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靜
【摘要】新課標將文化意識正式列為五大課程目標之一,提高了文化教學的要求。教材作為實現課程目標、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本文用過文獻法對近十年的初中英語教材中文化相關內容的研究進行整理歸納,并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這對于今后教科書編寫以及教科書相關研究都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科書 文化 文獻綜述
語言與文化二者間一直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想完全掌握一門語言自然離不開對于其文化的了解,正是由于這樣的關系,文化在外語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英語教育有著其自身的特殊性,初中英語教材中文化內容的研究也對我國英語教學的進一步開展有著重大意義。
一、初中英語教科書文化內容近十年研究概況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將“文化意識”列為五大教學目標之一,文化不再只是手段而是目標本身,成為了語言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國許多學者都圍繞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內容進行了研究,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教材中文化相關內容的研究主要從以下角度展開:
1.對某一版本教材進行分析。趙菲菲(2015)等一些學者傾向于對某一版本的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內容進行分析探討。此類研究一般先對文化進行定義,再通過文化分類對各版英語教材中的文化相關內容進行統計、分析,以評判該特定版本中蘊含的文化內容,并給出相應建議。
隨著中外交流增多,如何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也逐漸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如郭靜(2013)。通過對英語教材中的母語文化所占比例的量化分析,指出我國英語教材中中外文化失衡現象仍存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處理英語教材中的中外文化,仍舊是今后值得探討的熱點。
2.對多本教材進行比較分析。還有一些學者對多本教材進行比較,概括起來,此類研究一般有兩種形式:
(1)橫向比較。我國初中階段的教科書采取一綱多本政策,現行英語教材之間在文化內容方面有何差異,這些差異對文化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會有這樣的影響成為學界一些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如廖燕怡(2014)。
(2)縱向比較。自建國以來,我國采用過多個版本的英語教科書,不同時期的英語教科書中文化內容的配置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于斐、宋蕾在其論文中通過對人教版01年、03年以及12年三版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城鄉文化、民族文化的統計分析,對影響英語教科書中文化配置的因素進行歸納,并提出改進建議。
英語教材的比較研究從橫向與縱向的角度入手增加了我國初中英語教科書研究的豐富性,對我國英語教科書今后的編纂、教育教學理念的改革都有著理論與實踐上的意義。
二、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雖然現有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及不足,有待今后的研究探討。
1.研究對象相對單一。雖然近十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對初中英語教材關注的研究日漸增多,但遠不及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的研究,且研究對象多集中在人教版和仁愛版上,其他教材鮮有涉及。研究對象的單一不利于更加全面地對現行初中英語教科書中文化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易造成初中英語教材評價的研究缺失,不利于今后教科書修訂及改革的進一步實施。
2.研究框架不完善。現有研究中多采取先對文化定義,再對文化進行分類以探討不同文化在教科書中配置問題,但是其文化分類標準仍有待商榷,有的只簡單劃分中西文化、有的則只探討表層文化;還有一些研究其文化分類項目彼此并不屬于同一層次。
三、結論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各種文化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成長,增強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教學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對教材中的文化內容的研究也應與時俱進,進一步完善其理論基礎,加深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打破原有文化框架的束縛,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與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
[1]郭靜.初中英語教材《新目標》中文化失衡現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3.
[2]廖燕怡.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本土文化內容分析——以粵港兩地為例[J].新西部旬刊,2014(17):59.
[3]于斐,宋蕾.初中英語教科書中文化失衡現象比較研究[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128-131.
[4]趙菲菲.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的文化導向分析[J].教育觀察月刊,2015,4(20):49-51.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