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摘 要】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效果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和關鍵,是各類學校和教師關注的焦點。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五個方面闡述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一些想法和建議,以與同行共勉。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有效性;改革措施
課堂教學也稱“班級上課制”,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即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環節。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主陣地,也是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教學環節。然而,我國目前高職院校現行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如忽視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方法古板枯燥、缺乏生機,教學手段單調落后、缺乏學習趣味性,授課對象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匱乏,上課遲到、曠課、睡覺、看小說、玩手機、交頭接耳等現象普遍存在。如此問題,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一直以來,雖有學者試圖探討和嘗試一些能提高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做法,但形成可推廣示范的理論和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卻甚少。為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課堂教學必須從挖掘學生的學法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入手,從培養和提高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入手,從豐富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授課藝術以及人格魅力入手。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營造學生樂于學習、富有激情、主動參與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及實踐創新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的情感領域、綜合素養和社會能力,本文從以下幾方面談談作者的想法。
1 培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甘為人梯、樂于奉獻的職業操守,重塑教師新形象
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形象、人格魅力、職業操守、專業水平等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因此,教師自身應轉變觀念,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和更新,不斷深入企業生產實踐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操作能力,只有知識淵博、技能嫻熟、案例生動、課件精美、語言幽默、情感真摯,學生才會尊重你、接觸你、認可你、崇拜你。教師要視課堂教學為“天大的事”,用樂于服務、樂于奉獻的心態和學生從情感上拉近距離,用心、用愛、用真誠感化學生。課堂上,注重個人形象、衣著裝扮、言談舉止、授課技巧,真真切切地走進學生的心中。一句話,打鐵先要自身硬。
2 建立以學生為主、以教師引導調控為輔,師生共同學習、發展的新型師生關系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在自我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師也無法代替。因此,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啟迪學生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開展科學思維,給以足夠的時間,幫助學生查閱資料、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及時調控,使師生、生生合作和諧、默契。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載體和知識傳播途徑非常豐富,如果教師不懂得角色扮演,還一味地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只顧自己一言堂,沒有充分地和學生互動,沒有給足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必將注定課堂教學效果極差。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
3 創新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環境,構建積極、趣味的課堂教學模式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結合專業、課程實際,組織、優化教學內容。通過與企業合作或利用寒暑假等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掛職鍛煉、科技特派員等活動,積淀真實、豐富的生產實際案例。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認真備課、制作教學課件,使每一節課都有特色、有新意。教學內容的組織要考慮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統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設計要考慮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提高教學視聽覺效果的統一性,教學場所的設計要考慮教學情境和教學方便的統一性,要充分挖掘、創建和利用好校內外教學平臺,建立網絡課程、移動課堂等“互聯網”學習資源,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交流討論等學習活動。同時,積極開發和利用好第二課堂、甚至第三課堂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考核評價要考慮教學效果和學生發展的統一性,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開展學習成果展評活動。把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考核設計的細化一些,如到課情況、聽課情況、學習態度、隨堂筆記、平時作業、實踐報告、課程論文等,期末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樣化,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允許學生至少有兩次考試機會,有的課程建議兩級制(合格、不合格)或五級制(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總之,新型教學模式只緊緊圍繞一個教學目標,那就是讓學生輕松、快樂、有效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4 明確“學會”與“會學”的關系,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持續發展的自學能力
課堂教學的每個行為都應以學生學會什么為目標。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理解、運用、深化,指導學生圍繞學習重點,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相互交換信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策略的指導下,教師安排一系列教學事項,提供學習目標,引起注意和興趣,呈現各種刺激、各種音頻、視頻,激勵回憶,討論總結、練習作業、反饋信息、遷移應用、實驗操作等,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配合協調。在長期的自我實踐和鍛煉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應用,學會了知識遷移。如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會逐步掌握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最終由“學會”變成“會學”。同時,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活動,做一些小試驗,寫一些小論文,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
5 營造積極向上、輕松活潑、身心愉悅的學習氛圍,形成快樂學習新理念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識的灌輸,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倉庫,不如給他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讓他們自動地去開發知識的寶庫,自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為此,在教學設計中,要深入鉆研教學內容,從教材、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構建一個優良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動”起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歡悅的氛圍,提供一切可能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條件,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欲,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審美的快感,從而興趣盎然的學。其次,要不時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嘗到學習成果的“甜頭”,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逐步養成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一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設置一個個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我實驗探討,生生相互討論交流,分析形成結論。學生學習興趣濃,自主空間大,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廣開思路,大膽創新,把學習的壓力變為動力,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成了自我鍛煉,互助提高的過程。
總之,教無定法,改革永遠沒有休止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永恒的主題。希望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打造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課堂教學新格局。
【參考文獻】
[1]李俊飛.關于高職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理論與實踐[J].高職論叢,2007,1:34-36.
[2]張玉珍.情感教育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J].今日科苑,2009,24:257-258.
[3]杜一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促進高職院校學風建設[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0,2:71-74.
[4]王霞.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3:76-77.
[5]王曉燕.合理選擇激勵方式提高高職課堂教學質量[J].知識經濟,2016,19:157-157.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