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2002年初,針對賓縣作為傳統農業縣“如何走出困境”、“快速發展的出路在哪里”等戰略難題,賓縣縣委、縣政府在全縣上下深入開展了“大調研、大考察、大討論”活動,確定“工業強縣”的發展戰略,突出了工業的主導地位,在搭建平臺、辟建園區、打造產業、集群發展,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上達成了共識。并于2002年9月11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辟建了省級賓西經濟開發區。2010年6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賓西開發區正式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一、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打造最佳投資園區
賓西開發區地處黑龍江省中南部,毗鄰哈爾濱市道外區和阿城區,規劃面積23.56平方公里,已被列入“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區和“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是哈爾濱市建設哈東現代物流產業帶建設的關鍵節點。2012年,賓西開發區被確定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被中國包裝聯合會確認為東北地區最大、黑龍江省唯一的現代包裝產業生產基地,連續七年被授予對俄貿易出口先進單位、黑龍江省先進開發區稱號。在2013年第十屆全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賓西開發區被評為“美麗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園區”。
賓西開發區圍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商貿服務新區和生態宜居旅游區”的總體定位,按照省委建設“八大經濟區”和“十大產業”的總體部署,大力實施“工業強縣、項目立區”戰略,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牽動引擎,賓西開發區已形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現代包裝產業基地、對俄貿易出口加工基地、光電產業構成的“三個基地,一個產業”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賓西開發區累計引進投資超千萬元項目143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80個,所有引進項目合同總投資245億元,全部項目達產,預計年可實現產值473億元,稅收29億元。
賓西開發區已成為賓縣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載體、重點產業的集聚區、改革創新的先行區,更是財政增收的重要增長點。2015年,賓西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98億元,工業總產值308.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97.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7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2億元,實現工業稅金3.5億元,進出口總額3466萬美元。賓西開發區以不到全縣0.5%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縣22%的地區生產總值、82%的規上工業總產值、58.8%的工業固定資產投入、91%的工業稅收、95%的工業總產值、99%的進出口總額。在賓西開發區的強勢拉動下,全縣經濟總量、綜合實力的大幅躍升,在全省64個縣(市)的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居第7位。
二、適應新形勢,形成區域發展優勢
──明顯的區位優勢。賓西開發區地處黑龍江省中南部,毗鄰哈爾濱市主城區,位于哈爾濱半小時經濟輻射圈內,同三高速公路和哈同高等級公路橫貫全境,距離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不足1小時車程;區內的賓成地方貨運鐵路已全線通車,哈佳鐵路也將在區內設立客運和貨運站點;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實現了江海聯運的有效承接,賓西開發區已具備較強的水、路、空現代化主體交通運輸網絡。賓西開發區已經成為哈東地區第一門戶和重要交通樞紐,在哈爾濱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這里被列為四個衛星城之一,成為推進“龍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
──豐富的資源優勢。賓西開發區東臨國家4A級風景區二龍山、中共北滿分局舊址、英杰本山傳媒影視拍攝基地、香爐山等景區,南接國家森林公園長壽山,北依“百里生態長廊、萬頃松江濕地”,是開展商貿經營、旅游開發的絕佳區域。同時,賓西開發區所在的賓縣是全國肉牛生產第一縣、全國糧食百強縣、國家高油大豆示范縣、全國烤煙生產基地縣和黑龍江省地產果生產基地縣,依托豐富的農牧資源,賓西開發區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的潛力巨大。
──齊備的政策優勢。賓西開發區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哈大齊工業走廊和哈爾濱市支持“哈東新城”發展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此外,基礎設施和標準廠房建設享受中央財政貼息貸款政策,同時享受省、市政府給予的出口補貼。針對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牽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園區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將通過審核給予定制化的優惠政策。
──優良的環境優勢。賓西開發區秉承堅持“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的理念。構建了領導包保、部門跟蹤、日常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并提出了“項目建設全面準確了解、存在問題第一時間掌握、遇到困難最快速度解決、審批程序全程包保辦理”的四條服務金標準,形成了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服務環境。
三、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招商引資,為企業服務
經歷了十四年的發展壯大,賓西開發區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為企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把招商引資、上大項目作為第一要務
明確招商重點和方向,緊緊圍繞“三個基地”和“一個光電產業”等鏈接項目,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完善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通過整合招商隊伍、盤活閑置資產、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資效率,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充分利用各種展會、新聞媒體、網絡資源,廣泛宣傳賓西開發區和賓縣的區位優勢、投資環境和優勢產業。采取高壓緊逼措施,將招商引資任務下達到管委會領導班子和各部門,形成了招商引資項目信息定期匯總、通報的工作機制。制定了適合自身和實際的招商引資獎懲的實施辦法,多措并舉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全員招商的濃厚氛圍。
(二)把項目建設、完善要素作為重要保障
賓西開發區自辟建以來,始終堅持高定位思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采取政府投入、爭取上級政策資金和PPP運作方式等方式,啟動建設和完善了推進了貨運鐵路、道路、給水、排水、綠化、亮化、電力、通訊、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已經初步的實現“七通一平”,為企業的生產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在項目建設上,充分把握寶貴的春季開工期,細致整理當年的開復工項目信息,篩選出有開工條件的項目,并實行開復工項目包保推進機制,重點企業由管委會班子成員包保,其他企業由管委會各部門負責人包保。組織召開春季開復工項目推進會,與企業對接,了解項目開工存在的困難,并迅速委派專人幫助企業推進開工前的各項手續的辦理工作,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
(三)把優化環境、營造優勢作為強力支撐
賓西開發區自成立以來,就確定了“服務就是環境,服務就是首務、服務就是形象”的服務宗旨,十多年來,一直在服務理念上求變,在服務機制上求新,在服務內容上求實,在服務層次上求深。牢固樹立“服務企業是天職、服務不好是失職、勒拿卡要是瀆職”和“服務企業就是服務自己,為難企業就是為難自己”的理念,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推行“保姆式”服務,著力打造讓企業真正滿意的經濟發展“軟環境”。在服務機制上制定出臺了《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項目服務工作實施意見》,完善了《賓西開發區入區企業服務聯絡員制度》,管委會每名干部須定期走訪企業,并將包保企業有關情況反饋到企業服務局統計整理,定期召開為企服務督辦會議,及時督辦為企業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