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萍++吳智++毛永剛
摘 要:平面立體的構形,是《機械制圖》學習的難點,對于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讀者而言,學習十分困難。作者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貼盒法的構形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重點介紹構形存在的問題、貼盒法的概念、使用方法、應用場合及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貼盒法的概念;平面立體貼盒法構形
平面立體的構形,是《機械制圖》學習的難點,對于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讀者而言,學習十分困難。選擇正確的視圖是組合體典型題型,這類題綜合考察學生讀圖能力。其特點是已知兩視圖,在備選答案中選擇正確的視圖。要選擇視圖,必須想象出物體的結構形狀。當已知的兩視圖相同時,很多讀者不知如何作答。作者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貼盒法的構形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構形存在的問題
根據已知視圖,想象物體結構的過程,就是構形的過程。這是學習的難點,很多讀者對構形感到困難。主要存在的問題是:
1.1對物體視圖的形成過程不清楚,當已知視圖相同時,不清楚視圖名稱,投影如何形成。
1.2不會繪制立體模型,應加強手工繪制立體圖的能力。
1.3不會正確分析立體類型、結構。
2.貼盒法的概念
貼盒法是一種構圖方法,根據物體投影形成的特點,將已知視圖貼在“盒子”上,并根據視圖上相鄰線框不共面的特點,進行構形的的構圖方法。這個“盒子”是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它的每個面可理解形成投影的投影面,也可理解為物體在切割前的形狀。
采用貼盒法構圖的優點在于:
2.1根據物體投影形成的過程進行構圖,將二維圖形轉化成三維物體,易于學生理解。
2.2該方法簡單,易學易用。
2.3該方法特別適合一題多解的情況,激發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
3.貼盒法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以圖1 為例,說明貼盒法的方法和步驟。
3.1圖形分析
從圖1 可知,主、俯兩視圖已知,要求選擇正確的左視圖。主、俯兩視圖完全相同,而左視圖外形相似。不便于用線面分析法選出正確答案。
3.2立體分析
要選出正確的答案,必須想象出物體的形狀。從三個視圖的外輪廓可以判斷,物體屬于平面立體(物體表面都是平面構成的),且是切割類組合體,該物體切割前是長方體,經切割得到的。采用貼盒法可快速想象出物體形狀。
3.3構圖方法和步驟
貼盒法的基本步驟是“畫、貼、構、驗、選”,具體步驟如下:
3.3.1“畫”,先畫“盒子”(長方體或正方體),見圖2所示。盒子即物體切割前的形狀,并確定主視圖方向。
3.3.2“貼”,將已知兩視圖貼在“盒子”相應的表面上,注意視圖所在的位置和方向,如圖3所示。
3.3.3“構”,構形的依據,當同一視圖由幾個相鄰線框組成時,這幾個線框代表物體上的面或孔,這些相鄰的面不共面。物體構形的基本方法有兩個,一是增加棱線,另一個移動點。這兩個方法一般分開使用,也可聯合使用,從而構思出不同形狀的物體。對于本例子,首先通過增加棱線的方法,對物體進行構形。為達到不共面的目的,可通過增加棱線的方法將中間部分切去,如圖4所示。
在此基礎上,移動物體上的N、M點分別得到另外兩個形體,如圖5所示。
3.3.4“驗”,對物體進行投影,判斷物體是否符合已知視圖的投影要求,若符合,則構形正確,反之,則構形錯誤。
3.3.5“選”,對物體按從左向右進行投影,得到的左視圖與備選答案進行比較,從而選擇正確答案,本例有兩個答案,B、C都符合要求。
4應用場合及注意的問題
貼盒法的盒子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故此方法只適合平面立體切割的情況。使用貼盒法要注意五個方面:
4.1注意應用場合,不能亂用。
4.2在畫盒子時,盒子采用正等測進行繪制,以方便貼圖,同時要確定主視圖投影方向。
4.3在貼圖時,由于已知視圖相同,要注意方向和位置,不能把圖貼錯位置,這是構圖的前提。當已知視圖缺角,表示物體被切割,此時,可采用先切后貼的方法。
4.4在構圖時,要靈活運用增加棱線或移動點坐標點的方法進行構圖。構圖的原則必須滿足已知視圖的要求。要根據同一面上,相鄰線框所代表的面不共面,將物體上多余部分切去。
4.5在驗圖時,必須認真對物體進行投影,判斷所構物體是否符合已知視圖的投影要求,然后根據物體選擇所需的答案。
在選擇第三視圖時,一般來說,答案是唯一的(物體形狀是確定的),但也有不唯一的情況(即物體不確定)。在圖1 中,當選B答案時,可得到兩個不同的物體。因此選擇答案時,必須認真分析。
5結論
在《機械制圖》組合體的教學中,通過反復訓練,貼盒法可快速、準確地進行構形,對于提高讀者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同時提高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具有較大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機械制圖》田綠竹王新主編,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7.8.
[2]《機械制圖》石光源等主編;清華大學工程圖學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教研室編.--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1998年重印).
[3]《現代工程制圖》 趙大興 陸載涵主編,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