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會霞
【摘要】在中職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中,衡量教學成敗的一個標準,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多少知識,能力、素質得到了何種程度的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啟發學生多動腦筋,感知學習對象,進而領會和理解學習對象,將成為需要我們積極思考,并努力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思想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的工作方式和教師規定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在選擇和運用時,應特別側重啟發性原則,注重啟發式教學思想.
教學方法上的啟發性原則是指,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活動作用,善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思維活動,主動地獲得知識,從而,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良好的自學能力和習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
下面,筆者結合具體的例子,從幾個方面對啟發式教學思想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一、設置問題,層層推進,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步步設疑、層層啟發,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中職數學教材中“角的概念的推廣”這部分內容教學過程中,在處理“與角α終邊相同的角”時,筆者沒有從三個角(30°,390°,和-330°)終邊相同的結論出發,讓學生尋找三者度數之間的關系,而是設置問題,層層推進,以激發學生求知欲:
問題1:30°角的終邊在第幾象限?與角終邊相同的角有多少個?由于問題簡單,學生熱情高漲,踴躍參與.
問題2:大家能舉例說明嗎?“390°”,“750°”,……
問題3:哪位同學能說一下,“390°”角為什么與“30°”角終邊相同呢?“轉一圈”,有的學生躍躍欲試.
雖然表述不是很準確,但說明學生已經能夠從運動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30°角的終邊開始,逆時針旋轉過程中,角的度數會增大還是減小?”“旋轉一周,度數增大多少?”
“從30°角的終邊開始,逆時針旋轉一周,兩周,三周……所得角的度數分別是什么?”
歸納小結:逆時針旋轉一周所得角的度數為30°+1×360°;逆時針旋轉兩周,所得角的度數為30°+2×360°;逆時針旋轉三周,所得角的度數為30°+3×360°,……
問題4:“除此之外,還有沒有與30°終邊相同的角?”鼓勵學生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全面地對問題加以分析.
問題5:大家能用一個式子表示與30°角終邊相同的所有角嗎?
這一問題是對學生歸納概括能力的考察.
最后,教師就一般情形給出結論:一般地,與角α終邊相同的角可以表示為
β=α+k·360°,k∈Z.(1)
以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采用了問題——啟發式教學思想.
問題——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提出問題——啟發誘導——評價總結”的方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
二、數形結合,化抽象為具體,啟發學生利用幾何圖形解決抽象的數學問題
在“一元二次不等式”這一章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不等式的求解步驟不甚理解.
筆者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分別找出y=0,y>0,及y<0對應的函數圖像.以a>0,Δ>0的情形為例,引導學生觀察:
1.y=0,y>0,y<0時,對應的函數圖像分別是什么?
2.各部分圖像上點的橫坐標x,取值有何特點?
借助于圖像,學生能較好地將抽象的不等式與具體的圖形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具體,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步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另外,在學習“函數概念”時,筆者從現實生活出發進行舉例,以引出抽象概念:隨著年齡t的增長,我們的身高h會發生變化,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對應關系,這就是所謂的“函數”.
兩個變量之間的對應關系,用代數語言表示就是“函數表達式”,用幾何語言表示就是函數圖像:以(x,y)為坐標,在平面直角坐標中描點,再由點連線.函數的特征性質均可從圖像中反映出來.
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借助幾何圖形反映抽象的數量關系、數學概念,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形象化,有助于啟發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總結規律,形成口訣,啟發學生克服困難,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在中職數學教材中,“象限角的三角函數的符號及界限角的三角函數值”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從三角函數的定義出發,對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和正切函數在各象限內的符號進行總結,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形成兩套“口訣”,并將“口訣”融入平面坐標系.借助于平面直角坐標系,界限角的三角函數值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誘導公式”是本章的另一個重點內容,其難度也是相當大的.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困難,筆者將四組公式分別置于四個象限,并與“橫向口訣”相對應.
啟發式教學思想,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采取各種方法,創設能引導學生的思維進入積極狀態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啟發式教學思想,從教師方面看,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以便認識本質,發現規律,舉一反三;從學生方面看,就是不斷地進行知識重組,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筆者將進一步探索,努力將啟發式教學思想更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劉瑩.淺析討論式教學[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3(10):69-70.
[2]朱城.數學思維品質在教學中的培養[J].上海中學數學,2010(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