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琴
重彩畫在我國歷史上是曾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的,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事實,也是我國繪畫能夠占據世界藝術一席之地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元素。但由于前文所提到的元以后的蕭條發展等原因使得重彩畫逐漸冷落。直到近現代以來,才又得到了重新復蘇的機會,發展到今天,雖只有短短幾十年卻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提高,然而在這樣一個中西藝術激烈沖突與融合的當代藝術潮流中,重彩繪畫藝術又面臨了新的問題,如何繼續保持進行更進一步的發展,使之取得蓬勃的境象,這對于每一個致力于重彩畫研究的藝術家們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而以史為鑒、鑒古知今,今應勝古,古能開今的治藝態度與方法.將會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
在人類發展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文化藝術的發展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著的,是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聯的。立足于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后的西方一些先進的科技與物質產品的引進,各種意識形態的文化現象和價值觀念也隨之一起涌入國門,從而在文化上引發了審美觀念的進一步思考。于是人們開始了呼吁中國畫在觀念以及語言上的改變,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與色彩斑斕的現代生活相融。就中國畫而言,探尋一條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多樣化發展之路,重新復蘇更有色彩沖擊力和豐富的材質表現力的現代重彩畫,同時也是充實了當代藝術中視覺藝術的語言表現形式,從而使當代藝術更加與時代相契合,同時可以更好的反映時代風貌以及更好的體現了當代生活,同時更有利于增進國際間的交流,這個是對每個藝術家的一個考驗。現代重彩畫以其富于變化的多樣性以及兼具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特質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首先,現代重彩畫注重色彩的表現,用豐富的色彩表化來傳達個人情感,完全突顯出了重彩的優勢,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更有利于滿足生活在現代社會里的人們對色彩本能的多重需求。再者,現代重彩畫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向優秀傳統藝術開放,注重繼承使用傳統礦物顏料及繪畫技法,發揮礦物顏料優勢,是傳統文化的回歸和發揚;它向其他優秀藝術樣式開放,無論是水墨、油畫、版畫,還是日本繪畫,在這里都可以找到契合點,這使得現代重彩畫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現代重彩畫實現了繪畫材料上的創新,它繼承了傳統繪畫材料的使用方式,又在此基礎上與時代相契促進了礦物顏料的發展,而反過來現代繪畫材料的開發與研制又為重彩畫今天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質平臺。在我國礦物顏料的使用是有很悠久的歷史的,古典重彩畫也有過它的輝煌。但是礦物顏料本身的種種局限性,再加上社會背景的原因,限制了重彩畫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現代重彩畫在立足于傳統之上,又采用了新的科技制造出了一些人造的礦物顏料的新品種以及水干色等,以此來彌補純天然的礦物顏料在品相等因素上的不足,促使了現代重彩畫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增加了一些新的顏色以及色彩純度,增強了重彩畫的視覺沖擊力和表現形式;(2)大量運用高新技術手段開發和研制新的品種,增加了礦物質顏料在物理性質上的不同,豐富了畫面效果,出現了以往重彩畫所沒有的新的特征,例如產生了肌理上的變化和對比;(3)在傳統的基礎上注入了很多新的活力,具體表現有金屬箔等的應用是對傳統重彩畫的一種顛覆,更加拓寬了重彩畫的表現領域。注重現代重彩畫的表現手法、特點及其客觀規律。它包括①現代重彩畫的表現特征,及其立足于中國民族繪畫基礎上的框架;②中西合璧地吸收外來表現精華;③挖掘運用傳統礦物材料及金屬箔等東方傳承使用的材料,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拓展其表現力,與現代審美、時代精神相結合,探討拓展中國畫的表現形式的新途徑,改革和豐富中國畫的相關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④使民族繪畫能突破封閉的思維框架和凝固的審美情趣,而朝向世界,融入到一個自由、開放和多元的現代文明中。
作為一個合格的當代藝術家應該在深刻體會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勇于面對當代題材。現今許多中青年畫家在創作中都采用了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式,充分體現了主體意義內潛藏的文化內涵以及個體的觀點意識表達。這是個新開端。這種表達方式是于油畫不同的,如同我國的傳統國畫一樣,在畫面的背后更多的是藝術家們個人修養的體現以及其對現代生活內在體驗,而絕非只是一個個概念化的圖式。我國傳統重彩畫形成了一套對表現裝飾美的一種模式,它使形象真且美。這些傳統當然是應該繼承的,但不應該僅僅只是停留在傳統中學習,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此基礎之上創新,否則便會概念化而導致因最終沒有深刻的內涵而走如極端。與傳統題材相比,當代社會的巨大變革、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節奏,都使它面臨許多新內容。例如,如何表達現代人的精神世界與都市生活已成為完善和發展重彩畫的重要課題。蔣采蘋、何家英等人在20世紀80年代的努力探索為重彩畫表現當代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還有我的導師戴少龍先生已經致力于當代重彩畫的多年研究,形成了很深刻的見解,有了其獨特性的畫風。他們都對當代生活進行了深刻的體驗,用他們專業的手法將生活融入藝術中,嘗試把現代生活的特定元素符號建立在新的繪畫語言中。他們探索的方向和途徑是多樣的 ,用自己的語言借鑒現代構成的形式、節奏與韻律之美 ;或是將傳統色彩概念重新解讀,借助綜合材料與技法,在色與質的交融與碰撞中不斷演繹新的意蘊與情境;或是以超現實的手法暢發詩情畫意。在思考現實與傳統的結合上,畫家們都很好的把握了都市文化的脈絡,恰如其分的傳達出現代都市人的情感需求。總之,無論是以何種形式來表現極具個性特色的當代題材,都需要對傳統進行提練并在此之上融入其獨有的見解才形成的。“在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在藝術創作中時代性是第一位的,……通過對當代中國繪畫發展的現狀分析,認為"民族性"其實是一個不需要爭論的問題,因為當代無數畫家的作品所呈現出的新風貌仍明顯地表現出與民族文化的血緣關系,這種精神上的回歸是自覺的”⑨。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代重彩畫越來越走向了風格化發展的道路也是整個社會對于美的定義轉化的一種自然趨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當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顛覆了人們傳統的審美習慣與評判方式,人們對于現代美的概念也在不斷進行重新定義。個體的差異也造成了審美方式的不同,這些均使得當代重彩畫表現手法產生了轉變。當代重彩畫家在傳統的基礎之上更加突出當下的現實生活的表達,勇于面對當代生活,創造符合當下的題材的表現,都在極力展現著個人內心的體會和個性化鮮明的藝術風格。當代藝術家們處于中西繪畫交流與沖突的近代這一歷史階段,在圍繞外來派、傳統派和融合派的發展道路上開始了自己對藝術的艱辛的探索,都在激烈的融合與沖突著,討論著何謂當代性.思考著一條既立足與傳統,又能夠迎合當代風貌的一種獨特性。
當代重彩藝術家們均立志于振興我國現代重彩畫的發展,積極致力于各種當代材料的創造及應用,以突顯充分發揮顏料在色彩表現方面的優勢,以技法創新帶動創作思維上的更革,伴隨著新奇、彷徨、痛苦、驚喜,藝術家們的重彩畫作品一步一步趨向成熟并顯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他們的重彩畫作品形式多樣,表現方法各具特色,色彩效果強烈,而且都非常的注重新材料、新技法的運用,制作考究。每位藝術家投入的情感的不同都使得畫面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藝術家們都可以找到了最適合表達自我個性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創作出了極具時代面貌和個性鮮明的優秀作品。愿崛起的重彩畫充分吸收傳統的營養與精華,放眼世界,兼收并蓄,不斷尋求新的表現途徑,發揮色彩優勢,開拓更新、更廣的發展空間,早日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