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嘉亮
摘 要:10kV配網線路由于長期處于露天運行,又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結線方式復雜多變等特點,給日常的維運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文主要介紹運用監控平臺作為強有力的后臺,來開展配網維運工作。
關鍵詞:10kV;配網線路;監控平臺
0 引言
湖州,長三角地區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從太湖之濱到老虎潭水庫,夾天目山脈東麓、東苕溪西岸間七百平方公里。湖州供電公司配電工區城西班正管轄著這塊區域的10kV配電線路設備,該區域涵蓋工區所有典型地域及供電特點:有漁塘、有山區;有農網、有城網;重要用戶有十家,占工區總量45%;主要承擔轄區10kV設備維運、工程管理、系統維護工作。如何快速有效的管理配網工作,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配網班組工作的大致現狀
1.目前城西班日常主要工作:
1.1工程管理:在整個工程管理流程中,班組主要從事現場許可、全過程監理、驗收工作等環節,處于參與位置。
1.2系統維護:在系統維護流程中,班組主要從事數據現場采集,輸入,聽指令操作等環節,處于從屬位置。
1.3設備維護:在設備維運工作從事設備巡視、維修、故障搶修及后續處理,參與全部流程,處于主控位置,是我們的主營業務。
工程管理、數據維護班組基本處于從屬位置,“改變自己不易,改變人家更難”,設備維運工作是我班主營業務,也是班組可控程度較高的業務,也是應該做好、提升的業務。
年輕員工多、經驗相對較少,原班組間相互工作參與少,同時窗口單位職責的淡出,用戶溝通機會少,而維運工作處于整個配電工作的頂層;圍繞配電工作的輔助系統確很多,有調度的OPEN3000、調度日志,有營銷的智能公用配變監測系統、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有生產的配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搶修平臺二期等。
2 運用監控平臺開展維運工作想法的萌生
從以上的分析和調查看出,我們總結歸納從以下方面想去改變。
2.1增加人員攤薄人均設備管理數量進行網格式管理,但是人力資源非吾輩掌控
2.2加強培訓鍛煉,盡快熟悉設備,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2.3利用監控平臺指導維運工作,這是當下切實可行的
3運用監控平臺方案實施
A、系統可用數據情況:
1、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每小時4個信息采集點(0-15-30-45)分別采集配變關口電壓、電流、功率等技術參數;(涵蓋專用變、公用變、0.4kV用戶)
2、智能公用配變監測系統:為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子系統,(公用變)并部分功能外延;
3、營銷系統:查閱用戶產權分界點;
4、OPEN3000:10kV線路數據變化;
5、調度日志:主要查閱故障發生時間;
6、配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查閱電流超500A, 后臺數據。
7、搶修平臺二期:搶修態勢分析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數據,將停電區域在地形圖上顯示,同區域存在時間差停電,有重疊區域顯示。
B、流程梳理:
1、摸索階段:對現場已發生的故障、事件。平臺數據的查找、校核。取得初步規律。
2、培訓階段:開展數據運用培訓
3、運用階段:
先期梳理:
接到調度、用戶信息,電器損壞等信息,在平臺上進行數據查找。
調度停電信息:
理清總線停電之前,該總線部分用戶是否先期停電、線路末端是否存在缺相情況;
故障指示儀后臺(正常情況不符合邏輯關系、單相接地數據不顯示)是否有記錄,記錄時間與調度日志是否吻合
用戶停電信息:
用戶反映一臺配變停電,查閱該用戶的電能參數(特別安裝失壓保護裝置用戶)及周邊配變電能情況;
查閱合同信息停電設備是否是用戶設備;(如電桿在路中等、電纜外露)
查閱公用變關口表計數據:(低壓由于高壓缺相造成設備損壞,有2/3概率一體化保護器斷開)
分析處理:
根據平臺數據分析,進行精準的故障判斷和產權分割等。
4 應用舉例:
4.1利用搶修平臺二區快速定位故障點:當發生故障時,配變失電,平臺會出現停電陰影區域,通過對陰影區域下的線路設備判斷故障點。
主要故障類型:一:支線跌落爆熔,二:單相接地
原理:根據數據采集點,每15分鐘采集一次,當停電時,采集不到,就會在系統上反映陰影區域。陰影區域下的設備,就是停電設備,通過停電設備,判斷故障點。
原理:當故障點沒有立刻引起全線故障時(比如支線電纜燒斷故障),會先引起部分配變停電,然后出現大面積停電。中間有時差,采集面會不同,這樣就會引起陰影重合。區域小的陰影就是先停電的設備范圍,從而判斷故障點。
4.2利用配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快速定位故障點:當線路導線的通道電流大于500A時,故障顯示儀會發出故障信號。并且在平臺記錄,符合邏輯關系的短路信號,經平臺處理后,短信預報。 單相接地及不合邏輯關系的信號,后臺保存。
主要故障類型:線路跳閘和單相接地
系統顯示高嶺267線末端發生單相接地,著重巡視線路末端。試拉開關,判斷故障點位置。發現末端支線跌落斷搭頭線引起單相接地,大大縮短故障搶修時間。
4.3利用智能公用配變監測系統判斷配變是否停電,停電時間,解決社會輿論問題和故障定位。
運用:東林保某村楊家灣一村民向供電營業所反映,說自己的增氧泵在8月6日凌晨5點至6點間因為高壓中相爆熔燒壞并造成大量死魚。但是系統中可以看出總保跳閘未送出,A,B,C相電流全為0,用戶側沒電。據理力爭,最終班組與該事件做切割。
5 取得成效
通過監控平臺應用近半年來,解決了不少問題,東林魚塘變缺相電器損壞死魚2次,用戶失壓保護動作及用戶設備9次,總線故障有效數據利用率為整個停電故障的50%,東林設備損壞、死魚事件如被誆成功,不少于20萬,從避免無謂工作、提高有效工時的角度,從經濟上講隨著時間推移意義深遠。
外界影響:通過幾次數據應用和用戶交涉,對用電知識、依法用電作了一個宣傳,同時讓社會感知電力技術的進步
班組影響:班組由生產型班組向管理型班組轉型的第1步,將系統自動化帶入班組日常工作
6 結語
運用監控平臺可以很好地為我們日常的維運工作服務,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熊卿府,[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專用教材-配電線路檢修].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馬志廣,[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訓專用教材-配電線路運行].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