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莉
摘要:案例教學法由于其選擇具有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與黨校課程設計緊密聯系,抓奸受到廣大黨校師生的青睞,對此,本文將結合目前黨校培訓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時代發展對黨校提出的人才要求為切入點,探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與科學的運用措施,從而提升黨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黨校;教學
一、關于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自從國外引進后就逐漸在我國各級學校教學中得到普遍應用,其在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基礎上,使教學效果更能適應當今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要求。首先,其以案例為運用平臺,在進行教學時,始終圍繞與此相關的案例進行,在這一過程中,既能夠將案例情景與課堂講解的內容進行充分融合,又能夠調動學生的整體感官,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即觀看、分析、討論、總結,由案例進行設疑啟發,選取十分典型的案例作為教育資源進行共享與相互分析,并從不同的角度加以闡述其所蘊含的社會與教學意義,從而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與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
二、案例教學法盛行的價值探究
(一)充分尊重新時期教育“以學生為本”的宗旨
黨校教材的編制與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較強的政治性,這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教師在講解知識,將現成的理論知識單向灌輸給學生,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至于所學的內容學生是否掌握也缺乏合理的評估與考核標準,然而,案例教學法從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出發,結合學生實際與教材設計特點選取案例,教師在中間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將更多的權利下放給學生,讓其自行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并反作用于實際生活中。
(二)優化黨校教學質量的首選
黨校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較為專業的理論知識,從而為后期的黨建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案例教學法可以有效幫助實現這一培養目標。教師引入教學案例后,要求學生自己主動查閱相關資料(網絡信息、書本知識、報紙或向有經驗者加以咨詢),從而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選擇與掌控能力。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引導學生結合書本知識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并進行觀點闡述,這在無形中孕育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與信息總結能力,并且讓學生對這個案例與書本知識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三)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體會
案例教學由于選取的案例往往具有生命力,其不僅具有單純文字解釋知識的功能,而且還能與學生的體驗融為一體,喚起學生整體感官參與教學,因為在采用案例教學法開展課程的工作中,其將學生放在主導地位,需要學生自主進行案例分析、研究,從而幫助黨校教師將抽象的理論概念、內容得以生動的具體化,達到“于案例中學,于案例中用”的境界。
三、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樹立清晰的培養目標,并提出相關要求
黨校提升自己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強化培養工作的針對性,在實行案例教學法進行教材知識講解時,首先要向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即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并鍛煉學生今后生存所必需的技巧,從而提高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性。
(二)密切把握案例教學法運用中的前后銜接
知識點引入,小組分析交流與探討,總結陳述觀點,教師進行評析與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這五個步驟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具體環節,其中,知識點引入就是將所選取的案例與教材中涉及的相關問題向學生進行講解,并提醒其應當注意的具體事項;小組分析交流與探討重在開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與觀點總結能力,教師要將事先準備好的案例向學生進行詳細介紹,待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交流,在此環節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小組內的討論;總結陳述觀點即教師引導學生散發思維,讓學生各抒己見,闡述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的觀點朝著教材內容和選取案例上前進,從而推動學生的思想發生共鳴,獲得整體性進步;教師評析重在對學生的課堂發言進行點評,這是整個課堂教學最富有生命力的環節,只有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才更有利于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釋放,此時需要教師合理把握教學進程,使得學生的討論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最后理論知識的整理時,要堅持“調理明晰、富有邏輯、語言簡潔”的原則,幫助學生在原有理論的基礎上掌握所學習的新知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綜合評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案例
案例的選取并不是沒有目標、隨機進行選擇,而是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接受能力、原有的知識儲備、教學目標與培養要求等選取科學的案例,從而使得所選取的案例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實現黨校的培養計劃,案例的選取必須重視針對性、時效性、典型性等。
(四)延伸學習領域,重視課堂之外的學習
案例教學法的最終目標是將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提升與案例中所揭示的道理與理論實現密切結合,這就要求教師走出課堂,拓寬眼界,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例如,在培養學生的安國精神時,除了選取經過歷史長河洗滌存留下來的案例—救火英雄賴寧、火中英雄邱少云等,也可選取身邊具有愛國精神的案例,從而提高學生的切身認識。
四、結束語
案例教學法作為眾多教學方式中的一種,既有其優勢,運用不當,也會產生消極影響,其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運用技巧與理論素養,而且對教學內容也有一定道德要求,有些教學內容并不適合運用案例教學法,對此,需要教師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羅廷蓮.淺談調研在黨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6(18).
[2]尹繼承.新時期“群眾路線”在黨校教學改革中的應用與思考[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3]吳鳳瑛.關于當前黨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4(12).
[4]李兆雄.精細化管理:黨校教學管理升級的有力杠桿[J].黨政干部論壇,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