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
摘要:網格化是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創新之舉,本文通過介紹天津石化社區的基本情況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來闡述對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全文深入細致的闡述在石化社區實施網格化的方法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多元化;社區自治;長效機制
一、石化社區基本概況
天津石化社區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距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后期新建的榮華里、興華里小區也有近20年歷史。現社區內有12個封閉生活小區,分別為雙安里、三春里、四化里、五方里、六合里、七鄰里、前光里、前進里、榮華里、興華里、振業里、振華里。社區內有住宅樓474棟(其中高層住宅樓4棟),建筑面積147.86萬m2,房屋總計2.07萬套(高層住戶792套),居住人口7.4萬余人。社區市政道路,主要有石化路、興華路、勝利街、迎新街、萬欣街等12條道路,總長度為12.5公里。
社區由石化企業和街道居委會共同管理。企業管轄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小區物業服務,市政道路管理,供水、供電、供暖及相應社區資產、安全管理等工作。街道居委會主要負責小區治安、計劃生育、人口管理、志愿活動、文明樓棟、文明家庭、幫扶救助等工作。
二、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社區人多元化的需要與企業和街道供給之間的矛盾。由于石化社區的住房建筑年代久遠,居住條件不及當地許多新建的小區,所以大部分有條件的石化職工把分配的住房出租、出售,這就造成社區內人員情況復雜。外單位職工、外來租房戶和周邊農村人口占一定比例。此外,社區內退休職工居多,老齡化趨勢日益擴大。這部分群體對社區內的健身、醫療、餐飲等相關生活服務的需求很迫切。而現有企業和街道的權限和職能不能滿足居民的多元化需要,更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第二,社區事務缺乏廣泛的參與性。目前社區建設的參與者主要是企業和社區中的積極分子,其他社區居民的參與方式比較被動,只有在被“要求”或是“邀請”后才參與社區事務,其主動參與社區管理的意識不強。社區管理沒有落到實處,很多實際問題無法通過參與來得到解決。參與的事項大多數是傳達政策和布置工作等,無法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
第三,社區自治的功能無法得到發揮。居委會和社區委員會等群眾組織的成員大部分是在職職工,經常無暇參與社區事務,不能很好的為居民服務,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社區內各類服務性的社會組織種類較少,社區服務功能發展緩慢,無法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
如前所訴,石化企業社區管理方式的改變迫在眉睫。網格化管理正是作為社區治理的一種創新方法應運而生的。
三、網格化管理的實質及意義
所謂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是在街道、社區大格局不變的基礎上,將管轄地域劃分若干個單元網格,并搭建社區信息化平臺,以網格化的方式,來整合社區資源,強化社區職能,提升社區服務,從而實現社區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和長效化。這種模式已成為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和大力推廣的一種新型社區管理模式[1]。
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實質是管理者將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作為具體的任務,建立統一的調度管理機制,借助跨部門的管理規則和業務流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構筑資源共享與工作協同的運作模式,使管理者突破傳統方式和手段的局限,實現流程順暢,提高綜合管理和服務的效能。
推行網格化管理,其目的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推諉扯皮、責權利不明的種種弊端,而是將資源重新整合,進一步下放事權,構建一個新的社會管理體系。從網格化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實現社區自治是網格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網格劃分”是其外在表現形式,信息技術是其技術支持,行政權力下放是其內在要求,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是其目標[2]。
四、網格化管理的實踐方法及具體內容
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基本做法是先在石化社區的12個生活小區中挑選4個小區作為試點,試點成功后再大范圍推廣。試點小區的選擇要能基本代表社區的整體情況。以“便于問責、單元完整、適度規模”為原則,綜合考慮居住人口狀況、出租屋套數、社區管理工作的難易程度等因素,將4個生活小區共劃分成若干網格。在網格管理責任分配上,每個網格至少配備3 名工作人員,即網格協管員、網格管理員和網格督導員,分別由社區綜合協管員、社區工作站專職人員和街道辦事處掛點社區干部擔任。網格協管員為網格直接責任人,主要負責網格內不和諧因素的排查和上報工作;網格管理員為網格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對網格協管員采集、排查的信息進行核實確認,并做好調處矛盾糾紛和整治問題工作;網格督導員主要負責對網格工作的檢查、指導和督促。
依托石化公司現有的網絡信息技術,開發一個社區信息管理平臺。綜合了轄區內人口、房屋、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經濟發展等信息。通過數據共享、資源整合和信息共用,建立社區綜合服務網站平臺,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在平臺上查詢網格內住戶的基本情況,實現辦公自動化;居民則可以辦理社會保障等事務,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
五、綜述
綜上所述,石化企業型社區網格化實踐的優越性體現為“精細化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性化服務”。社區是社會管理的基石,是社會管理最主要的基層載體。在石化企業型社區管理創新過程中,黨委領導是根本,企業負責是保障,部門協同是要求,居民參與是基礎,政府支持是關鍵。為此,我認為要能有效管理好企業型社區,就要轉變觀念,創新思想,對企業型社區的現狀進行細分,只有運用網格化管理的理念,才能充分整合社區資源,對石化企業型社區進行動態、全方位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韓江.街道、社區網格化綜合治理模式的實踐[J].特區實踐與理論,2011(1):70、71.
[2]田毅鵬.城市社會管理網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來[J].學習與探索,2012(2):30、31.
[3]趙語慧.網格化管理與政府職能定位[J].人民論壇,2013(1):66、67.
[4]陳平.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