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 要: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一項十分細致、復雜的工作,關系到社會發展、人的發展。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體,應當學好教育科學,懂得教育規律,遵循教育規律,在實踐中提高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是一種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是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該文著重研究教育機智的意涵、發生情境、遵循原則和提高途徑等問題。
關鍵詞:教育機智 教育 情境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c)-0151-02
某校有個“教育機智”方面的典型案例,具體是:有一個英語老師,授課時將“occurring”寫成了“occuring”,一男生發現后就問:“老師,單詞occurring是不是有兩個r?”老師沉吟一會說:“是的,你講的對!”接著,還狡黠地笑了笑說:“只是為了考察你們一下。”該生又不依不饒地問:“今年你準備教我們拼寫嗎?”引起同學竊笑,對此老師反擊道“奧,我本想把這個秘密保守得稍微長點,但現在只好坦白了:我并不完美!但是這肯定不能阻止我期望你們完美無缺。”學生聽罷無語,老師繼續授課。
該案例中,教師教學出錯,遇到學生較真,屬于偶發事件,需要老師發揮教育機智穩妥處理。該老師的表現如何評說,那是見仁見智的。筆者認為,不能說該老師沒有智慧、沒動機智,其思維敏捷性、表達流暢性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其應對語氣、神態、總的策略及結果等而言,一定程度上存在護短、說話隨便、報復心重、輕視學生的問題,表現得精明而不高明,沒有得到好的效果。該案例應當能引起對教育機智有關問題的思考。
1 關于教育機智的意涵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一項十分細致、復雜的工作,關系到社會發展、人的發展。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體,應當學好教育科學,懂得教育規律,遵循教育規律,在實踐中提高教育機智。對教育機智的意涵問題,必須首先弄清楚。一本教育學教材寫實性地表述為:“在教育過程中,教育情境瞬息萬變,教師面對錯綜復雜的情況,需要正確、迅速、敏捷做出判斷,恰到好處地妥善處理,這就是教育機智。”教育機智是教師必備的職業素養,是一種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無論教育者怎樣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在教育工作實踐中,大凡優秀教師無一不是運用教育機智的高手。
2 關于教育機智發生情境
教育機智必定發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就其性質而言,教育情境有兩種:一是常態性教育情境,是穩定的狀態,一般沒有偶然事件的發生;二是非常態性教育情境,與常態性教育情境相比是不穩定的,通常有超乎教師預料事件的發生,擾動課堂秩序,破壞課堂紀律,直接影響教學,存在沖突的因素。在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情境中,教師都有發揮教育機智的任務和要求。
教育機智的發生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抓住教學機遇。教師正常開展教學活動,合理選擇和運用教學素材和手段,善于結合即時情景恰當進行開掘、拓展和引伸的能力,擴大教學效果。在常態性教育情境中,教師就是要充分利用穩定條件,著力發揮教育才能,全力實現教育目標;二是處理偶發事件。正確、迅速、有效處理課堂中產生意料之外的事件,消除客觀存在的對立、沖突等干擾教學的不利因素,維持好教學秩序,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實現教學目標。與此同時,還要巧用解決問題的契機,化不利為有利,取得一般平穩環境下實現不了的教育效果。當然,處理偶發事件沒有定規,基本原則是平靜解決,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的話值得記取:“教師決不可忘記,對于種種沖突,只要能在一種健康氣氛中加以解決,那么沖突也會具有教育價值。與學生所發生的沖突是對教師的最大考驗。”能在偶然事件當中捕捉教育契機,把點滴小事轉換成有教育意義的事情,都是教育機智發生的突出表現。
3 關于教育機智發生原則
教育機智發生是教師自主實施的過程,有其內在要求和章法,必須堅持原則。一要結合實際。學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問題不同,就決定了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要求和辦法不同。在具體教育情境中,要堅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拿出確實可行的最優化辦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提高針對性。比如針對年齡特點,就不能以對待幼兒園小朋友的辦法應對高中生;二要愛護學生。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決定解決一切問題必須以關心學生、教育學生、愛護學生為歸宿,辯證看待問題學生,科學處理學生問題,否則,就拿不出好方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無法實現教育目標。任何漠視學生、侮辱學生、為難學生的言行都是錯誤的,必須堅決杜絕的;三要講究效率。在具體教育情境中,無論抓教學機遇,還是解決偶然事件,都是即時性的任務和舉措,必須快刀斬亂麻,體現高效率。如果教學上一點小任務或偶發的小問題占時過多,以個別學生的小事件消耗其他全體學生的時間,也就違背了解決問題的初衷,也就不成其為機智了。教師能用三言兩語、一兩個小招數排解問題,就不必大費周章,也就達到變不利為有利、取得理想教育效果的目的了。該文開頭的案例中,英語老師說一句“誒呀,我寫錯了。謝謝你!”或“我寫錯了。粗心大意害死人了!”隨手添個字母就完事了,沒必要藏頭露尾,和學生饒舌。
4 關于提高教育機智途徑
教育機智是一種能力。不考慮個人智力、性格因素,每個教師都可以而且應當通過學習和實踐鍛煉途徑實現提高。一是要加強自身修養。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教育學生,塑造學生,首先就要教育自我、塑造自我,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自覺遵紀守法、恪守社會主義道德,敬業愛崗,忠誠教育事業,做一個高尚的人。積極實踐行為世范的要求,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教育學生;二是要加強知識學習。知識就是力量。學生仰慕學富五車的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加強個人學習,做一個智慧教師。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做到精通專業,還要不遺余力地學習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等一切有益的知識,以深厚的學養助力教育本職工作,提高教育機智,保障教學實踐中駕輕就熟,在任何教育情境中都能處變不驚,應對自如;三是要樹立愛學生情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是教育機智發生的前提。理論和實踐證明,不熱愛學生是出不了教育機智的。在修心修為的基礎上,進一步樹立先進的學生觀,堅定愛生就是關愛未來接班人的信念,心地善良,愛生如子。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在教育實踐中善待學生,不利學生的事不做,不利學生話不講,以愛心、誠心、耐心化解碰到的學生問題,做學生的貼心人、引路人;四是要提升學生管理能力。管理是科學,包括理論和實踐。教師要適應和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要求,就必懂得學生管理,善于學生管理。只能上幾門課,不會管理學生的老師是不稱職的,其課也上不出高水平的。要認真學習管理科學知識,精心學習研究教育科學,掌握教育規律,積極實踐學生管理,在崗位上鍛煉自己,不斷總結經驗,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活躍思維,熟練掌握學生管理的技巧,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做得好,達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 儲培君,夏瑞慶.教育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1985.
[2] 莊西真.職業學校的學與教[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3] 胡誼.教師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4] 余文森,連榕.教師專業發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