手機游戲中,通過15~30 秒高清視頻展示App,確保帶來高質量的非激勵用戶下載。
2.程序化網絡:對接全球各大優質廣告交易平臺和賣方平臺,并通過基于數據的人群定向技術,通過實時競價獲得廣告曝光機會,將廣告投放到目標受眾,以此來提升廣告效率。
3.全球激勵性網絡:提供積分墻、視頻等形式的激勵流量,幫助廣告主在最短時間到達Google Play以及iOS 應用商店的榜單位置,增加大量自然用戶,從而降低整體CPA(每行動收費)成本。
事實上,盡管這種技術流的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競爭門檻,段威卻進一步將導流方式更加技術化、數據化、科技化。
比如,匯量科技通過建立數據模型對平臺數據進行分析,為用戶進行精準畫像——將數據拆分了3 000個維度,從這些維度去定義用戶。
這樣匯量科技不僅可以根據用戶的特征,推薦符合他們口味和潛在消費需求的廣告;同時,數據的量化,可以幫助其在實時競價時,程序化地采買廣告位,保證匯量科技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性價比獲得想要的廣告位。
前一個是精準獲得流量,后一個是精準控制成本,二者結合,在流量規模和流量質量綜合排名方面,將匯量科技頂上了行業第二的位置——第一名是Facebook,第三名是獵豹,第四名是谷歌。
因此,當一個喜歡電影的印度用戶和一個生活在美國的攝影愛好者,打開Facebook或谷歌的同一個頁面時,他們分別看到的是來自匯量科技的茄子快傳和Camera360的推廣信息,兩條完全不同的廣告。
不僅如此,通過軟件SDK的嵌入,匯量科技可以追蹤到用戶所處的國家地區、看過哪些廣告、為哪些應用付過費、手機的品牌是什么……從而可以進一步根據用戶消費習慣和水平,定制廣告內容。
如今,“我們每天產生的用戶數據超過了3TB,迄今為止,我們積累的用戶數據已經超過20億條。”段威說。而茄子快傳在國際市場斬獲6億用戶,其中在印度就有1.5億擁躉,號稱印度第一工具App。匯量科技的流量覆蓋已超過24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月展示數超過3 000億次,日點擊量則達到3億次。
我們要的是整個世界
32個月。
從2013年創立,到2016年11月作為移動營銷第一股,掛牌新三板,匯量科技僅僅用了32個月,市值超過60億元。
與其說匯量科技跑得快,不如說段威想得早。
早在創立之初,段威就為匯量科技定制了資本化的方向,這在只懂得埋頭做事的初創公司里很少見。“或者VIE赴美納斯達克,或者紅籌港股”。陰差陽錯,新三板的成立,讓段威找到了一條資本化的捷徑。
這時再反觀國內,致力于移動出海的企業已經由孤帆遠影,走向了千帆過盡。巨大的海外市場為這些企業和他們服務的應用制造商帶來了海量的用戶外,卻讓他們普遍遇到如何將流量變現的問題。
段威卻不同。與Facebook、Twitter、Google Adwords等達成深度合作;接入Affiliate Network(聯盟網絡)一萬多家全球Publishers(發行)流量;通過SDK、API對接全球海量的優質App,提供Banner(橫幅)、插屏、全屏、原生等多樣定制化的廣告展示形式,在流量獲取、留存層面,匯量科技已經具有先發紅利。
匯量科技的重心開始由獲取流量,變為幫助這些App多元化地變現。
2016年2月,匯量科技完成了對美國老牌原生廣告公司NativeX的收購;7月又將歐洲知名移動游戲數據分析公司Game Analytics收入囊中;9月,匯量科技完成海外移動供給側平臺Mintegral迭代,成為了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原生+視頻廣告聚合變現平臺。
比如推廣今日頭條時,針對普遍存在的Banner、插屏等硬廣,段威將它們設計成新聞瀑布流中插一條瀑布流式廣告,這極大限度地提高了用戶體驗與廣告效果。又比如推廣Camera360時,段威在原生界面上,增加一個按鈕,為用戶提供收費的美顏、美化等增值服務。而這些增值服務是由匯量科技進行技術支持,同時引入了匯量科技平臺的廣告主。如此,為僅是拍照美化工具的Camera360,提供了增值+廣告變現方式。
匯量科技也在與這些企業的CPA、CPS(每次安裝收費)、CPC(每次點擊收費)等多種合作方式中,獲得利潤。
而收購NativeX與Game Analytics后,匯量科技在視頻廣告、用戶行為分析等方面,有了更先進的視頻技術、渠道與大數據支持。段威可以為廣告主與App提供更加多樣性的內容和精準用戶,提高流量轉化率和變現率。
如今,在資本與技術雙優勢下,匯量科技開始把目光由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轉移到日韓、歐美等成熟發達市場。這里的消費習慣更成熟,也更具有前瞻性,變現的方式也更多元化和高效。
由此再次啟動時間機器,30歲段威的下一場時間旅行,將是整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