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 要:結合電網建設實際情況,近兩年來輸變電工程項目大幅增加,國家電網公司、省電力公司對輸變電工程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進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質量,公司以爭創國網公司流動紅旗及國網優質工程為契機,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質量意識、精品意識,按照國家行業有關規程規范及設計要求嚴格施工,加強過程控制,按照國網公司標準工藝質量要求進行全過程管理,確保實現工程“零缺陷”移交、達標投產。
關鍵詞:變電站 土建 工程 施工 管理
中圖分類號:TM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b)-0100-02
1 變電站土建設計要點
1.1 變電站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選擇合適的地址。變電站的選址工作是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基礎工作,要根據我國土地的相關規定,最大限度地少占用耕地、農田用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但是同時我國又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排名靠后,因此變電站土建設計選址要選擇品質低劣的荒地或者未開發的區域,同時選址首先要選擇一個中心負荷位置,然后根據中心位置向周邊網絡逐級進行輻射。此外,根據城市的相關規劃進行選址工作,不能盲目的選址,否則加大了后續拉線施工。總而言之,變電站的選址首先要避免選擇耕地,盡可能選址未開發或者效益低下的荒地,做到節約土地資源;其次變電站的選址工作要綜合考慮運輸條件,周圍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不夠發達,后續工作也難以進行;再次變電站的選址工作要做到與城市、城鎮的整體規劃和周邊的環境相互協調。
1.2 變電站土建設計的初級階段
(1)平面設計方面。根據我國變電站設計的相關原則和規定,少占用耕地,確定變電站的總體設計面積,同時要將施工用地、道路運輸、與其他主干道的道路引接、施工安全距離、進線和出線的位置、建筑機械占用位置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作為設計方面的考慮重點。
(2)建筑橫向和縱向設計要點。現代建筑主要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變電站橫向和縱向建筑設計方面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合理設計混凝土的強度和厚度,合理采用框架還是其他的建筑結構,總體上提高變電站的工作強度,保證變電站在一定年限內不出現安全事故。
(3)變電站的地基處理注意要點。變電站的地基處理是前期設計的重要方面,地基處理要綜合考慮施工的難易程度和經濟效益,確定合理的地基處理方式,保證基礎位置的穩固,后期建站施工才能夠安全如期進行。
1.3 施工圖紙設計階段主要要點
變電站土建設計初步設計完成以后就是施工圖紙的設計,施工圖紙設計是后期施工的標準,一定要詳細具體完善,每一個細節方面對后期施工建設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提高施工圖紙設計的質量和效率,保證施工圖紙設計合理安全,是對每一個設計人員的基本要求。綜合起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認真審查和閱讀地形測量的相關數據,認真核實提供的相關資料和尺寸,保證施工圖紙設計的全面性、準確性。其次,各個設計部門要加強溝通和協調,防止出現數據不明細,溝通不暢帶來施工難度。最后,建立綜合的施工信息反饋制度,對后期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修正,方便及時合理的解決施工問題。
2 現狀分析
公司目前的變電站工程部分施工隊質量保證制度不健全,施工組織不合理、工序不正確,各工種之間協調配合不好,操作人員的能力和責任心不強,造成相互干擾,工程施工質量參差不齊,施工質量有待提高。實施變電站土建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將有助于公司進行規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固化工程施工工藝標準應用,全面提高公司變電站施工管理水平,確保國網優質工程通過率達到100%。
3 中心內容
該成果依據《電力建設房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規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輸變電工程安全通病及防治措施》、《輸變電優質工程評定辦法》等文件要求,針對變電站土建工程在混凝土樓板、墻體和粉刷層,以及樓地面、門窗、屋面防水制作,架構組立、設備基礎、防火墻、電纜溝及蓋板、站區道路、圍墻等方面的質量通病,進一步規范開展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實質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提高質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并推廣使用。
4 實施步驟
公司成立變電站質量通病防治領導小組,由公司經理全面領導,公司工程管理部及相關施工隊共同負責,明確工作職責,進一步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規范質量通病管理工作。通過企業自身的運作,“全員、全面、全過程”,通過自檢、互檢、交接檢、質檢員驗收來控制質量;消除質量通病于萌芽狀態。
完善過程控制,建立質量問題庫,系統分析質量問題。工程開工前現場進行實地勘察,結合工程特點,編寫針對性的《變電站質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并嚴格履行編審批程序。
堅持樣板引導,推行“一次成優、自然成優”,建立工藝質量標準化。全面推行工藝樣板引路,做到“一策劃、三制定”,即策劃本專業擬突出的亮點工藝、制定操作工藝、驗收標準及技術措施,確保策劃亮點的實現。從源頭上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返工、減少損失,從而達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使用功能的目的。
根據以往施工經驗,及時總結,針對變電站道路、滴水線、防水、接地、風機安裝等方面編制一系列施工標準及辦法,全面翔實制定施工準備、施工方案、質量標準及注意事項等,確保施工質量。
開展質量通病專項治理,推進“質量攻關”,建立質量通病防治標準化。在變電站工程現場召開現場交流會,現場觀摩、交流工藝、技術方面的創新,確保工程質量的改進和提升,為工程創優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標準工藝的培訓學習應用,確保實現標準工藝應用率達到95%以上。公司結合國網公司標準工藝專門制作了標準工藝培訓課件,組織施工隊管理人員及一線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學習,進一步提高質量通病防治意識,了解工程質量目標,掌握工作要點,做到熟知本崗位的質量工作要求。
根據工程實際,合理安排不同工序間施工先后順序,防止后道工序損壞或污染前道工序。在施工過程中,對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檢驗分批、分項、分部工程及安裝的設備、五金件等成品、半成品采取護、包、蓋、封等具體保護措施。采用角鋼框保護基礎棱邊,并涂刷警示漆,提示員工安全施工。
通過質量回訪,實施持續改進,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工程交付后半年內,由公司主管生產副經理主持,工程管理部負責定期回訪,土建工程,每半年進行一次回訪;屋面防水及設備安裝工程進行季節性回訪。對業主提出的意見或質量問題由施工隊按照合同中規定的保修條款進行調查分析,明確責任,及時整修。業主投訴的重大保修問題由施工隊報公司工程管理部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妥善處理。
5 取得成果
5.1 工藝水平不斷提高
(1)質量通病的防治,普遍提高了全員的質量意識,公司范圍內形成了主動學習工藝、應用工藝、提升工藝的良好氛圍。(2)通過通病防治措施的落實,各級各部門質量管理制度趨于健全,中間工序檢查驗收手續更加完善,質量管理過程控制更加細化。(3)提升了關鍵點施工工藝的水平,特別是對容易產生裂縫、滲漏等重要、特殊部位的處理,完成了操作粗放型向程序規范化的良好轉變。
5.2 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1)施工質量的有效管理和提高減少了分部和分項工程的不合格率,因停工、返工、整改造成的材料、人工損失大大降低;(2)工程交付時間大為縮短,工程跟蹤返修率大幅下降,人工、材料、機械成本大幅下降;(3)工程建筑質量通病減少,保修期內維修成本大幅下降。
5.3 質量通病防治常態化管理
(1)運用國網基建管控系統,建立個人工作平臺,實現工程進度、檢查等信息智能提醒;(2)加強基建項目監督檢查力度,實現標準業務流程閉環管理。
5.4 工程建設質量水平持續提升
(1)充分總結施工經驗,編制完成了《變電站土建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為以后標準化施工打下了扎實的基礎。(2)變電站工程施工質量大幅度提高,110 kV府前、地方、澇坡、茶山、興業、同沂變電站工程等7項工程評為“國網公司2013年度優質工程”。
參考文獻
[1] 王建中.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監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3 (1):255-256.
[2] 甘世敏.淺析變電站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