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松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學生越來越多。現有的班級統一授課統一進度的授課制度雖然比較高效,但高等教育更應該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差別化對待。源于英國的導師制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育生活化,這種制度值得我們借鑒。然而,如何將這種制度融合到我們現有的教育文化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現階段高職院校已經引入這一制度,在推進實施過程中要區別于本科和研究生導師制教育。
【關鍵詞】高職院校;導師制;教育
上世紀末以來,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隨著規模的擴大,如何才能同時保證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一直深受人們的關注。為了能夠在擴大招生規模的同時提高人才的培訓質量,從而適應新時期的人才需求,培養出新型創新人才。我國一大批重點大學開始在本科教育中引入國外的導師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目前這種培養機制又在向高職教育中延伸。導師制起源于英國,是一種以個性化、生活化為主要特點的人才培養制度,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育生活化。
但是,從目前實際的實施推進過程來看,導師制在地方高校的試行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從現有的一些調查結果看,導師制試行的實際效果還遠遠達不到人們的預期。我國高校群體規模大,招生數量多,尤其是近些年的擴招,導致學校的師生比例嚴重缺失,再加上學生傳統意義上整體素質的下降,使得教師數量缺少的問題更為突出。現有教師數量的增加已經嚴重落后于學生數量的增加。顯然,引入導師制這種區別化的教育制度,更有利于高職教育的發展,在教育過程中做到區別化對待,使得學生的個人特長和潛質得到最大的發展。但導師制在高職院校的推廣過程中遇到了更多難以解決的矛盾和困難。如何化解這些矛盾并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解決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困難的出路,是高職院校推進和實施導師制,對學生進行區別化教育得以進行的關鍵。
1 導師制模式
導師制對于我們來說導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舶來品”,這種制度起源于歐洲,上世紀末開始我們國家的高校相繼開始實施導師制,導師制又稱導師教學、導師制教學、導師輔導,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對導師制模式進行規定,但從之前已經出現的導師制模式可以將這種教學方式進行小結:導師指導的學生定期與自己的導師會面,會面的時間地點有學生與導師商量確定;學生完成導師布置的階段性任務并認真準備匯報;導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確定下階段的學習任務;導師時刻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和學習發展,做到隨時了解學生的狀況從而提供幫助,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這種一對一的定期指導模式,導師與學生的會面效率高、針對性強,做到有的放矢。而且這種形式不收時間、地點的限制,導師與學生不但可以面對面的交流,還可以線上遠程交流。時間上的定期、內容上的定量,做到有規劃、有目的的高效輔導。
2 實施導師制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越來越大眾化,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如何在增加高校人數的同時還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步提高越來越受到關注。導師制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育教學生活化。從當前的國情分析,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具有授課集中,教學課程標準化的特點,解決了我國當前師資不足的問題,有效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但同時也帶來了學生教育統一化,沒有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發揮其特長,很難培養出專業領域的頂尖人才。此外,新入學的大學新生,剛剛結束嚴格監管的中學階段,對新的大學生活還很迷茫,不能完全適應寬松的大學教育生活,采取導師制在差別化教育的同時還能關注到學生的生活和心理變化,有助于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可以認為,在高職教育中引入導師制,是對當前教育體系一種有效的補充。
3 導師制目前存在的問題
調查研究發現,當前的部分高職院校在生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比如,高職院校的學生自覺性、學習習慣普遍不如本科生,學習主動性差。所以高職院校中的導師面臨的形式比較嚴峻。此外,高職院校中沒有形成相應的制度對導師和學生進行鼓勵和促進,導致導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不足。還有些導師在輔導學生過程中目的和內容不明確,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對導師還有傳統意義上的害怕,不能很好地與老師溝通。總體而言,一種是大眾化的教育,一種是新式的個性化教育,兩者存在著培養目標上的矛盾。這些都是在已經實施了導師制的高職院校中所發現的問題。
4 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于前面所提及的問題,高職院校在推進導師制的過程中,首先要區別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導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長。同時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技術平臺,為導師和學生提供更高效的新型交流平臺,創新指導方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互聯網絡,構建虛擬的導師制工平臺,增加學生與導師的溝通途徑和方式。
區別于研究生導師制,選定導師后不再變更,這種制度不完全適用于高職教育中的導師制。因為高職教育更注重學生個體特長的發展,大學剛開始學生對將來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還不完全了解,對將要選定的導師也不了解。所以高職院校中的導師制應該有二次互選的機會,這樣才能形成合理的搭配,也能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導師制推進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專業學習,還要關注專業學習以外的思想、生活方面,將導師制的教育影響延伸到課堂之外,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