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輝
摘 要:地基基礎質量對整個建筑物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穩固地基基礎更是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的最有力保證。作為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樁基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土木工程的質量。為此,本文主要對土木工程樁基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土木工程;原則;技術;措施
一、樁基的概況
樁基是采用一定的連接方式,連接樁基與柱頂的承臺,在此基礎上構成的一種深基礎,現階段這種施工技術主要適用于高層建筑或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目前這種施工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建筑工程高層及超高層建筑施工當中。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這種施工技術可以極大改善建筑工程的強度,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增強建筑物的承載力及減少地層沉降量,這項技術比淺基礎技術在地基加固方面效果更加突出。
二、土木工程樁基施工準備
1、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
在土木工程樁基礎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組織專業人員,對土木工程施工現場以及四周環境等進行勘察,盡最大的可能獲取細致、正確、可靠的和土木工程各項施工工程相干的資料,為土木工程施工、樁基礎施工等提供參考依據。對土木工程施工現場的勘察,勘察內容包括:土木工程施工場地四周所有的建筑、這些建筑的結構、特征、位置等,還應包括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質、地貌、施工條件、施工場地的環境等,同時對城市建設中:在本次土木工程施工場所四周的管道、電纜、水管的各個參數進行勘察。
2、預備工作
土木工程成樁之前,對施工現場進行清潔,將所有的停滯物消滅,例如廢舊的殘留基礎、建筑物等,要保證施工現場的平整。土木工程施工有特別很是高的施工要求,其中樁基礎施工均為密集群樁,所以應保證施工場所的平整,為樁基礎的平整、垂直提供保證。土木工程的樁基礎分為兩種,這兩種樁基礎的施工技術不同,在施工中應根據選用的樁基礎類型,進行合理的施工,以及對施工條件進行有用的控制,保證施工進度和施工服從。
3、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施工前期,應對樁基礎的成樁方法、施工方法、施工的機械設備、施工順序等進行合理的編制,按照所選用的樁基特點,對工程施工進行合理的安排,其中包括設備的使用、勞動力數量、工程施工進度等。為了保證土木工程樁基礎施工的有用進行,在正式進行樁基礎施工之前,以此進行試樁,根據試樁的情況,對樁基礎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等進行確定。
4、放線
在土木工程樁基礎開始施工之前,對各個軸線進行檢查和確定,保證在施工場所布置的各個控制點,在工程施工中不受影響。完成土木工程樁基礎施工前的各項檢查工作之后,進行定樁施工,按照施工設計方案的樁位圖進行施工,使得樁基礎順利的就位,完成樁基礎施工之后,應對樁基礎進行復查校對,以防出現錯誤。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施工工序、施工設備的使用都必須嚴酷地按照標準進行,對樁基礎施工中的水準點等進行珍愛,以防樁基礎施工受到破壞。
三、土木工程樁基施工技術的應用
1、沖擊鉆成孔灌注樁
沖擊鉆成孔灌注樁的施工條件適應性非常強。無論是填土層、粘土層、粉土層、淤泥層、砂土層和碎石土層等軟弱底層,還是在礫卵石層、巖溶發育層和裂隙發育的脆性基礎,同時能夠適用于底層施工。沖擊鉆成孔灌注樁其樁孔直徑一般在600-1500mm之間,最大可達到2500mm,鉆孔深度則可超過100m。
沖擊成孔施工法是采用沖擊式鉆機帶動一定能量的沖擊鉆頭,在一定的高度內使鉆頭提升,然后突放使鉆頭自由下落,利于沖擊動能沖擠土層或破碎巖層形成樁孔,再用掏渣筒或其他方法將鉆渣巖屑排出。該方法具有以下優點:沖擊鉆成孔灌注樁在破碎有裂隙的堅硬巖土和大的卵礫石所消耗的功率小,破碎效果好,同時,沖擠作用形成的孔壁較為堅固;鉆進參數容易掌握,設備移動方便,機械故障少,并且其泥漿用量少,消耗小;在流砂層中亦能鉆進。其施工缺點主要表現在施工本身上,其大部分作業時間消耗在提放鉆頭和掏渣上,鉆進效率較低,并且容易出現樁孔不圓的情況,孔斜、卡鉆和掉鉆等事故經常發生。同時,由于沖擊能量的限制,孔深和孔徑均比反循環鉆成孔施工法小。
2、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
(1)砼的拌制必須要嚴格按照要求規定的配合比設計進行拌合,并采取現場拌制然后用水泥砼運輸車運輸。對于每根樁的砼試件都要做好灌注記錄。做好拌制工作后就要開始砼的灌注,在進行灌注前要對孔底的泥漿厚度進行檢測,要求沉淀厚度小于30cm。灌注最好采用30cm的導管,每根導管在使用前都要進行密封性試驗,試驗合格后再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測,認可后才可以批準使用導管。在開始進行灌注工作時,要將導管底部到孔底留有25-40cm的空間。為了防止泥漿和水沖入導管內部,可以在整個灌注時間范圍內,將導管的下口深入先前灌注的砼內至少2m,但不大于6m。第一批進行灌注的砼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初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導管底部間隙的需要。要經常對孔內砼面層的高程進行測量,及時調整導管下口與砼表面的相應位置。同時對其進行密切的監視,從而保證導管密封完好。當灌注的砼頂面高出圖紙規定或監理工程師確定的高度就可以停止澆注的施工,對于高出設計部分的應該在接樁前進行鑿除,確保截面以下的全部砼均達到強度標準。在將導管拔除前要對探測砼面進行仔細探測,控制沉淀層的厚度和頂樁高度及埋導管深度,否則就會出現央層斷樁,導管拔不了等事故。
(2)砼灌注時的要求,砼灌注時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第一,必須要在成孔質量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灌注,且在灌注前要對孔底的沉淀厚度進行再次的測定,如果超過規定必須進行二次清孔。第二,在進行第一次灌注入孔后要立刻對孔內砼面高度進行探測,從而計算出導管內的埋置深度,如果數據符合施工要求就可以進行正常的灌注。第三,在灌注工作開始后,灌注應該緊湊連續的進行,不可以中途停止,同時在灌注的過程中還要預防砼拌和物從漏斗頂溢出或從漏斗外掉入孔底,從而致使泥漿內含有水泥變稠凝結。第四,在灌注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觀察,尤其是對管內砼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的觀察。正確指揮導管的提升和拆除。第五,在灌注的過程中,管內的砼如果含有空氣,之后的砼就要慢慢的灌入,不能將整斗灌入漏斗和導管,這樣可以避免在導管內形成高壓,從而防止擠出管節間的密封圈使導管漏水。
3、挖孔樁
挖孔樁可以采用人工或機械挖掘開孔。人工挖土時,要挖深0.9m~1.0m時就澆灌或噴射的圈混凝土護壁,上下圈之間插筋連接。達到所需深度時,再進行擴孔。最后在護壁內安裝鋼筋籠和澆灌混凝土。挖孔樁的直徑不宜小于1m,深度為15m者,樁徑應在1.2m~1.4m以上,樁身長度宜限制在30m內。土木工程的建筑場地,如果淺層的土質不能滿足建筑物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而又不適宜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時,就要考慮下部堅實層或巖層作為特力層的深基礎方案了。深基礎主要有樁基礎、沉進和地下連續墻等幾種類型,但其中還是以歷史悠久、廣泛選用的樁基應用最為廣泛。
四、結束語
土木工程是人類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科學技術的日益發達,土木工程會越來越普遍,我們可以從現在的城市建設中深刻體會到這種現象。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也在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在建筑施工中我們應該摒棄那些落后的施工技術,大力提倡先進的施工工藝。另外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促進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改進,激勵廣大土木工程人員的創新熱情,鼓勵他們的創新意識。這樣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亮;劉洪濤;;建筑樁基工程施工技術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年02期.
[2]劉鼎輝;淺談樁基檢測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3]丁平社;淺談土木工程樁基施工技術的控制要求[J];山西建筑;2011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