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嘯++谷婷婷
摘 要:伴隨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橋梁高墩施工在公路建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橋梁建設實踐中,橋墩高度越來越高,致使高墩施工難度也越來越大。翻模技術作為路橋工程建設的重要施工技術,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整體質量。在路橋施工中,必須嚴格遵循相應地施工工序,提高其施工技術水平,才能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才能實現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路橋工程;高墩;翻模技術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翻模技術在橋梁高墩施工中得到了大量地應用。作為高墩施工的重要技術,翻模技術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路橋施工中,往往選用翻模技術進行高墩施工作業,只有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要求,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方式技術,才能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質量,這也是施工的重點內容。
在施工中應嚴格遵循相關施工要求進行高墩施工,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施工的精準度,才能有效提升施工的質量。
一、高墩翻模施工技術的應用
1、測量放樣
測量員根據橋梁三角網控制點在系梁頂放出墩身4個角點位置,確定墩身的外邊線;同時放出第一節墩身外邊線30cm的位置,此邊線是為了控制模板偏差及墩身垂直度。在高墩施工中,垂直度控制是至關重要的,每次在模板立好后澆筑混凝土之前要對墩身垂直度檢查,發現偏差時及時修正。高墩軸線和高程測量控制用全站儀測量,高墩軸線觀測和模板較正在早晨無陽光直接照射之前完成,避免墩身在日曬產生溫差變形后測量。
2、鋼筋的綁扎焊接
鋼筋加工前,要對鋼筋表面清理干凈、無油漬、漆皮、鱗銹等,認真復核鋼筋圖紙,綜合考慮翻升模板高度、施工難度、鋼筋接頭控制數量等,準確無誤后方可下料,下料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保證鋼筋骨架的結構尺寸。勁性骨架加工,在現場規劃一個角鋼骨架制作平臺,按照設計圖紙放大樣,然后進行施焊加工,勁性骨架加工好后用塔吊提升跟下節骨架對接。墩身主筋D22mm及以上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其他鋼筋采用搭接焊連接,鋼筋的連接方式不管是采用哪一種,都按規范要求進行抽檢,試驗室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頭總數不得超過鋼筋根數的50%,接頭間距至少錯開0.5~1.5m。鋼筋的搭接焊長度要滿足規范要求。
3、立模
(1)混凝土鑿毛。在墩身放樣后立模之前對墩身連接部位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鑿除表面浮漿及松散混凝土,并且清理干凈,在混凝土澆筑前灑水濕潤。
(2)模板清理。模板使用前,先對模板質量進行檢查,主要為模板的外形尺寸、面板有無偏斜、面板有無不平、孔眼位置是否對正、板面與板側撓度是否符合要求等。對模板表面、鱗銹進行打磨清理干凈,然后涂上脫模油,脫模油不宜太厚。
(3)立模。第一節段模板=調節塊模板+一套翻模施工模板,一套翻模施工模板由3節組成,每節高2m,共高6m。模板用塔吊移至設計位置,相鄰兩模板間接縫貼一層海綿雙面膠作為密封,防止漏漿,并用螺栓緊固,上、下節橫橋向相鄰模板密封海綿雙面膠采用加厚型,因為橋墩為縱向變截面(80∶1斜坡)。內外模板采用拉桿固定,內模板每節與外模板等高,內模板之間采用角鋼對撐穩固。拉桿需要穿PVC管,拉桿端頭用雙面膠塞緊,防止漏漿。模板拼裝時嚴格控制相鄰模板間縫隙、板面高低差、相鄰模板間上口高差。模板頂與墩身外30cm邊線吊垂線進行偏差糾正,同時用全站儀放出模板頂墩身4個角點位置,用手拉葫蘆及鋼絲繩調整到設計平面位置。為保證墩身位置的準確性,第一節段位置要嚴格控制。
4、混凝土澆筑
模板調好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運輸車運輸至施工現場,嚴格控制坍落度,采用塔吊提升料斗的方法入模。混凝土澆筑分30cm一層,布料要均勻,速度不宜過快,傾落高度超過2m時要通過串筒下落;采用50型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振搗時振動棒要快進慢出,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震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對每一振搗部位必須振搗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為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看護模板,當模板出現變形或螺栓松動時及時處理。
5、翻模
翻模施工至少需要2節模板,墩身每節段混凝土澆筑施工完畢并強度達到10MPa(18~24小時)以上時,方可進行翻模施工;為了適當加快施工進度,可采用3節模板,每次翻升2節模板。每次翻模時保留頂節模板不拆,作為翻升模板的固定節及承力部分,從最下節模板開始逐一拆除,采用塔吊提升模板,并放置在最上節模板的相應平面位置,將模板與相鄰模板連接形成整體。重復以上操作直至墩身施工完成。模板每次翻升時先找出單塊模板的中心吊點,塔吊鋼絲繩豎直盡可能靠近模板,避免拆模時模板傾斜晃動過大,造成危險,也防止模板與墩身碰撞造成模板變形及損壞墩身外露混凝土質量;在模板吊點位置用鋼絲繩連接在塔吊吊鉤上,用撬棍等工具松動模板。在模板翻升固定后及時懸掛安全網,從操作平臺至墩身四周都掛上安全網。
由于高墩施工立模在高空進行,模板的拼接、校立比較困難。在每節模板就位后及時對拼縫進行處理,垂直度調整,節節控制,每循環模板翻升調正后用全站儀校核墩身4個角點。翻模施工每循環節縫外觀影響整個墩身外觀質量,在澆筑下一節段混凝土時,上一節段澆筑的墩身混凝土已經硬化收縮,承力模板與混凝土之間產生了一定縫隙,會造成節縫錯臺及水泥漿下漏;在模板制作時每節模板上下拉桿位置靠近模板兩端(不大于30cm)、在澆筑混凝土前將承力模板拉桿緊固、澆筑第一層混凝土時適當減小坍落度等方法進行施工。
二、路橋高墩翻模施工的質量控制
1、編制質量保證體系,成立質量管理小組,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為副組長,施工負責人、技術員、質檢員等為組員的組織機構。質量保證體系中明確每個崗位的質量職責。
2、堅持技術交底制度,各分項工程開工前,由工程技術部橋梁工程師對現場施工員、技術員、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講清楚圖紙設計要求(包括結構尺寸)、技術標準、測量方法、各部位的功能作用、施工參數、操作要點及安全等注意事項。鋼筋班、模板班、混凝土班之間協調由現場施工員督促,各班班長之間自行協調,確保下道工序與上道工序之間銜接,對施工位置的預埋件、結構尺寸和質量要求做好文字記錄交接卡,防止出現質量及安全問題。
3、用全站儀放出墩身立模4個角點,模板立好后再測量模板頂面墩身4個角點,確保模板位置與墩身平面位置重合;測量時采用多測回及換人測量,比較分析選擇正確結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翻模施工工藝簡單,墩身線型和外觀質量容易控制,目前在高墩施工中采用較多。在采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項目條件下因地適宜的采用一些改進措施,從而達到優化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余天慶, 朱寧, 李娜, 邱英. 翻模技術在橋梁高墩施工中的應用[J]. 橋梁建設, 2009,(01).
[2] 史晉峰. 淺議擔式托架在蓋梁施工中的應用[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15,(20).
[3] 周才輝, 韋勇華. 錨桿加固在塔吊基礎處理中的應用[J].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16,(07).
[4] 王建新. 淺議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鋼筋砼的腐蝕與維護[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15,(20).
[5] 徐玥, 孔慶祥. 馬桑樹二號雙線大橋高墩翻模施工工藝[J]. 鐵道建筑,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