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貞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事業的發展,信息傳媒的快速更新,國家提出要對教育事業進行新課程改革。為了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傳統固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然失去優勢。面對90后的高中生,音樂教學需要發展個性打造多元,如何使高中音樂教學既照顧到學生的個性需求,又能確保教學質量,這是高中音樂教師團體共同面對的棘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從教學實際出發,進一步探究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路徑,該文就當今高中音樂教育的現狀和高中音樂教學改革創新的新路徑進行探討,致力于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音樂教學交流,打造更好的高中音樂課程,為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音樂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b)-0155-02
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為核心理念,平等對待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讓每一個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在應試教育的階段下,高中音樂教學面對著眾多的挑戰乃至于壓迫。就本身而言,高中音樂教學模式固化,缺乏生機活力;就外界來說,高考的壓力以及眾多科目的設置使學生難以有精力來學習和創新音樂。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就必然影響音樂教學的改革創新。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創新必須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充分地以學生為中心,滿足高中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創新、不斷探索,為培養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綜合人才。另一方面,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創新追求自由和諧的溝通交流氛圍,關注和回應學生的質疑與建議。
1 當今高中音樂教學的現狀
1.1 高中音樂教學對學生缺少吸引力
高中學生普遍喪失學習音樂和音樂課程的興趣,追究其中原因:首先是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認為“學習音樂沒有用”和“學習音樂浪費時間”“音樂沒有語數外重要”,逼迫學生放棄學習音樂;其次是學生方面,在高考和家長的巨大壓力下不得不放棄對音樂的學習,然而對那些熱愛音樂和具有音樂發展潛力的學生來說是一種被迫的放棄夢想和機會。也有一些藝考生,僅僅只是為了報考好學校而學習音樂,但其實并不是真正熱愛音樂,其中夾雜著功利目的。然后,當代高中生的音樂學習是一種被動的狀態,由于學生被過多的學科消耗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對音樂的學習缺少預習和復習的過程,高中生處于學習被動狀態無法改變。
1.2 音樂教學內容偏離既定的教學目標,與學生難以產生共鳴
在音樂教材的設置上,許多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高中音樂教育課本的教學內容偏向于器樂、聲樂等內容。同時,音樂教材內容存在隨意改動的弊端,將原來的教學內容改為樂理、視唱、器樂等內容,完全偏離高中音樂教學宗旨,對高中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境界的提高產生不利影響。由于90后高中生與音樂老師存在年齡差距,在思想觀念和興趣都存在較大差異,高中音樂教材內容所包含的古今中外世界各國的經典名曲具有很大的欣賞價值,但是以高中生現有的音樂素養還不能體會其中精髓,缺少對名曲時代背景和內容表達的實際體會,還有現在音樂流行趨勢的影響,學生對音樂的認同與老師產生分歧,使老師與學生難以達成共鳴。
1.3 高中音樂教師數量空缺、素質以及教學方法落后
由于存在藝術類學習費用高、關于音樂的就業難,發展前景較差的問題,我國的音樂教師數量較少;有些音樂教師仍然以傳授知識為主,其教學理念較為落后;在高中音樂教學方法方面,依然使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造成老師只講課,學生不參與,只關注結果,輕視過程和學生興趣與需求的情況。在死板固化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和教條的教學方法下,學生沒有參與和創新的機會。
2 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途徑
2.1 調動高中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調動學生的音樂積極性是高中音樂教學創新的前提。音樂老師可以在上課前營造豐富的音樂氛圍,使學生進入音樂狀態。在開課前根據該節課內容進行適當的課前曲,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用吸引學生興趣的方法例如范唱和范奏形成老師與學生之間共同討論點,產生共鳴。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工具,營造現場氛圍,使音樂課堂變得形象生動,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聯想,讓學生參與創新活動,感受學習和創新音樂的愉悅。
2.2 營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音樂老師在課堂教授知識的過程中,盡可能營造學生感到自由舒適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活躍音樂細胞,讓學生自由發揮創新能力,真正讓學生發揮音樂學習的主體。順應新課程改革形勢,音樂老師要依照教材內容來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的現實條件和思想觀念,可以通過各種音樂學習活動動員全體學生,例如:小組討論、大合唱、朗誦,音樂劇表演。老師需要勤于思考組織創新,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活動來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會積累更多的音樂經驗,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和素養。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將現實生活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比如對生活中的廣告音樂多賦予關注和分析。
2.3 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培養學生的音樂自學能力
音樂老師要抓住課堂的每分每秒,對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進行培養。同時還要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新知識,挑戰一些具有趣味和挑戰的音樂問題。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問題進行相關資料的搜索并自己解決問題,這樣做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新視野范圍,又可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關音樂的背景、與其他事物的聯系、與相關學習結合的方面給予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既增進了對音樂的了解,又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培養自學能力。
3 結語
新課程改革對中國教育事業具有針砭時弊的作用,同時也是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標準,對高中英語教師和教學方法提出更高要求。面對高中音樂教學對學生缺少吸引力、音樂教學內容偏離既定的教學目標,與學生難以產生共鳴、高中音樂教師數量空缺、素質以及教學方法落后的現狀,教師要積極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尋找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路徑:調動高中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營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培養學生的音樂自學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艷.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教學創新與實踐探析[J].速讀(下旬),2014(7).
[2] 阮享梅.淺析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J].新課程·中旬,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