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侃
【摘要】本篇從語篇標記語入手,描述了語篇分析理論的發展狀況、語篇標記詞的功能以及語篇標記詞在英語完形填空的運用和實踐。旨在改善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語篇和語篇標記語的教學,提高學生完形填空的解題能力并重視對語篇連接詞的學習和運用,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語篇中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概念、意義或功能以及篇章的整體意義。
【關鍵詞】語篇分析理論 語篇標記語 語篇標記語的功能 完形填空
一、引言
在平時教學中,筆者發現完形填空是廣大師生普遍感到棘手的一個題型。有些學生盡管英語語法知識掌握不錯,但遇到理解性的題目時,往往還是會很容易出錯;有些學生在做完形填空時,頭腦中很少有語篇的整體概念,拿起筆來就做,解題過程中只憑詞匯本身的含義、句子的內部結構來選取答案,沒有考慮句際關系、文章的銜接與連貫、語境等因素;有些學生在做完題目后,甚至連短文的大意都沒有理解;有些學生做題時,邊做邊查閱生詞;有些學生甚至僅憑自我感覺去做題。其實,完形填空的選項不僅要合乎語法、慣用搭配,而且還要合乎語義,聯系上下文,有的選項甚至要讀懂整篇的意思才能做出判斷。如果不從語篇的角度理解全文,是很難做好題目的。完形填空的解題技巧有多種方法,下面我就談談如何通過語篇標記語來提高這種題型的解題能力。
二、語篇分析理論
1.理論研究現狀。語篇語言學理論近年來在西方發展迅速,早在20世紀30年代,語言學家就進行語篇分析研究,從傳統的重視單個孤立的句子的語法學研究到強調句子與句子、句子與語篇的關系的語篇研究,語篇分析逐漸發展為一門學科。到20世紀70年代初,語篇分析引起了諸多學科的重視,其成果廣泛應用于EFL教學實踐的各個層面,驗證了語篇策略在語言能力培養中的關鍵作用。在國內的語篇理論研究相對滯后,語篇教學思想在EFL教學中的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西方語篇語言學理論和實踐對國內EFL教學有較大的借鑒意義。
2.什么是語篇。語篇指的是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是一次交際過程中的一系列連續的話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根據韓禮德的觀點,語篇是一個語義單位或意義潛勢的現實化,任何一個口頭或書面語言片段,不論其長短,只要能構成一個語義整體,即表達完整的意思,就可以稱之為語篇。語篇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交際過程中傳遞(口頭或書面的)信息的語言形式。
3.語篇標記語。語篇標記詞(discourse markers以下DMs)表示了語篇中各個不同部分如詞與詞、句與句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且常常體現了句子在它們所處的語言環境里的概念、意義和功能價值。
三、語篇標記詞的功能
布朗(Brown)在1994年指出,英語中有許多語篇標記語(DMs),這些標記語標志了文章中思想或觀點之間的關系。對這些語篇標記語的清楚理解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閱讀效率。一些閱讀課文可能包含一些連接詞如however,moreover,therefore的用法概述,而另一些課文可能列舉一些連接詞用來表達例子定義(example definition),比較和對照(comparison and contrast)以及原因和結果(cause and effect)等邏輯關系。這些邏輯關系通過語篇連接詞使文中的句子和段落緊密相連,因為語篇連接詞標志著語篇中各個不同部分的關系,他們常常指示了句子所處的語境的功能價值。通常,語言學家們總結了下列一些邏輯關系和功能。
四、利用語篇標志語進行完形填空解題
在做完形填空這種題型時,其中有相當多的選項是通過上下文邏輯推理來完成的。這里所說的邏輯關系主要包括因果關系、列舉關系、解說關系、分類關系、比較關系、對照關系等。解答邏輯推理題需要理順要填入的邏輯關系詞前后文的語義,從中判斷兩句話之間的關系。
掌握好語篇標志詞,對提高學生完形填空的解題水平是很有幫助的。因此,我們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還要有計劃、按步驟,由簡到難、由短到長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訓練。
五、結論
當前,外語教學趨于分析語篇中句子的連續性以產生語言的連貫性,即一篇課文不只是構成大語法單位的一連串句子。正如著名語言學家Halliddy及Hason(1979)告誡的:一篇課文最好被認為是一個不同種類的一個單位:一個語義單位。課文所具有的整體性是個具有上下文意義的整體。語言學家Widdowson也指出,從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角度出發,語言教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注意力從教句子轉移到把句子看成是用來表達語篇的一些交際行為來教。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分析各種體裁各種模式的語篇,幫助學生牢牢樹立語篇意識,從而在閱讀各類英語文章時可以得到靈活地運用。語言教師不應該只摳語法結構、單一的單詞、詞組和句子的語法解釋和翻譯,而且應該幫助學生辨認那些通過課文的內部邏輯結構以及掌握課文的整體意義的關系。由于DMs確實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句子,段落之間的關系、概念、功能以及課文的整體意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若能恰當地運用DMs去分析完形填空這種語篇,對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值得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推廣。當然這一教學技巧同樣適用于英語閱讀、聽力、口語及寫作教學中,以幫助學生理解和進行流暢的口頭和筆頭表達。我相信,如果高中英語教學能從語篇角度多作努力與嘗試,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完形填空測試中也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