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慶
(大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變革之際近代云南商會的因應與抉擇
趙善慶
(大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抗戰勝利后,云南商會漸趨式微,為了挽救工商業的全面危機,商會積極參與地方政治和民主運動,期盼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同時,在云南解放前夕,中共為了爭取有利的支援,順利地完成云南的和平解放事業,中共云南地下黨和武裝組織也積極團結商會及各同業公會中的先進人士,盡量爭取獲得云南工商界人士的支援,為迎接云南和平解放出力。
昆明市商會;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革命支援
抗戰勝利后,和平建國成為所有中國人民的呼聲。而對于戰后中國的出路在哪里,國共兩黨對此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主張與策略,國共雙方都進行了努力籌劃,但終因解放區政權、國家軍隊化等問題分歧較大,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國民黨最終將“雙十協定”撕毀,內戰爆發。此后,“求和平”“求安定”和“求民主”也成為了工商界和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時局變動之際,云南各地商會積極參與地方政治和民主運動,而在全國各地解放之際,商會也積極擁護本省和平起義,表現了對和平事業積極的熱情。
戰后初期,云南商會積極參與國民大會代表和各地參議會議員的選舉,希冀以此為平臺,維護商人的權益;籌組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保障人民團體的自由,也期盼能獲得更大的政治權益;同時,商會組織牽頭請愿運動,營救民主人士。
(一)參選國大代表和地方參議員
抗戰勝利后,云南商會也試圖積極參與政府的經濟決策,挽救工商業的全面危機。各地商會希冀通過獲選國大代表和地方參議會的議員,顯示其在地方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表現出商會力圖滲入上層國家權力機關的強烈政治欲望。但由于此時云南各地的商會組織已呈現衰變的態勢,加之商會領導的內部矛盾,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國民大會代表的選舉中,昆明市商會應選出代表一名,先是李琢庵當選,嚴燮成作為候補,但兩人最終都未得當選證,昆明紗布、紙煙等九十七個商業同業公會,代電有關上級力爭無結果,沒有人出席〔1〕。據相關回憶記載,當時原國民黨中央決定云南省商會應選出立法委員一人,昆明市商會應選出國大代表一人。省商聯會理事長嚴燮成是云南有名的永昌祥大商號總經理,又是國民參政員,在商業界的聲譽較高,一般估計中央提名,必然是以嚴燮成為立法委員候選人。又因李琢庵是昆明市商會的理事長,在商場上也有一定地位,很有可能被提名為昆明市商會國大代表候選人。嚴、李二人平時感情彌篤,交誼亦厚,均胸有成竹。然而事與愿違。當全國總選事務所來電,要云南省選舉事務所派人到京協商有關立法委員分配名額時,當時云南指派建設廳長范承樞赴京參加協商。結果云南省商業界,原定應選出立法委員一人,決定取消。并認為嚴燮成在云南資望比李琢庵高,中央便提名嚴燮成為云南省昆明市商業界國大代表候選人。李琢庵聞訊認為,嚴某貪得無厭,背信棄義,出賣親友,不僅視若路人,甚至到處誹謗,形同決裂,結果彼此攻訐不息,嚴、李二人都沒有選出,因此,昆明市商業界應產生的國大代表流產,沒有出席國民大會〔2〕。商會的國大代表選舉因此成為一場鬧劇。
這一時期,在國民黨、地方政府和中共地下黨對云南統治權的爭奪中,商會以團體身份再一次展現于地方政治的權益博弈之中,不僅在地方權力機構中有了自己的代言人,而且成為處理地方日常政務的重要力量之一,這主要集中體現在商會領導或會員對地方參議員的選舉權上。在1945年云南各地方的參議員選舉中,各縣商會代表積極投身于選舉活動中,且有一部分人當選為參議員或候補參議員。諸如在大理縣參議員的選舉結果中,當選的8位參議員中有3位是商會代表,9名候補參議員中有4名是商會人士〔3〕;鶴慶縣參議會中,楊開泰、楊澄浦、李監廷3人被選為參議員,羅勛臣、張正卿、董光亮3人當選候補參議員〔4〕;曾任麗江縣商會會長的賴敬庵當選為麗江縣參議會議員,其他還有3位商會理事也當選為參議員和候補參議員〔5〕。下關商會也通過法定程序選舉了參議員,“先將合格參議員候選人名單公告,并依核定選舉日期,于五月十八日午后二時,召開選舉大會。蒙吳監選員蒞會監選,票選結果,紹猷得票十一票,當選為參議員。劉振武得票四票,晉廷得票二票,當選為候補參議員。”〔6〕當然,在各地方當選為參議會參議員的商會理事或會員,其商業資本也較為雄厚,而且在地方社會也具有一定名望,是地方“商紳”階層的代表人物,足可見商人及其商會組織在云南政治勢力角逐中的重要影響。
(二)籌組成立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全體抗日軍民的偉大力量面前,采取了假和談、真反共的手段,在1945年10月10日簽訂的“國共和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中,有了保障民權自由等的決定。1946年1月舉行的有各黨派包括國共雙方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開會時,蔣介石又曾作出四項諾言,其中第一項就是“尊重人民團體、信仰、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基本自由。”后來蔣介石一手撕毀了政治決議,發動了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內戰,揭露了蔣介石許下的這些諾言只不過是一片空話。但是蔣介石為了掩蓋他的獨裁統治,仍然需要利用這些所謂“自由”的空話,作為空頭政治口號來欺騙人民。由于多少年來人民渴望自由,這時有許多省就在蔣介石的空頭政治口號下,及時建立了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希望憑借人民團體的力量,能夠真正獲得這些自由〔7〕256-257。在此情況下,云南省、市各級商會于1946年和各法團發起籌組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草擬了組織章程,呈報了黨政領導機關核準備案。實際上,這個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正好為國民黨政府的空頭政治口號裝點了門面,以欺騙廣大人民,所以在召開選舉成立大會時,省社會處就派其組訓科長顧致中到會“指導”。
大會在章程通過以后,向各地各機關法團發表就職通電,“我國近百年來,外受帝國主義之侵略,國家民族之獨立自由,時被縛束;內受軍閥貪污土劣敗類之蹂躪,人民自由幾全被剝奪。抗戰期間,人民因傾力共赴國難,不計一切,而敗類乃趁機侵凌其自由,肆行無忌。追懷往事,不寒而栗!茲幸抗戰勝利,憲政即將實施之際,我國家民族之獨立自由,固應擁護;人民之合法自由,亦應實現。政府有鑒及此,曾于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時,鄭重決議,人民可組織自由保障委員會,以維人權。滇人得此啟示,俱感無比興奮!”〔8〕并按照章程選出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的領導機構。“由云龍、李琢庵、嚴燮成、顧致中、曾昭德、繆嘉銘、李鑑之、方紹坤、楊文清、鄧和風、張邦翰、徐佩璜、杜振東、夏同文、熊慶來、劉鎮宇、何少誠、徐繼祖、盧迪身、畢燦云、陳德齊、董佩畹、黃美之、朱健飛,監察委員錢滄碩、蘇春膏、段道源、王齊興、趙永年、何睿、李澍、熊廷柱、嚴明高等25人當選為執行委員,錢滄碩等9人當選為監察委員,繼互選甘汝棠為主任委員,趙永年為常務監察委員。除呈報云南省政府備案外,復于四月二日就職,并呈省政府主席盧,派陳處長廷璧監督,即日正式開始工作。同人等今后當本外求國家民族之獨立自由,協助政府,消除繼來之外力;內求實現憲典所予之法定人權,協助司法治安機關,割除剝蝕人民自由之一切暴力。職任所在,當悉力以赴,義無反顧。惟同人等職力有限,尚希各界不吝賜教,惠予協助,本會幸甚,全省人民幸甚!”〔7〕2-3
該會在組織成立就緒后,詳述其宗旨職責,向全滇父老發表宣言:“夫以個人奮起,保障自由,為力有限,收效不安,集體為之,庶幾有豸,此本會之所以產生也!然試以本會同人與全滇人口相較,又何殊個人奮起,其為力亦感有限,收效究有幾何哉?尚冀各界人士,對本會寄與莫大同情,直接間接,愛惜維護,補其所缺,而匡其不逮,俾本會同人不致貽折推覆陳之譏,則對于人民國家,豈日小補!夫良醫之治病也,治于未然,不治于已然。吾人之保障自由,當法良醫。茍不于積極方面,事前宣傳啟示,使人人知自由之當尊重,而僅于消極方面,事后奔走呼號,保障被侵犯自由之人人,抑末矣!基于此義:竊愿上自政府,下迄民眾,勿于法律之外而剝奪人之自由,勿于權威之下蹂躪人之自由,勿憑一時暴力而侵犯人之自由,勿存萬種私心而滅絕人之自由,而受法律之制裁矣!茍人人能‘自重’、‘自愛’、‘自省’,以行使其自由,則人我胥熙擁于自由之中,尚何保障之可言哉!今者戰勝強鄰,著手建國,我國民政府主席蔣公,屢次昭示保障人民各種自由,而人民自由之保障亦無不載諸憲典,惜乎教育未能普及人民鮮識自由之真諦,益以尚有少數無紀律之軍隊,以及貪官污吏劣紳土豪,作祟其間,蹂躪人權,侵犯自由,亦意中事。如有此種事件發生,本會義難坐視,尚希受害者舉以相告,本會誓就力之所及,加以檢舉,施以援助,藉保人民之自由。蓋本會同人,對于保障自由,不僅愿貢曲突徒薪之謀,更愿作焦頭爛額之人也,我父老昆弟諸姑伯姊,其共鑒之!”〔9〕此后,該會將其組織成立情況通電告知全國各地商會,“貴會秉承政治協商會議決議,發起組織依次籌備成立,足征辦理敏捷,殊比欽佩,至對于解釋人民之基本自由與合法自由,闡明意義尤為精當,新猷讜訟洵為各會倡導之資,茲準前由,除移知本處武漢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外,用特電復,并申賀忱漢口市商會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程。”〔10〕
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成立后,首先在各報刊發表了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的成立宣言,宣言發表后,各縣商會紛紛響應,先后成立了許多縣級的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這時正是蔣介石蓄意發動內戰,積極鎮壓民主運動的緊張時期。同樣在昆明也出現了非執法機關對人民亂捕、拘押及私設法庭審訊等蹂躪人權事件。當該會成立宣言發表后,接著就有本市和外縣地區的人民紛紛來文申訴或到會呼吁,求助解決遭受非法侵犯人權的事實。這些經常不斷向該會的申訴和呼吁,先后達數百件之多,經過調查了解,提經理監聯席會議認真研討,逐一答復。對侵犯人權的機關則函請其上級予以查辦、制止和裁處,有的是執法機關違法,如憲警、軍隊、縣府、法院等,在報刊揭發,并申請云貴監察使署查辦彈劾。但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局勢下,這種局面只可能是在人民的強大壓力下的曇花一現,真正的人權自由,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7〕258。如在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的幾年中,加緊壓榨人民血汗,加緊濫發鈔票,以供軍需,從法幣、關金券到金元券等幾種鈔票濫了又改,改了又濫,到1949年,物價一日數漲,金元券幾成廢紙,人民不堪其苦。是年二月十二日,當有人拿著五十元面額的金元券到昆明中央銀行交付和兌換時,被蓋上“偽鈔作廢”的圖戳,接著就爆發了大批持券群眾紛紛涌入中央銀行要求兌換,人群越聚越多,以至秩序大亂,銀行職員離柜逃避。此時群情更加憤怒,砸門破窗,搗毀了營業室。省主席盧漢聞訊派憲警前往彈壓,并圍捕了多人。盧漢隨到現場,設置公案,草草審訊,當場槍斃了21人〔7〕258-259。即所謂的“南屏街事件”。這次事件后,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召開了緊急執監聯席會研討,一致認為盧漢身為主席,如此蠻干,保障人權的工作已經無法進行,并即議決,發表通電,宣告結束會務。由此表明,云南省、市商會聯合各法團、社會人士發起組織的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最后的結果是以國民黨政府的血腥鎮壓事件而告終。
(三)商會請愿營救民主人士
1949年云南起義前夕,由于蔣介石政權反人民的種種暴行,激起了人民反蔣思潮的極度高漲,昆明各界人士,特別是省議員中的民主人士,在省參議會上指斥反動政權的各種倒行逆施最為劇烈。蔣介石以所謂“安定后方秩序,戡亂建國”為名,壓迫盧漢做成一項政治交易,并即派遣軍統頭目徐遠舉、毛人鳳等大批特務相繼到昆,通過盧漢執行他要逮捕楊杰、陳復光等許多進步人士的任務。1949年9月9日開始了由軍統特務主持的“九九整肅”,大規模逮捕,一兩天內就逮捕了民主人士、學生、工人等四百多人投入監獄。9月12日以后,又繼續逮捕了許多無辜群眾,并在監獄中對被捕人員施用種種酷刑拷問逼供,一時恐怖氣氛布滿全城。在所謂軍事法庭的審訊判處中,盧漢堅持認為,如果有判處死刑的,要有充足的證據和理由,一定要慎重,不可輕率從事。最后這個法庭作出槍斃37人的判決,其余數百人分別判處無期或有期徒刑和管制,并將判決書送請盧漢處理。以后特務們又幾次催請執行,但盧漢有意久拖不決。
1949年11月8日,代總統李宗仁來到昆明,欲與盧漢商談滇桂聯防反共事宜。此時即有省府委員楊文清,秉承盧漢的指示,他告訴農會的負責人褚守莊轉告市商會理事長趙永年,由市商會出面發起,約集其他人民團體向李請愿,要求從寬釋放“整肅”被捕人員。經市商會邀請了本市的工會、農會、教育會、婦女會等各人民團體共同商討,一致同意聯名向李代總統請愿,并即擬具請愿書,由各人民團體聯署蓋章,然后公推省、市商會負責人趙永年、何勁修,代表各人民團體前往謁見李代總統面呈。代表們到五華山,由盧漢引見了李代總統,呈遞了請愿書后,李答復說,已與本省當局商議,從寬處理〔7〕248。以后才知道,當時是盧漢在中共對他做了許多爭取工作后,已經逐步轉到人民立場上來,有意要解決“整肅”問題,便利用李宗仁來昆的機會,發動各人民團體向李請愿,又央請原任云貴監察使的李根源,當面向李懇求釋放。李見大勢已去,落得做個順水人情,在請愿書上批了“交盧主任從寬處理”八個字。11月12日李宗仁走后,盧漢有了抵制軍統特務挾持的正大理由,就下令按“從寬處理”原則重新受審,以后即將“整肅”逮捕的人士分批請保釋放,至11月下旬完全釋放出獄〔7〕249。
中共云南地下黨作為戰后云南重要的政治勢力之一,在解放前夕,中共為了爭取有利的支援,更順利地完成云南的和平解放事業,中共云南地下黨和武裝組織也積極團結商會及各同業公會中的先進人士,盡量爭取獲得云南工商界人士的支援,為迎接云南和平解放出力。對此,各地商會中的上層領導也積極認清形勢,在解放軍進駐滇境之際,以實際行動擁護本省的和平解放事業。
(一)支援中共云南地下黨的武裝斗爭
1945年以后,在中共云南地下黨和昆明民主運動的影響下,一些民族工商業者愈加同情、傾向并支持革命。王少巖、王昭明兄弟利用工商界人士的身份,數次掩護中共地下黨負責同志在王家開秘密會議,并給予地下黨經濟上的支援。周潤蒼利用大道生創辦的“峨岷中小學校”,吸收一批黨員和積極分子擔任教師,使該校成為中共云南工委長期開展工作的一個據點。辦校十余年間,先后有38名共產黨員、15名進步教師在校工作過。黃美之慨然籌措半開銀元3萬元,由自己開設在昆明的商號美興和匯交中共個舊縣委,為邊縱游擊隊購買槍支彈藥和醫藥用品。1948年,地下黨指示楊青田競選省參議會副議長,以利于工作開展。工商界人士劉淑清在南屏電影院上宴請參議員80余人,幫助楊青田進行競選活動。她還多次提供南屏電影院樓上會客室作為進步參議員聚會的場所。鄭一齋慷慨解囊,多次資助地下黨及民主運動〔11〕。
工商界人士還支持中共地下武裝斗爭,1938年至1949年,中共滇南地委重要活動基地建民中學開辦期間,個舊工商界上層人士馬亦眉任該校董事長,黃美之、邵連義、李振澤、劉福五等任校董,為中共在滇南地區開展武裝斗爭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革命者。李振澤、劉福五等開辦錫礦合作社,扶助中小廠商,為中共地下黨提供活動經費銀幣半開3 000余元,還為游擊隊購買槍支、藥品等。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十支隊進駐個舊時,個舊商會為部隊捐衣物1 300余件,并籌集銀元半開6.8萬元、糧食2萬公斤、柴禾1萬余公斤支援部隊〔12〕。
1948年,鶴慶商會會長由第一任會長楊德寶的后代楊維基擔任,此人為人比較開明,只任職10個月,因永勝“民主聯軍”占據鶴慶,商會瓦解。“民主聯軍”撤回永勝后,為維持局面和控制政權,縣工委支持傾向于中國共產黨的楊維基出任縣長,表面上接受盧漢的委任,實際工作服從地下黨的指揮〔13〕。鶴慶宣布解放后,楊維基任鶴慶縣政務委員會主任,后任大理州政協委員。
(二)擁護本省和平起義
時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盧漢,在人民解放大軍向西南勝利進軍、蔣介石逃往臺灣后,中共對他做了許多啟發、勸導、爭取的政治工作,并經過多次反復曲折,終于使他有了轉變,站到人民的一邊來,決定在1949年12月9日晚10時宣布云南全省和平起義。全省人民歡欣鼓舞,拍手稱慶。就工商界而言,過去雖然表現了倚附反動政權的軟弱性,但多少年來,在反動統治下經歷的天災人禍和橫征暴斂,已吃盡了苦頭,特別是抗戰勝利后幾年,反動派變本加厲地鎮壓和榨取,幣制貶值終至成為廢紙,公行賄賂,貪污腐化以及封倉、限價、派款等種種暴政,更有切膚之痛。對此時的盧漢宣布本省起義,既有“大勢所趨”的一致認識,更有“喜見光明”的強烈感受,所以衷心擁護。宣布起義的次晨,即由昆明市商會理事長兼代理省商聯會理事長趙永年召開省、市商會理監事緊急聯席會議,一致表示衷心擁護起義,決定由省、市商會立即發表擁護起義的莊嚴聲明,以表全省工商界喜迎解放的激動心情。當即擬具聲明文告送往報社發表〔7〕249。11日晨,正義報已在第一版用大字刊出云南省商會聯合會理事長盧俊卿、昆明市商會理事長趙永年率全省、全市工商業者“擁護本省起義”的公啟〔7〕250。
和平起義以后,在人民解放軍尚未到來之際,成立了以盧漢為主席的臨時軍政委員會,以處理起義后和接管前這段過渡時期的軍政大事。正當昆明市人民歡慶解放之際,逃到臺灣的蔣介石卻不甘心潰敗,命令他的駐滇第八軍及二十六軍合組成第八兵團進攻昆明,妄圖扼殺起義,以昆明作為他垂死掙扎的最后基地。當時敵軍約6萬人,起義部隊只有4萬,部分尚在滇西,且多為才成立幾個月的部隊,裝備很差,沒有重武器。盧漢主席為了節約兵力,爭取主動,收縮了戰線,構筑了堅固的城防工事,于是展開了保衛昆明的激烈戰斗。從12月16日開始至20日5天內,敵軍發起猛烈進攻,并組織了敢死隊多次沖鋒,我軍士氣旺盛,奮起迎擊,多次打退敵軍沖鋒,戰斗異常激烈,至19日巫家壩機場失守,形勢非常緊張。全市人民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掀起了全力支援保衛戰的高潮。省、市商會在戰斗即將開始時,就發動各行業出動壯丁,征集大批防御器材如麻袋、木材等協助工事,在戰斗進行中,又不斷運送大量餅干、糖果、香煙、藥品、糧食、毛巾、香皂等慰勞物品,并由汽車運輸業出動汽車協助運輸,所有理監事及工作人員都日夜工作。由于傳來解放軍即將到來的消息,我軍士氣大振,并力死守,以猛烈的炮火一再粉碎了敵軍的沖鋒。延至21日,敵軍因我解放大軍前鋒已抵曲靖,被迫放棄攻占昆明的企圖,倉皇南撤。解放大軍未進昆明,即沿逃敵路線,窮追猛打,殲滅逃敵于滇境。在保衛戰進行中,反動派還從臺灣派飛機前來配合進攻,濫炸市區,五華山省政府附近民房多處被毀,炸死炸傷多人〔7〕250。由于一些畏懼空襲的鋪戶疏散逃避,形成商店關門,日用商品難于購買的情況。昆明市商會及時出動工作人員,分頭召集各同業公會負責人,說明保衛戰在人民全力支持下,必能堅持下去,解放大軍即將蒞昆,勸令大家協力同心度過短期難關。經勸說后,大家都能看清形勢,兩三天內即陸續開門營業,恢復了市場供應〔7〕251。
在爭取鶴慶縣和平解放的歷程中,中共鶴慶地方組織鑒于當時的縣商會會長、寶興祥商號經理楊維基比較開明,在鶴慶工商界較有聲望。于是多次派人動員楊維基出任鶴慶縣縣長(原鶴慶縣縣長已逃亡),以穩定局勢。在黨組織的安排下,楊維基通過民選方式當上了縣長,并得到了盧漢政府的委任。他就任縣長后,重大政事都積極配合地下黨的指揮〔14〕。在楊維基這個“兩面政權的縣長”的主動配合下,鶴慶縣順利迎來了1949年7月1日的和平解放。根據楊維基的回憶,當年組建地下黨革命武裝購買槍支時,“由于當時縣上財政沒有收入,只好賣積谷,但其得仍不夠支付,不足的數是由我拿出來支付的”〔15〕。
總而言之,抗戰勝利后,云南商會希冀通過獲選國大代表和地方參議會的議員,顯示其在地方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表現出商會力圖滲入上層國家權力機關的強烈政治欲望。但由于此時云南各地的商會組織已呈現衰變的態勢,加之商會領導的內部矛盾,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云南省、市商會聯合各法團、社會人士發起組織的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最后的結果是以國民黨政府的血腥鎮壓事件而告終。中共云南地下黨作為戰后云南重要的政治勢力之一,在解放前夕,中共為了爭取有利的支援,更加順利地完成云南的和平解放事業,也積極團結商會及各同業公會中的先進人士,盡量爭取獲得云南工商界人士的支援,為迎接云南和平解放出力。因此,近代云南商會隨著時局的變動,也因時順勢地以實際行動順應了民主潮流的發展,相當一部分地方商會及其領導也積極支援了中共的革命斗爭和和平解放事業,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張廷勛,劉鎮宇.國民黨云南省行憲國大代表名錄及選舉鬧劇〔M〕∕∕昆明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昆明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194.
〔2〕劉鎮宇.國民黨在昆明地區導演國大代表立法監察委員選舉紀實〔M〕∕∕昆明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昆明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170-171.
〔3〕民國三十四年麗江縣商會參議員當選人姓名表及候補人姓名表:1945年4月〔B〕.昆明:云南省檔案館(11-4-289).
〔4〕民國三十四年鶴慶縣商會參議員當選名冊:1945年4月〔B〕.昆明:云南省檔案館(11-4-284).
〔5〕民國三十四年麗江縣商會選舉參議員名冊:1945年4月〔B〕.昆明:云南省檔案館(11-4-387).
〔6〕下關商會關于參議員選舉情況的呈文:1945年5月19日〔B〕.大理:大理州檔案館(20-10-28-78).
〔7〕中國民主建國會云南省委員會,云南省工商業聯合會.云南工商史料選輯:第一輯〔M〕.昆明:云南新華印刷三廠,1988.
〔8〕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執監委員就職通電:1946年5月6日〔B〕.武漢:武漢市檔案館(76-1-937).
〔9〕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執監委員宣誓就職敬告全滇父老書:1946年5月6日〔B〕.武漢:武漢市檔案館(76-1-937).
〔10〕云南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致漢口市商會代電:1946年5月6日〔B〕.武漢:武漢市檔案館(76-1-937).
〔11〕馬文章.云南省工商業聯合會簡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25.
〔12〕本書編委會.個舊市志: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1045.
〔13〕潘壽山.鶴慶商會紀事〔M〕∕∕鶴慶縣政協文史委員會.鶴慶文史資料:第1輯.內部編印,1990:158-159.
〔14〕中共鶴慶縣委.中共鶴慶縣地下組織史料選編(1947—1950)〔M〕∕∕張波.麗江民族研究:第1輯.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189-190.
〔15〕楊維基.鶴慶解放前后:我的回憶〔M〕∕∕大理州政協文史委員會.大理州文史資料:第2輯.內部編印,1983:48.
The Change and the Choice of Modern Yunnan Chamber of Commerce
Zhao Shanqing
(College of Marxism,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the Chamber of Commerce in Yunnan has been gradually declining.In order to save business and commerce from the overall crisis,the Chamber of Commerc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local political and democratic movements,hoping obtain greater living space.At the same time,on the eve of the liberation of Yunnan,in order to gain favorable support and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cause of Yunna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and the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of CPC also actively united the progressive people in the Chamber of Commerce,trying to gain support from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ircle so as to achiev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Chamber of Commerce;Yunnan People's Liberal Security Committee;revolutionary support
K265:D665.9
A
2096-2266(2017)09-0024-06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9.005
(責任編輯 楊朝霞)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西南邊疆地區近代商會治理研究”(17CMZ006);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資助性項目“近代云南商會與省域經濟治理研究”(2017ZZX026);大理大學博士科研啟動費項目“近代云南商會治理研究”(KYBS201614)
2017-04-18
2017-04-26
趙善慶,講師,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云南地方史、西南邊疆民族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