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婭
摘要:當前我國對于政策跟蹤審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可以說還處在一個開始階段。在以下文章中我們對政策跟蹤的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分別是政策審計的概念和意義、特點一級采用的具體審計方法,并且通過論述將我國政策跟蹤存在的一些問題一一指出,最后提出了幾點方法和對策,以期能夠對我國政策跟蹤審計進行改進。
關鍵詞:政策;跟蹤;審計存在問題
雖然在突破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各級審計機關通過政策跟蹤審計實踐發揮了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維護財經法紀、保障政令暢通、促進改革和創新等。但是由于我國的政策跟蹤審計還處于嘗試和探索的階段,各方面都還未發展成熟,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就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直接的闡述,并且對問題的形成進行了探究,最后提出了一些具有實踐操作性的針對性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庫的梳理
政策跟蹤審計工作職責主要是根據行政規章來制定的,對相關的工作也是以行政文件來安排部署的。很顯然,中央政策措施和地方政府配套的落實細則就是政策跟蹤審計的主要依據。因此,對于審計實施的情況,各級審計機關都要求相關的審計人員在每月規定的日期進行報告,這樣才能使政策措施的實效性得到保證。但是在實踐當中,審計工作任務的下達和審計需要的政策依據往往不能同步,這是因為政策文件傳遞下發和流轉的簽批環節的技術問題造成的,這樣就使得基層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及時的了解當前審計項目最新的政策依據。這種行政公文流轉不及時的問題是由于技術層面的原因造成的。
(二)制度體系不健全
國務院賦予審計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政策跟蹤審計。對于政策跟蹤審計的內容,國務院和審計署發布的很多文件中都從工作部署的角度進行了明確,但是卻沒有進一步的規范和細化審計流程,也沒有將政策跟蹤審計當做政策執行的重要鏈條進行更好的統籌系統安排,沒有將審計監督納入國家的八大監督體系當中,沒有設計國家治理制度對其進行有力有序的介入,因此政策跟蹤審計在整個審計系統的閉環制度沒有形成更好的安排。
(三)人員知識結構和政策跟蹤審計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應該具有非常高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進行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的審計人員。但是當前我國審計機關特別是基層審計機關普遍缺乏具有社會學、法學、管理學、工程等專業背景的審計人員,機關相關的業務人員大部分都是財務會計專業人員,知識結構非常單一。因此就會出現設計人員知識面狹窄的問題。
二、政策跟蹤審計的方法
(一)政策審計制度化
對跟蹤審計的行為要進行更好的規范,并且要對各地跟蹤審計實踐經驗進行認真的總結,在這個基礎上,為了防止越俎代庖,避免審計風險的產生,應該盡快的研究制定一整套相對統一的跟蹤審計管理辦法。跟蹤審計的操作規程也要在跟蹤審計管理辦法中進行明確,具體就包括計劃、立項、實施等各個階段的規范化操作。其中跟蹤的方式、跟蹤審計通知書的發放、審計報告、歸檔、交換意見的形式等等方面都是應該在管理辦法中進行規范的。從我國當前的審計實踐來看,想要使政策審計制度更加符合我國的國情,審計署就應該將公共政策審計納入到國家審計發展規劃當中。
(二)加強理論研究
審計人員在進行政策審計工作時不能僅憑自己的職業經驗來判斷,因為這是一項研究性的工作,是需要正確理論的引導和規范的。我國在開展公共政策審計實踐時,對于西方政策審計已有的理論體系可以進行借鑒但又不能全盤照搬。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公共政策審計理論和方法的建設還沒有形成規范、系統的政策審計基本范式,還非常滯后。所以,當前我國審計理論研究方面繼續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共政策審計理論和方法體系,并且以此來對審計實踐工作進行指導。
(三)提高思想認識
政府為公眾提供服務和履行公共管理職能的時候,需要一個重要的工具就是公共政策。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選擇一些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公共政策來進行,將政策運行時可能出現的風險揭示出來,尋找并且指出政策執行中的一些漏洞,對政策制定時存在的一些缺陷進行分析,并且從制度、機制、體制幾個層面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促進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的實現和政策效果的落實,通過這個途徑使審計工作發揮出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免疫系統”功能。
(四)重點資金落實和使用情況的審計
對于和惠民生、促改革、調結構、穩增長、防風險等直接相關的財政資金是否到位以及是否進行及時的投入使用這方面要進行重點關注。第一,金融機構提供國家重大項目資金的保障情況,對信貸資金投向和結構的優化工作是否到位、一些棚戶區改造等重點支持的領域是否存在融資難、貴的問題,是否存在大量閑置重點建設項目信貸資金的問題。第二,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撥付、預算的下達是不是及時,結合財政存量資金審計情況,對財政部門撥付項目資金的進度是否加快進行檢查,以及是否對財政結余資金進行盤活等問題。
總之,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審計內涵和職能拓展的新形式以及國家治理的內在要求就是政策跟蹤審計。只有緊緊圍繞揭示“懶政庸政代怠政”、改善民生福祉、擴大有效供給、提高資金績效、促進政令暢通等工作,對審計方法進行更好的創新,才能使政策跟蹤審計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宋依佳.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若干問題探討[J].審計研究,2012(6).
[2]馬莉莉汪照全陳超.美國聯邦兒童醫療保險制度審計:分析與借鑒[J].審計研究,2011(1).
(作者單位:山東省滕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