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蒙臺梭利的幼兒科學教育方法主要提倡的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自然主義教育。她非常重視環境的作用,認為在學校中,環境可以教育兒童,并且環境本身是重要的教育內容。有準備的環境既包括物質環境,也包括精神環境,因此為兒童創設有準備的環境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面,對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有準備;環境;發展
1 發展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歷史發生了新的變化,加快教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一些嶄新的教育思潮在歐洲展露了苗頭,并有燎原之勢,其中具有最大影響力的就是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以及歐洲的新教育運動。蒙臺梭利是意大利的女博士,歐洲新教育運動著名的教育家,一直以來從事教育工作的經歷讓她非常相信,一個人的生長環境對于他的心理和智力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決對不可忽視的因素。
2 有準備的環境
2.1 什么是“有準備的環境”
蒙臺梭利的學說觀點認為兒童的生長環境在他們心理發展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一直認為兒童的發展就是兒童身體(“有機體”)和 “有準備的環境”兩個條件不斷產生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有準備的環境”就是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核心與精髓。其中“有準備的環境”是由兩大部分構成的:一個是物質的環境,而另一個則是精神的環境。物質環境主要是就是指各種各樣的蒙臺梭利教具以及符合兒童發育中的體形尺寸的室內設施還有教師自己制作的一些教學材料。精神環境主要包含兒童生長過程所處的環境中對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好處的溫馨、舒適、民主的人文環境以及良好的氛圍。蒙臺梭利一直主張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應該充滿自由、愛、營養、快樂和便利。
2.2 “有準的環境”的特點
蒙臺梭利認為“有準備的環境”應該是一個寬松、和諧并且十分自由的環境。所以我們普遍認為“有準備的環境”應該有這樣的一些特點:
(1)自由的氛圍。自由的氛圍指的主要是精神上的環境。具體表現就是教師要同意兒童依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對自己喜愛的活動方式以及交往的伙伴進行選擇。
(2)結構與秩序。兒童成長的環境應表現外面世界的結構與秩序,以使兒童能夠了解、接受進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
(3)真實與自然。兒童的成長環境中接觸到的設備應該盡量的貼近于自然生活,這樣能夠讓兒童提前適應社會。
(4)和諧和美感。兒童的生長環境不需要裝飾的多么精巧,布置得如何紛繁,應該是簡潔、明快并且有朝氣的。五、擁有符合兒童身心發展需要,體現對兒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豐富教育內容的教具材料。
2.3 教師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蒙臺梭利主張教育其實就是成人以為兒童提供 “有準備的環境 ”為條件來協助兒童的“潛在生命力”主動發展的過程。因此蒙臺梭利把“兒童之家”的教師稱為“導師”?!皩煛钡娜蝿罩饕腥浩湟?,為兒童精心設計活動環境,激發兒童的探索欲望。其二,在為兒童提供了適宜的成長環境以后,“導師”就應該讓兒童切實成為活動的“主體”,由他們來發現并解決問題。第三,對兒童的活動進行正確的評價,不斷的為兒童提供更適合他們年齡特征與興趣特點的環境和活動材料,從而促進他們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3 “有準備的環境”在我國幼兒教育中的經驗教訓
3.1 尊重兒童
蒙臺梭利曾經非常深刻地指出:“我們只有在兒童身上才能領悟到大自然的雄偉?!薄皟和刮覀冋J識到一種與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心理生活內容”,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人格的獨立性;我們要尊重兒童發展的階段性;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可教育性;我們要尊重兒童的文化傳遞作用;更要尊重幼兒的發展潛能和自我教育性。
3.2 重新認識老師在幼兒活動中的角色
在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教師被稱為“指導者”,承擔著指導、引導及環境保護、看護的責任。由此我們認為幼兒教師應是幼兒自由活動的觀察者,教師只有通過觀察兒童在自由活動中的各種行為表現,包括兒童是否對對象感興趣,怎樣感興趣,興趣的持續時間長短等,甚至應該注意兒童的面部表情,才能真正地了解兒童的精神,并揭示內在的秘密,而給予適時與適量的幫助。
3.3 重視為兒童創造一個適合其發展的良好環境
蒙臺梭利說:“把頭等重要性歸因于環境問題,這形成了我們教育方法的特點。以至于這成了我們整個體系的中心。”正因她看到了環境的重要作用,她的教育理論和“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中都特別強調“有準備的環境”。所以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要重視為兒童創造一個適合其發展的良好環境,即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心理環境,使兒童在其中幸福、快樂、健康地成長、發展。
因此,總的來說,要創設合格的“有準備的環境”,要兩手抓。—方面是作為兒童的啟蒙老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品德,而且還要善于發現和創新。另一方面是適宜幼兒并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發展的各種設施和活動材料。在這兩點條件下,讓孩子充分享受“有準備的環境”,并在“有準備的環境”中獲得最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意)瑪利亞·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教育法[M].霍力巖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意)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任代文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劉雯,楊麗珠.論蒙臺俊利兒童個性成展理恰的現實意義[J].教育科學,1999(03).
[4]羅英智.蒙臺校利兒童觀與教育觀[J].學前教育研究,1995(06).
[5]吳式穎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90.
[6]王振宇.尊重兒童就是尊重人類本身[J].早期教育,1999(03).
[7]楊莉君.試論蒙臺梭利教育方案的現代化與中國化[J].學前教育研究,2002(05):45-47.
作者簡介
賀美燃(1992-),女,河北省保定市人。現為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史專業研究生。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