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軍+譚興晏+萬濤
摘要:歸納了我國近年來在內生細菌分別與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并對已有的內生細菌抑制病原菌生長的機理進行了整理,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內生細菌;生物防治;作用機理
中圖分類號:S4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3-0005-02
1 引言
內生細菌(endophyte)是指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階段或是全部階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組織和器官的細胞間隙或是細胞內的細菌,可通組織學方法或從嚴格表面消毒的植物組織中分離,對宿主植物無明顯的傷害作用。目前對內生細菌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對植物的促生作用,內生細菌的鑒定,內生細菌的抑菌廣譜性,拮抗物質的穩定性檢測及代謝產物的分離純化等報道較多。但是在拮抗機理方面始終沒有很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基本上還停留在表面現象的觀察階段[1~3]。現在已經鑒定的內生細菌已經超過了50個屬了,主要有芽孢桿菌屬(Bacillus)、假單孢菌屬(Pseudomonas)、短小桿菌屬(Curtobacterium)等[4]。關于內生細菌的生防作用及生防機理整理歸納如下。
2 內生細菌對宿主的促生作用
菌株XG32分離自健康的番茄根內,已鑒定為熒光假單孢桿菌Ⅳ型,以卡拉膠和草炭作為菌劑,在秦娟娟等[5]的試驗中,處理組的辣椒苗在株高、根長、鮮重和干重與對照都有顯著差異。張萍[6]報道了蘭科植物內生細菌的促生機理,內生細菌能合成生長調節素,如IAA、CTK、GA等,促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及促進礦質營養循環;產生鐵載體是內生細菌促進宿主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周佳宇等[7]報道了茅蒼術內生細菌的促生機制與此相似。因此,菌株進入植株體內后,引起了植物內源激素的變化可能是菌株促生作用的主要機制之一。
3 內生細菌的拮抗機理
3.1 內生細菌在宿主植物中定殖動態
文才藝等[8]報道了內生細菌EBS05能在小麥的根、莖內有效定殖,并持續向葉內轉移,且在根內的定殖量始終大于同時期莖和葉內的定殖量,定殖量與接菌量成正相關。石晶盈等[9]研究報道,內生細菌MGP3可進入番木瓜葉片、葉柄和果皮中定殖,且定殖動態基本相同,都是先升高再下降的趨勢。何紅等[10]研究表明,辣椒內生枯草芽孢桿菌BS21和BS22菌株通過浸種、灌根和涂葉處理,不僅可在辣椒體內定殖,而且可在番茄、茄子、黃瓜等多種非自然宿主植物體內定殖。
3.2 對病原菌的拮抗機理
(1)作用于菌絲。劉曉妹等[11]研究中顯示芽孢桿菌B1、B2對豌豆尖孢鐮刀菌有很強的抑制效果,處理后的菌絲體膨大、畸形、原生質凝聚、菌絲生長點產生大量泡囊、后期出現菌絲體斷裂、泡囊破裂、原生質外泄;余莎等[12]報道了紅樹內生細菌AiL3菌株產生的抑菌物質主要是抑菌蛋白,處理芒果炭疽病后,導致菌絲出現了腫脹、膨大、畸形。
(2)作用于病原菌的細胞壁。高偉[13]報道了海洋芽孢桿菌B-9987菌株對鏈格孢菌的抑制機理,處理后的鏈格孢菌細胞壁的成分發生了改變,經細胞壁葡聚糖成分的紅外圖譜顯示,葡聚糖的糖苷鍵及碳-氧鍵被破壞,相應形成-OH、C=O,對應紅外光譜這兩個鍵的特征吸收峰增加表明葡聚糖單分子間的糖苷鍵斷裂及環式葡萄糖分子形成鏈式結構,葡聚糖成分形成不穩定結構,導致了細胞壁的膨大破裂。
(3)作用于細胞膜。余莎等[14]報道中的芒果炭疽病菌菌絲經抑菌蛋白處理后,電導率隨抗菌蛋白濃度的增大、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升高,說明抗菌蛋白處理后可引起芒果炭疽病菌菌絲細胞膜破損,導致內含物的外滲;高偉等[15]研究表明了病原真菌的細胞外液在260 nm和280 nm處的紫外吸光度變化,有效的反應了在0~6 h內核酸和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表明了經內生細菌處理后的細胞膜通透性發生了變化。
(4)次生代謝產物中的抗菌物質的作用。楊琦瑤[16]研究中報道了枯草芽孢桿菌B006的發酵液粗提物對黃瓜枯萎病菌和辣椒疫霉菌的菌絲有抑制作用,對兩種病原孢子的萌發都有抑制,但是對黃瓜枯萎病菌孢子萌發抑制不明顯。此結果在袁玉娟[17]研究中也得到了論證,菌株SQR9發酵液經過酸沉淀和甲醇浸提得到脂肽化合物的粗提物,利用HPLC從中分離出5種脂肽類物質,平板對峙培養后發現均有抑菌活性,能抑制黃瓜枯萎病菌。
4 結語
內生細菌對宿主植物的促生作用比較復雜,既能合成生長素等調節植物的生長,又能提高植物本身的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18]。內生細菌對病原真菌的抑菌機理,國內近幾年來的研究一直沒有深入,相比在農藥和抗生素等的作用機理方面,內生細菌的拮抗機理研究比較欠缺。
農藥及農抗對病原菌的抑制機理從細胞壁成分改變、細胞膜透性變化、蛋白質和DNA等大分子物質的合成、代謝途徑的影響等[19]方面研究很成熟,因此對內生細菌的拮抗機制還需要繼續深入的研究,不僅需要研究內生細菌與宿主植物的關系,還需要研究內生細菌與病原真菌間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拮抗機制,為以后生防菌株投入生產實踐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孫 磊,邵 紅,劉 琳,等.可產生鐵載體的春蘭根內生細菌多樣性[J].微生物學報,2011,51(2):189~195.
[2]陳澤斌,夏振遠,雷麗萍,等.煙草可培養內生細菌的分離及多樣性分析[J].微生物學通報,2011,38(9):1347~1354.
[3]劉云霞.植物內生細菌的研究與應用[J].植物保護,2010,20(5):485~493.
[4]易 龍,馬冠華,肖崇剛.煙草根黑腐病拮抗內生細菌的篩選及其抑菌作用[J].微生物學通報,2012,39(10):1464~1470.
[5]秦娟娟,閆淑珍,劉 佳.植物內生菌固體菌劑對辣椒的促生和防病作用[J].植物保護學報,2010,37(4).
[6]袁玉娟.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黃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7]張 萍,宋希強.蘭科植物內生細菌物種多樣性及其促生機理研究進展[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12,20(1):92~98.
[8]袁玉娟.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黃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9]文才藝,王凱旋,汪 敏,等.內生細菌EBS05在小麥體內的定殖動態及其對小麥紋枯病的防治作用[J].植物保護學報,2011,38(6).
[10]石晶盈,劉愛媛,李雪萍,等.番木瓜過時內生細菌MGP3菌株的鑒定及拮抗作用[J].微生物學報,1995,51(9):1240~1247.
[11]楊秀榮,田 濤,孫淑琴,等.GFP標記生防細菌B579及定殖能力檢測[J].植物病理學報,2013,43(1):82~87.
[12]何 紅,邱思鑫,蔡學清,等.辣椒內生細菌BS1和BS2在植物體內的定殖及鑒定[J].微生物學報,2004,44(1):13~18.
[13]李改玲,韓麗麗,周 瑞,等.枯草芽孢桿菌QM3對番茄早疫病菌的拮抗機制初探[J].陜西農業科學,2011(1).
[14]高 偉,田 黎,周俊英,等.海洋芽孢桿菌(Bacillus marinus)B-9987菌株抑制病原真菌機理[J].微生物學報,2009,49(11):1494~1501.
[15]吳元華,文才藝,朱春玉,等.農抗TS99對煙草赤星病菌作用的研究[J].中國煙草學報,2004,10(4).
[16]余 莎,何 紅,詹儒林,等.紅樹內生細菌AiL3抗菌蛋白的純化及其防治芒果炭疽病機理研究[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3,29(1):104~109.
[17]高 偉,田 黎,周俊英,等.海洋芽孢桿菌(Bacillus marinus)B-9987菌株抑制病原真菌機理[J].微生物學報,2009,49(11):1494~1501.
[18]袁玉娟.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黃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19]王啟軍.枯草芽孢桿菌B6-1產脂肽和聚-γ-谷氨酸及抗幾種植物病原菌的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