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大專層面醫藥數理統計教學的學情與教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綱舉目張”式講授方法.對該方法加以說明且舉例加以詮釋,最后強調該方法的適用范圍以及潛在優點.
【關鍵詞】綱舉目張;醫藥數理統計;教學方法
一、教情與學情分析
醫藥數理統計是在保持數理統計學科系統性前提下,強調統計理論與醫藥實際的結合,是應用數理統計方法研究醫藥、生物等領域中的隨機現象的一門學科.其作為一門常見課程在醫學類專科院校幾乎都有開設.但大學擴招以及高考人數的下降,給專科層面的教學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就學生層面而言,一方面上專科越來越容易.例如2016年湖北省專科最低控制線僅為150分.另一方面專科學校為了保證生源,很多專業實行文理兼招,而文科生學習數理統計這門課程有著先天不足.其次就教師層面而言,擔任此門課程的老師一般均為數學系畢業,其講授時常陷入數學教學模式常態,特別是一些教齡稍長的老師故步自封,更是加劇了學習難度.最后就是該課程固有的特質,此門課程初看是藥學類課程,但追根溯源其本質卻是數學類課程,充其量也是數學應用到藥學數據分析上.所以不難理解,很多擔任此門課程教學的老師多為數學教師,學生對這門課程有某種程度的畏懼也就不足為奇.為此,考慮到學生情況及該課程的數學特性,作為一線教師探索一種適合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
二、“綱舉目張”式講授方法說明
“綱舉目張”本義是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環節,帶動次要環節,也形容文章條理分明.而本文將“綱舉目張”式講授方法定義為:教師將條理分明的、采用先抓主干后旁支的、進行提煉、總結、歸納的方法用于講解,同時配合通俗說明、學生練習、師生互動等授課技巧.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提煉與總結,這需要教師從全局出發進行梳理與歸納總結,例如一節課內容可概括為“一原理、二理解、二計算、三注意”等.其次是講解技巧,“綱舉目張”其實是勾勒了知識的輪廓,而其后對細節的講解尤為重要,這里的技巧諸如通俗說明、計算機模擬計算、師生互動等.最后是邏輯清晰、條理分明.由于該方法具有總結性質講解,所以與教材的平鋪直敘式說明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順序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知識體系的重構,所以一定要在邏輯上、條理上井然有序,否則會適得其反、學生會更加迷茫.
三、以單因素方差分析法為例
(一)輪廓構造
此節可歸納為“一原理、三數據、二計算、兩注意”.一原理即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三數據是指總變差、誤差平方和、因素平方和;二計算為方差分析表計算和Excel計算;兩注意一是單側檢驗而非雙側檢驗,二是原假設為不完全相等而非不相等.通過此歸納總結,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清晰明了,可有的放矢聽課與做筆記.
(二)講授技巧
輪廓構造完成后,就是圍繞該輪廓進行講解.這里就要涉及一些技巧,對于原理應采用打比的方法進行通俗說明,方差分析法原理的核心就是一個字“拆”,即SST=SSE+SSA,也就是數據可分為因素帶來的影響和隨機帶來的影響.接下來的理解如同股份公司樣,誰的股份大誰就有話語權.這里哪個數據相對更大,哪個就占據主導地位.而對數據的說明不能簡單地給出數學定義,因為其數學定義較為復雜,如果沒有一定的數學功底,大部分大專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只需要從表面上說明其為什么代表因素影響和隨機影響,而將計算交于Excel去自動完成,例如為什么∑∑(Xij-Xj)代表隨機影響,從定義看上去就是每組之間在做差,至于怎么算應該交給Excel軟件.對于方差分析表則應該重點強調其格式與步驟,因為其相當于對整個方差分析法的一個綜合解決方案.第一個注意是單側檢驗而非雙側檢驗,這里必須要了解性地指出原因,以防止學生按照前面章節的知識而造成誤判.至于第二個注意主要是辨明不相等與不完全相等的差別,這里可以采用設定疑問的方法與學生互動.總而言之,講解技巧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知識點的不同而設定的,同時其技巧的使用也要置于“綱舉目張”式方法的輪廓下.
(三)條理分明
“綱舉目張”的講授方法是帶有一定程度的總結性質教學,所以其講授順序與課本編排順序以及一般的講授順序均不完全相同.基于輪廓構造模式下的條理分明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一定要有先后順序.再則知識點銜接也十分重要,否則只有“骨架”而沒有“筋腱”的教學也會雜亂無序.
四、特別說明
對于“綱舉目張”式講授方法有兩點要特別說明下:第一是該方法是為了順應當今學生情況以及將來學生工作需要而設計的一種教學方法.首先其具有一定的適用群體,這里主要是針對大專層面的學生,尤其是文科生;再則其講授的課程也主要是指理科,特別是帶有數學背景的課程.第二是該方法如能長久使用,特別是學生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對培養其自我學習、歸納總結及做事條理分明的能力有著莫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高祖新.醫藥數理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8.
[2]肖鵬,杜燕飛.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數學教學研究,2009,28(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