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系統論研究氣候變暖問題,主要是根據系統論的整體性分析氣候變暖的危害,運用系統論的關聯性分析氣候變暖的原因,根據系統論的層次性提出應對氣候變暖的措施,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氣候變暖問題。
關鍵詞:氣候變暖;系統論;整體性;關聯性;層次性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做一個系統,分析其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律性,并以此為指導分析、解決問題,因此,運用系統論理論研究問題,一是要從整體上考慮問題;二是要注意系統內部之間的聯系,以及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與制約。
系統論思想在解決氣候問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運用系統論解決氣候變暖問題,不僅研究氣候變暖這一問題系統中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更要利用所發現的氣候變化的特點與規律,從系統的整體性、關聯性、層次性等方面找出氣候變暖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
一、根據系統論的整體性分析氣候變暖的危害
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各個部分的機械組合或者簡單相加,因此在處理氣候變暖問題時,要注意氣候大系統的各個構成部分的關系,重視從整體上分析氣候變暖的危害。
從整體性上看,氣候變暖引發的問題不是單一的,變暖的危害涉及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全球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冰川融化加速,水資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例如,有一種候鳥每年從澳大利亞飛到我國東北度夏,但由于東北氣溫升高,夏天延長,這種鳥離開東北的時間也相應變遲,再次回到東北的時間也因此延后。結果導致這種候鳥所吃的一種害蟲泛濫成災,毀壞了大片森林。
二、運用系統論的關聯性分析氣候變暖的原因
系統與環境之間、系統與其子系統之間、各子系統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關聯性關系。從系統論關聯性的角度來看,造成氣候變暖的自然原因與人為原因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密切相關。
(一)自然因素導致氣候變暖
1.太陽活動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一般來說,太陽黑子多的時候,太陽活動劇烈,太陽活動的變化會改變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從而影響氣候變化。
2.地球正處于增溫期。地球正在逐漸變暖,這種變暖體現了地球自身調節的“規律”。在幾萬年乃至上億年這個很長的時間尺度下,氣候呈現一定的規律,尤其是氣溫呈現一定幅度的波動是正常的,地球目前正處于“增溫期”。
(二)人類自身活動導致氣候變暖
1.化石燃料燃燒因素。中國氣象局2015年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創下了全國乃至全球平均氣溫有現代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氣候正變得越來越暖,與此同時,大氣溫室氣體濃度還在持續上升。近百年來由于人類大量的使用化石能源,使得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加,主要結果是溫室效應增強,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2.人口劇增因素。每年全球人口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非常驚人,其結果是持續、大量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
3.森林資源銳減因素。氣候問題是整體關聯的,一個原因會導致一系列結果,如前所述,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澳大利亞候鳥到我國東北度夏的時間延后,使得這種鳥吃的害蟲泛濫而毀壞了大片森林。由于森林減少,嚴重破壞地表植被,結果二氧化碳難以轉化為有機物,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
4.環境污染因素。目前汽車尾氣、有毒化學品污染、水污染等日趨嚴重,已造成全球性重大環境污染問題。
三、根據系統論的層次性提出應對氣候變暖的措施
諸多子系統組成一個系統,該系統與其他系統構成一個更大的系統,這種層層疊加構成形成了系統的層次性。在討論應對氣候變暖的措施時,就要從系統論的層次性出發,從國際合作、部門、企業與個人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暖
應對氣候變化絕非一國之力可以承擔,1992年聯合國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其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了《巴黎協定》;2016年4月22日,171國領導人在聯合國總部共同簽署氣候變化問題《巴黎協定》。2016年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成為23個完成了批準協定的締約方。這些表明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進程,努力為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降低氣候風險、保護全球氣候做出貢獻。
(二)加強相關立法
國家應當專門針對氣候變化立法,積極應對氣候變暖問題,防止環境污染,推動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立法體系內的各種法律制度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共同服務于應對氣候變暖的社會問題。
(三)挖掘可再生能源
相比傳統的化石能源,風能、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好處,如勿須擔心資源枯竭問題、不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物等,所以要加強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應用。
(四)推動能源改革,提高能源效率
要重視能源效益標準的重要性,提高標準的約束力。政府應推動能源效益技術的革新和改善,如制定房屋、辦公室、汽車和電器等的最低能效標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進行沙漠綠化,改進生態環境
樹林可以阻止沙漠擴張,還能吸收二氧化碳。要積極實行退耕還林、進行生態造林,改善生態環境,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同時,企業和個人應強化責任意識,自覺履行義務,減少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影響 。
參考文獻:
[1]馬亞蘭.金塔綠洲農業生態系統資源環境效應的能值動態評價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
[2]衛冬麗.中國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
[3]杜芳.2015年中國創下全球最暖年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升高[EB/0L].(2016-01-23)[2016-11-27].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601/23/t20160123_8501538.shtml.
作者簡介:
趙劍橋,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