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欒燕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第二單元19頁、20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用數對確定位置”規(guī)則的合理性,會根據相應規(guī)則,用數對確定平面內物體或點的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fā)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思維、數學方法的嚴謹與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對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一段時間老師調查了小學生最喜歡聽老師說的3句話是什么,你們想知道是哪3句話進入前3名嗎?
生:想。
師:老師把這3句話分別藏了起來,我們一起去找找吧!上課。
二、激活封存的“數對位置”條件
1.1個點時“無”條件。
師:(出示大嘴猴。)我把第一句話藏在了這張圖片的后面,你知道這句話藏在哪里了嗎?是不是問題過于簡單都不屑回答了?
生:在圖片的后面。
師:就這么簡單,這句話送給你——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2.5個點時“覓” 條件。
師:(出示5只猴。)現在會藏在哪里呢?
生:每個點都有可能。
師:怎么會有這么多答案?
生:因為缺少條件。
師:那如果我告訴你,藏在第二張圖片的后面,你覺得它藏在哪里?
生:要么藏在從左數第二個位置上,要么藏在從右數第二個位置上。
師:加了一個條件,你們只是縮小了范圍,還是不能確定禮物藏在哪里,要想立刻知道禮物藏在哪里,想想還應該加上什么條件?
生:還要加上從左邊數還是從右邊數。
師:你說得太好了,如果方向不用文字表示,還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箭頭。
師:也就是說,我們還要知道方向。現在知道禮物藏在哪里了吧?(師出示圖片。)
生:在從右邊數第二個圖片后面。
師:恭喜你,你真聰明!
3.多個點時“給”條件。
師:還想繼續(xù)猜嗎?那接著看。(出示25個圖。)猜猜這句話藏在哪張圖片的后面?遇到什么困難了?
生:這樣猜很難猜中。老師總得給我們提供點條件吧?
師:要線索是吧?沒問題!既然你們提出來了,那我就一次性把條件給到位。要說禮物在哪兒?很簡單。在我們數學上,除了可以用“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告訴大家以外,數學家還選擇一種更簡潔的方法來確定禮物的位置。想知道嗎?
生:想。
師:那我就寫了,寫完以后,我得看看誰第一個找到禮物在哪里。這叫做數對,讀作二五。小組之間說說你的想法。(師板書:(2,5)。)
師: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我給出的可是數學上最標準的答案了。
生:有問題,我們組的答案不統(tǒng)一。
師:是嗎?說來聽聽。
生:我和同桌覺得禮物可能藏在從左面數第二排,從上往下數的第五個或者是左面數第二排,從下往上數第五個。
師:其他人都是這么想的嗎?
生:我覺得禮物可能藏在從右面數第二排,從上往下數的第五個或者是右面數第二排,從下往上數第五個。
師:還有不同的理解嗎?
生1:不對,我認為禮物還可能藏在從上往下數第二排,從左往右數第五個,或者是從上往下數第二排,從右往左數第五個。
生2:還有可能是從下往上數第二排,從左往
右數第五個,或者從下往上數第二排,從右往左數
第五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說邊畫。)
4.探究之后“供”條件。
師:同學們真厲害,有一雙善于發(fā)現數學的眼睛。你們都有理有據地說出了禮物可能藏的地方,我真佩服你們!可是現在出現了8個不同的答案,為什么出現這種現象?問題出現在哪?同學們討論一下。
生1:我們組一致覺得,數學家只說(2,5)是不夠的,也是不準確的。因為他們沒有說清楚,這兩個數到底哪一個是橫排,哪一個是豎排。
生2:我們覺得數學家還需要說清楚,橫排究竟該從上往下數,還是從下往上數,豎排究竟要從左往右數,還是從右往左數。如果方向不確定,答案是沒法確定的。
師:正像同學們所說的那樣,之所以不能確定禮物藏在哪里,是因為我們缺少條件和依據。換句話說,光有這2個數組成的數對是不夠的,我們還得弄清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順序(板書:順序),也就是哪個數是橫排,哪個數是豎排;另一個是方向(板書:方向),橫排或豎排究竟從哪兒數起。
師:不過很遺憾,這兩個問題我都不想直接告訴你們。不過,我可以透露一下,看這個點所在的位置,如果也用這樣的數對來表示的話,應該是(4,1)。別著急,你雖然能馬上找到禮物藏在哪里,但是要認真思考(4,1)它究竟表示什么?把你的發(fā)現先在組內說一說。(學生組內交流,隨后全班反饋。)
【出示討論提綱:(4,1)究竟告訴我們什么?(4,1)是怎么數出來的?組內數一數。】
生:(4,1)告訴了我們方向和順序,你們看,這個點的位置是(4,1),而它正好在第4豎排、第1橫排。所以我們發(fā)現,前一個數表示的是第幾豎排,后一個數表示的是第幾橫排。
師: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師:在數學上,豎排也叫列,橫排也叫行。現在,你能用行和列來說說這兩個數分別表示什么意義嗎?
生1:前一個數表示列,后一個數表示行。
生2:確定第幾列應該從左往右,確定第幾行應該從下往上。
師:現在,你能帶領大家按照這一規(guī)則,具體數一數、說一說,怎樣確定(2,5)的位置嗎?
生:2表示第2列,我們可以從左數起;5表示第5行,我們可以從下數起,所以,(2,5)就是這句話所藏的地方。
師:假如,我只給你列數,你能確定它的位置嗎?只給行數呢?
生:不行。只給列數,我只能確定在第幾列,但具體是哪一個,就沒法確定了。只給行數也一樣,只能確定在哪一行,至于是這一行中的哪一個,同樣沒法確定。
師:根據剛才的分析,我們明白了“2”只可能是按照從左往右數的第2列,“5”只能是從下往上數的第5行,并很快找到了藏的禮物。通過運用數對,我們找到了這幾句話的藏身之所,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數對的寫法。數對在寫的時候先中間后兩邊,先寫列數,再寫行數,也就是先列后行,最后寫兩邊的括號。
三、鞏固體驗數對的概念
1.練習數對位置的寫法。
師:在生活中,許多時候我們可以用數對來確定位置。你們能舉幾個例子嗎?
生:教室里同學們所處的位置,也可以用數對來表示。
師:說得真好,我們來看圖片。(出示圖片。)
師:這就是第1列、第2列。這是第1行、第2行。現在請同學們以老師的位置觀察一下,說一說第1列、第2列……第1行、第2行……
師:你們知道自己的位置怎么用數對表示嗎?請同學們在紙上寫出自己位置的數對。誰愿意上黑板寫寫?
生1:(4,1)。
生2:(1,4)。
生3:前面的表示列數,后面的表示行數,所以誰在前誰在后很重要。交換位置后,相應的點就不同了。
師:看來哪個數在前,哪個數在后還真的很重要。以后用數對確定位置時,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
2.體驗數對的位置。
師:老師想提高要求,我直接報數對,請符合要求的同學迅速起立,看誰的反應最快。(師說數對,相應的學生起立。)
師:現在請站起來的同學舉起你的數對,你發(fā)現了什么?怎么齊刷刷地站起來一隊?
生:因為老師報的數對有規(guī)律。
師:是嗎?說來聽聽。
生:這5個數對列數都是4,說明他們都在第4列,當然就站起來一隊了。
師:說起來挺容易,你也能讓一隊同學站起來嗎?誰來試試?
生:(5,1)(5,2)(5,3)(5,4)(5,5)。
師:不錯!不過,有點依葫蘆畫瓢的嫌疑。有沒有誰能說出不一樣的?
生:(1,3)(2,3)(3,3)(4,3)(5,3)。
師:發(fā)現了什么?
生:這回站起來的是一行的同學。
師:有變化了。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這回的5個數對雖然列數變了,但行數沒變,所以站起來的在同一行。
3.拓展延伸數對的位置。
師:其實生活中不光在教室的座位上可以用數對表示,在這張公園平面圖中這些點的位置能用數對表示嗎?(出示公園平面圖。)把動物園里各個景點畫在方格圖上,也可以用數對表示出它們的位置了。(生標位置。)
四、尋找生活原型,拓展數對的應用
師:同學們,課上到這里,老師非常想送你們3個字,你們猜猜是哪3個字?
生:我猜是你真棒。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猜是真聰明。
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猜是棒極了。
師:到底是什么呢?快到這封信中找一找答案。一起說——
生:下課了。
評析:
本節(jié)課劉老師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親切地交流和互動,學生以切實的研究者身份與學習伙伴們愉快地討論、合作,逐漸生成了新知識,掌握了好方法,層層深入教學實質,達成了教學目標。
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學生活的數學。無論是課前的組織,還是課的導入,教師都精心預設,通過猜一猜、找一找這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教師教學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課的伊始,教師通過找一找的游戲逐步打開學生已有的知識,步步設疑,引發(fā)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尋求正確位置的需要。探究之后提供條件,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對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最后,教師再介紹規(guī)范的數對,此過程讓學生經歷了豐富的抽象、比較優(yōu)化等數學思考,也獲得了成功的學習體驗。
本課例1的教學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使用,后面的練習也巧妙地結合教室的座位具體情境進行改編,如引導學生在教室里找找同學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知識發(fā)現數對中的一些規(guī)律。如同一列中,數對中第一個數字相同;同一行中,數對中第二個數字相同。然后把例2作為練習,讓學生理解了形如(5,x)、(x,5)等數對在具體情境中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數對的理解,滲透了符號化的思想,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簡潔之美。最后,猜一猜,戲劇性的3個字,讓學生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節(jié)課的教學,富有情趣。
編輯∕宋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