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作


摘要:指出了住宅小區園林景觀工程一般由水電安裝、園建和綠化種植組成,其中綠化種植工程對藝術性的要求很高,其質量控制將對整個小區的環境造成直接影響。據此,結合實踐經驗,以工程實例探討了小區園林景觀工程綠化種植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住宅;園林景觀;綠化種植;后期養護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3-0110-02
1 工程概況
綠化種植是通過不同植物的搭配及與周圍建筑的協調來創造一種充滿意境和風韻的生態環境,且其在住宅小區園林景觀工程中主要起到養生、觀賞和休憩的作用。筆者以龍湖地產各地區相關工程實例為例,闡述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的質量控制。
2 綠化種植準備階段的質控
在綠化種植的準備階段,應落實好如下質控工作:①在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種植設計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即將植物的取材、運輸及小區的地域環境考慮其中,并從客觀實際出發,設計出一種適宜的住宅小區園林景觀;②在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與配置時,應通過發揮植物的形態與生態特征來實現一種隨季節和時段變化的景觀效果;③施工人員應具備一定的鑒賞、領悟能力及職業操守,以便準確領悟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及將其轉化成實物,即園林景觀綠化設計必須簡單且適用,在保證景觀綠化觀賞性價值的同時保護業主隱私,降低投入以及維護成本(典型效果如圖1所示);④為了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資源,現場施工與管理人員應在尊重原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對設計方案進行改善,且設計師應親臨現場指導關鍵環節的施工,以提高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效果。總之,做好綠化種植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整個工程得以順利推進的前提條件,因此應對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把控。
3 綠化種植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種植的施工流程為:整地與改良土壤→定點放線→開挖種植穴→苗木選擇→苗木種植,其中每一步的施工質量都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成敗,因此準確把控整個綠化種植施工過程的質控要點十分關鍵。
3.1 整地與改良土壤
整地的目的是清理障礙、鏟除雜草及將原地形塑造成景觀所需的地形,以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和透氣性,從而為恢復苗木根系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土壤改良一般通過深耕、施有機肥或利用客土等來實現,同時設排水設施等來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以便為植物的正常生長提供所需的土壤條件。為了保證土壤的改良效果,一般應注意如下要點:①全面分析土壤的結構、pH值、透水透氣性等理化性質;②根據植物的生長特征來確定土壤翻挖的深度及有機肥、客土等的用量。
3.2 定點放線
在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種植中,定點放線要求位置準確、標明種植穴與種植槽及按需進行方案調整。例如,在種植喬木時,應通過調整喬木的種植間距來避開路燈燈柱;在栽種行道樹時,應將道路兩旁的消防栓、地下管線等作為定點放線的控制因素,以免定點放線破壞公共設施。在實際施工中,一般可按苗木所承載的景觀效果來確定定點放線的方法,而較為常用的方法包括:一是規則式定點放線,其具有株距相等、軸線明顯的特征,適合用在規則式園林綠化種植或行道樹種植中;二是自然式定點放線,其具有行、株距不等的特征,適合用在自然植物群落的營造中。另外,在定點放線中,一旦遇到障礙物,應先與設計方溝通,再按要求及現場的客觀實際調整栽植位置。
3.3 開挖種植穴
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及改善其生長環境,應嚴控種植穴的深淺、大小及挖穴的質量,其中當土質較差時,應通過深挖來為施肥和客土提供足夠的空間。對此,應按圖紙的設計要求及現場的客觀實際開挖種植穴,并通過自檢來保證樹穴的開挖質量,從而為苗木的正常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3.4 苗木的選擇
在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種植中,苗木的選擇將對整個工程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關系到綠化種植的藝術效果。因此,在選擇苗木時,應首選當地的苗木,這有助于提高苗木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保證其成活率及實現正常生長。另外,還應根據苗木在園林景觀中所起的作用來選擇苗木,如孤植樹或主景樹選擇分枝完整、姿態優美、株型飽滿的景觀樹;行道樹選擇樹姿形態和樹體結構接近的同一類樹種;群落苗木一般應按所要營造的景觀效果來選擇同種樹苗,并注意苗木的合理搭配。值得注意的是,在種植前應確保苗木不存在失水、葉片萎蔫現象。
3.5 苗木種植
苗木是一種有生命的物質,因此在整個苗木種植過程,應堅持“隨挖、隨運、隨載”的原則,其中針對一些特殊的苗木,應落實好假植工作。一般來講,苗木種植的最佳天氣為陰且無風的天氣,而在晴天,則應將種植時間安排在上午11:00前及下午15:00后。為了保證整個苗木種植工作的順利推進,應注意如下要點。
(1)在大樹種植中,應先在種植前進行修剪,以平衡新栽苗木的水分代謝,從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及塑造其外形,注意在修剪時,應嚴控修剪的尺度,以免破壞樹冠的形態。
(2)在喬灌木球類苗木的種植中,應先用種植土和基肥將樹穴填到土球的底面高度,再將土球放在填土面上,并從樹穴邊沿向土球培土及進行分層振搗,且當培土與地面持平時,再有序開展后續處理:設圍堰→澆水→在水分完全滲透后平整土面,注意若泥土出現下沉現象,應在隨后的2 d內先補填,再澆水平整。
(3)成片灌木應按植株的高度、分蘗的數量及冠叢的大小來確定栽植距離,并按栽后成型不露地的原則來種植成片灌木,注意栽植的深度應以埋土與根基持平為準及為剛栽的小苗預留足夠的空間。
(4)草塊的鋪設一般采取密鋪的方式,注意在密鋪時,不能在銜接處留縫,并填上種植土,而在鋪設后,應通過滾壓和灌水來使種植土與草皮實現含接。
3.6 合理搭配
園林綠化的植物可分為喬木、灌木、花卉、地被、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應充分了解各種植物的特性再進行品種選擇與搭配。品種選擇要考慮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時序、常綠樹、落葉樹,喬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以構成多層次種植結構。為了避免小區綠化千篇一律,應推廣應用一些適合居住區特點的植物新品種,以創造出“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景觀效果,并起到提高住宅小區景觀品質的目的。典型效果如圖2所示。
3.7 與生活環境的銜接
在合理運用植物、園林小品、園路和鋪裝等前提下,特別要強調,在空間組織上要達到一步一景、景隨步移的效果。住宅區園林綠化設計要符合實用性。如對于老年人的活動區而言,綠化景觀設計中應當優先選擇高大喬木,以起到遮陰的效果,為老年人的晨練、交流、休憩創造環境;兒童活動區樹種樹型的選擇應當豐富多樣,優先選擇病蟲害少、生長健壯、無刺的植物進行合理搭配。
4 后期養護的質量控制
在園林綠化種植的后期養護階段,應按要求開展好如下工作,澆水、施肥、修剪、防蟲、除草等。苗木的澆水時間和次數應視天氣條件而定,其中在干旱的夏季,應盡量在早上或下午進行多次澆水。針對苗木的施肥,應做到如下幾點:①植物在萌發和休眠前,分別施肥一次;②植物在生長期間,視情況施肥2~4次;③選用緩釋肥,并交換使用化肥和有機肥,以防土壤發生板結現象;④針對花卉苗木,應在春季發芽和生長期間施氮肥、在分化期間施磷肥及在秋季施鉀肥和磷肥,注意應在施肥后馬上澆水,以保證苗木及時吸收肥力。為了提高苗木的景觀效果,應按要求落實好修剪工作,即:針對喬木,及時將2 m以下的氣生根和新芽抹去,并對掛落枝條進行修剪;綠籬和花灌木按1次/2月的標準進行定型修剪;當草的高度超過地面2 cm后,應及時進行修剪。對于除雜草與防治病蟲害。一般來講,應通過松土來連根拔除雜草,其中松土厚度為5~15 cm。針對病蟲害的防治,應經常檢查草坪和喬灌木的健康狀況,并及時通過噴藥來消除病蟲害。
5 結語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是組成城市園林的重要部分,其與城鎮人居環境的改善密切相關。因此,應從文中所述的幾個方面來控制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種植的質量,并做到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巧麗.住宅小區園林景觀工程中綠化種植的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7):230,233.
[2]陳莽收.論住宅小區園林景觀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之綠化種植[J].河南建材,2015(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