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睡虎地秦墓竹簡· 秦律十八種》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冰清
說“殹”
——以《睡虎地秦墓竹簡· 秦律十八種》為例
劉冰清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秦律十八種》出現頻次較高的“殹”,在秦簡中多釋作“也”。本文論及“殹為也之證”的同時,追本溯源,探討殹的本義。
睡虎地秦簡;?。灰?/p>
《秦律十八種》(以下簡稱《十八種》)較為詳細地記錄了秦律,雖為亂簡,內容卻相當廣泛。。秦朝因嚴刑峻法而頗受后人指責,其律法嚴苛,由此可見一斑。尤其重徭役,重刑罰,連坐制度也相當殘暴。單從《十八種》刑罰名稱的多樣性足見其殘酷。在《秦律十八種》中,“殹”出現的頻次較高,常置于句末,多解作“也”,而于其本義,卻知之甚少。
清人段玉裁在其《說文解字注》中解“殹”字指明:“此字本義未見”又《字詁》云:“自是古今語異,又為借義所奪,故后人遂迷其本訓。”“殹”字從“殳”部,“殳”為古代的一種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無刃。《說文》云:“以杸殊人也?!抖Y記》:“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于兵車,車旅賁以先驅。從又幾聲。凡殳之屬皆從殳。市朱切。”段注云“杖殊人也。杖各本作杸?!敝^之以武器投向敵人。從“殳”之字舉例:(《說文解字》)
(一)役
“戍邊也,從殳從彳。古文役從人。營只切。”
(二)毆
“捶擊物也。從殳區聲。烏后切。”
(三)杸
“軍中士所持殳也。從木從殳?!端抉R法》曰:‘執羽從杸。市朱切’?!?/p>
(四)?
“下擊上也。從殳冘聲。知朕切。”
(五)殽
“相雜錯也。從殳肴聲。胡茅切?!?/p>
(六)?
“大剛卯也。以逐精鬼。從殳亥聲?!盵1]
以上諸字皆從殳,其本義多與戰爭、爭斗、驅逐等攻擊性的意義相關。故“殹”的本義也應為某種攻擊性的行為。殹,《說文》作,其字形酷肖一人手持殳(武器)敲打某種器具,使之發聲。許慎解之為:“擊中聲也,從殳醫聲,于計切?!币蚨浔玖x應為敲擊聲。張自烈在《正字通》中進一步補充“長箋擊中聲者,相應聲也,中厺聲?!盵2]即擊打發出的應和之聲,“秦人借為語詞”,后秦人將其作為“也”的假借,置于句末。
《秦律十八種》出現較多的“殹”,注作“也”,多置于句末。
(一)入頃芻(芻)稿(稾)
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頃入芻(芻)三石,稿(稾)二石。芻自黃黍魚及舊束以上皆受之。入芻稿,相輸度,可殹。
(二)種
稻、麻畝用二斗大半斗,禾、麥畝一斗,黍、荅畝大半斗,叔(菽)畝半斗。利田疇,其有不盡此數者,可殹。其有本者,稱議種之。
(三)官長及吏以公車牛稟其月食
及公牛乘馬之稟,可殹。
(四)司寇勿以為仆、養、守官府
及除有為殹。有上令除之,必復請之。
(五)有事請殹
必以書,毋口請,勿羈請。[3]
依據文物出版社整理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殹”的解釋為“也”,這基本上為學界已達成的共識,作為句末語氣詞,表判斷、陳述的語氣。
秦文“殹”與“也”同,曾由鄭樵提出,長久以來得到諸家認可。即殹意為也,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如此解釋:“擊中聲也。此字本義亦未見?!粍t周秦人以殹為也可信。詩之兮字,稱詩者或用也為之。三字通用也。”段氏以為,殹、也、兮三字通用。又見段注“也”字釋義:“也字正作,俗本作世。薛尚功歷代鐘鼎款識載秦權一,秦斤一,文與家訓大同。而權作,斤作殹。又知也殹通用。鄭樵謂秦以殹為也之證也。殹蓋與兮同。兮也古通。故毛詩兮也二字,他書所稱或互易?!盵4]由此可知,“殹為也之證”自秦始。又其他傳世文獻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字詁》云
“也,羊者切,語已辭也。古通用殹,于計切。集韻于上聲,年里切,收也。自此即從殹之轉聲也。”[5]
(二)《金薤琳瑯》
“鄭漁仲謂是秦篆,因其以殹為也,見于秦斤,以丞為?,見于秦權?!喟匆讜浳臒o也字,則知古轉用殹。”[6]
(三)《古詩紀》
“殹,王曰古也字,見詛楚文,楊云音繄?!盵7]
(四《正字通》
“殹,見石鼓文,王云即也字?!纸枵Z詞,石鼓文汧殹汧殹沞沞。按,經史,語助通用,也字箋謂,古皆用殹,今改用也,意皆開元天寶文字之變?!惨沧直赜脷 !?/p>
(五)《籀經堂類稿》卷十五跋考
“法曰也殹,石鼓文以也為殹,秦斤同曰也。匜六書正偽也,古匜字借為語助辭,助辭之用既多,故加匚為匜以別之,實一字也?!盵8]

至明、清時期,對“殹”的解讀便逐漸深入,呈現出多元、多層次的樣態。筆者將其粗略概括如下:
由上,“殹”與“也”存在多層關系:第一,“殹”與“也”為古今之別,古為殹,今作也,見于詛楚文;第二,“殹”與“也”有通轉的關系,殹與也通,也轉用??;第三,殹、兮、也三者相通,殹與兮同,兮與也古通,故殹與也同;第四,殹音繄,繄與殹同為語助義,下文將詳述;第五,古“殹”今為“也”,秦斤皆用作“也”,古“也”借為語助詞,使用頻次增加,加匚為匜,將其與今之“也”區別開來。故,可證“殹”為“也”。
(一)殹與兮之辨
石鼓文“殹”同“兮”。見《石鼓箋注》第六鼓汧?。涸摴奈挠浭霾遏~之事,現錄其首句:“汧殹沔沔,丞彼淖淵。鰋鯉處之,君子漁之。”[9]此處的殹為語氣助詞,略相當于“兮”。首句大意為:河水漲到快要溢出來了呀,注滿了周邊的那些泥潭,鰋魚、鯉魚游走在池中,(正是)捕魚的好時機。兮,《說文》釋其為:“語所稽也。從丂,八象氣越虧也。凡兮之屬皆從兮。胡雞切。”又段注曰:“語所稽也,兮稽疊韻?;吭?,畱,止也,語于此少駐也。
此與哉言之間也相似?!薄蹲衷b》云:“兮,歌之曳聲也。凡風雅頌多曳聲,于句末?!薄皻 迸c“兮”,二者同為語助,表某種語氣,皆可置于句末。
簡文中的“殹”不同于“兮”之處在于,兮表示語氣稍作停頓之意,可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而“殹”,多置于句末,表示判斷與陳述,為停止意,而并非停頓之意,且前述五例皆不可將“殹”替換作“兮”,二者不可等同。
(二)殹與耶之辨
簡文中的“殹”不同于“耶”之處在于耶為文言疑問詞,表反問語氣?!稘h語大詞典》釋“耶”:“同‘邪’,古地名?!薄墩f文》釋“邪”:“瑯邪郡。從邑牙聲,以遮切?!倍巫ⅲ骸靶?,古書用為衺正字,又用為辭助。如乾坤其易之門邪,乾坤其易之缊邪,是也。今人文字,邪為疑辭,也為決辭,古書則多不分別。如子張問十世可知也,當作邪是也。又邪也二字古多兩句并用者。如《漢書·龔遂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韓愈文: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皆也與邪同。”[10]上文述及“殹”與“也”同,故殹與耶同。但耶“為疑辭”,側重于疑問語氣。又王力《同源字典》論及“耶”(邪),王力先生指出,“歟與耶實同一源,讀音小異??赡苁欠窖圆煌?,也可能是詞義小異。詩書沒有歟也沒有耶……‘邪’語氣較重,而且常用于反詰?!盵11]“殹”與“耶”的主要差別在于“辭氣”,即語氣的不同?!耙睘楸硎痉磫栒Z氣的助詞,而《十八種》為秦律,“殹”為陳述、判斷的語氣,二者存在明顯不同。
(一)“殹”與醫
《方言·卷十二》:“殹,音醫,幕也,謂蒙幕也?!盵12]秦器、秦簡中多為“殹”。又《字詁》中論及“也字,音夜……方言如此,未知唐人作此呼耶,抑宋人自作此呼耶?!贝颂帯耙币蔀樘茣r方言,因而“殹”也可能是在地域環境影響下的方言詞。此義尚無定論。
《方言箋疏》:“殹音醫。箋疏:《說文》:‘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上文幕,覆也?!衷?,蒙,覆也。是蒙幕猶言覆蔽也?!盵13]“醫”與“殹”同音,“蒙幕”之義為覆蓋、遮蔽。又《周禮傳》:“醫、意、殹同聲,故各諧之,文異而義一?!薄墩滞ā愤M一步強調:“又醫訓殹。”因此,“殹”與“醫”音、義皆通。
醫,《說文》釋之曰:“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從酉。王育說,一曰殹,病聲,酒所以治病也。《周禮》有醫酒。古者巫彭初作醫,于其切?!薄吨匦迯V韻》云:“醫,療也,亦官名?!盵14]醫之本義為治療、治病的人,即醫生?!犊滴踝值洹丰屧唬骸啊短祈崱?、《韻會》:于其切,《正韻》:于宜切,并音翳?!抖Y》、《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侗怡o傳》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又官名,《周禮天官》:醫師注,醫師,眾醫之長疏,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又集韻或作毉。后漢郭王傳,毉之為言意也。”[15]此即醫師作為官名掌管醫藥之事。《陳氏禮記集說》進一步闡釋:“呂氏曰:醫,三世治人,多用物熟矣。功已試而無疑,然后服之亦謹,疾之道也。”[16]醫師有一定的行醫經驗,對藥物的習性很熟稔。因此,醫可制治病之酒,意為 藥酒。也作普通的醪糟,《儀禮集編》:“醫,酏糟。注云:糟,醫酏不泲者,后致飲無醴,醫酏不清者?!贝送?,醫與巫筮相關,“巫彭初作醫?!薄赌印酚性疲骸按苏呖芍蓴〖獌?,舉巫醫卜有所長,具藥宮之善,為舍巫必近公社,必敬神之巫卜以請守,守獨智,知同巫卜望之氣,請而已?!庇纱耍搬t”與巫卜之術相關,可知吉兇。又“醫”與“毉”同?!秴问洗呵铩吩疲骸拔着碜麽t,巫咸作筮,著筮此二十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醫”與“巫”常并舉,如《漢書》:“為置醫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昬?!币?,“醫”有三義:一為醫生,二為巫筮之術,三為酒,藥酒或醪糟。
“醫”與“也”常對舉,多出現于《詩經》時代,見于《詩經》注疏中:
1.“虺蜴,一名蠑螈,蜴也,或謂之蛇醫,如蜥蜴?!保ā睹姴菽绝B獸蟲魚疏》)
2.“辨之以為有四種,蛇醫,一也;龍子,二也;蜥蜴,三也;蝘蜓,四也。(《毛詩稽古編》)
3.“或謂之蛇醫,守宮祝,蜓在野者也。”(《毛詩名物解》)
由上,“醫”與“也”對舉,處于相同的語法位置,置于判斷句中,表示陳述語氣。又上文已證“殹為也”,故“醫”與“殹”通。
(二)“殹”與“繄”
繄,《漢書》:“師古曰:醫,是也?!薄睹娮⑹琛罚骸肮{云:懷安也,伊當作醫,醫猶是也。……伊訓為維,毛為語助也,鄭唯以伊字為異義,勢同也?!?伊有義為醫者?!庇郑骸胺⒃疲横t,發聲也?!薄睹姟肪硎性疲骸肮{云:伊讀當為繄,繄猶是也。”又《方言疏證》:“醫,烏雞反,?,烏茍反。《玉篇》云:毉,袼?也,即小兒,?衣也。本之此文及注,毉與醫同,聲故用之?!庇帧洞呵镒髠髡x》云:“爾有母遺,醫我獨無。醫,語助。”又有《高僧傳》云:“不醫賴民命何全?”此處義為依、依賴。由此,繄有四義:一謂是,系詞;二為伊,語助詞;三謂唯,常用于賓語前置中;四謂依,動詞。又繄可作發語詞,與“毉”聲同,與“伊”義通。而前述“醫”與“毉”同,又“殹”與“醫”同,故“殹”與“毉”同,而“繄”與“毉”通,則“殹”與“繄”同。
“殹”常見于秦簡中,置于句末,為語氣助詞,表判斷義,然其本義卻為敲擊之聲,可見“殹”的本義與表助詞之義的“殹”無關。后秦人假借其為“語詞”,周秦之人普遍將“殹”視為“也”,其義亦同。實則,“殹”有古今之別,且具有相對性,古為“殹”,今為“也”。而古“也”借為語助詞,使用頻次增加,加匚為匜,將其與今之“也”區別開來。故“殹”與“也”同,為同一字處于歷時平面上的不同形式。
[1]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87:43,66,101,135.
[2]張自烈.正字通(卷五),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3]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9):173,181,202,206,214.
[4]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9-120.
[5]黃生.字詁.清指海本.
[6]紀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金薤琳瑯(卷一、卷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紀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金薤琳瑯(卷一、卷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陳慶鏞.籀經堂類稿(卷十五跋考).清光緒九年刻本.
[9] 鮑漢祖. 石鼓箋釋.商務印書館,2007(11):50-59.
[1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9-120.
[11] 王力.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10):161-162.
[12] 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經部方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157.
K877.5
A
劉冰清(1991-),女,漢,江西省九江市,研究生在讀,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漢語語法史及古代漢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