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要】《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經典之作,文中的湯姆是富家子弟,他自私,虛偽,奸詐,殘忍,是蓋茨比死亡的真正兇手。本文旨在運用維索爾倫的順應理論來分析湯姆的語言。研究發現,書中湯姆在言語交際過程中順應了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其選擇語言的過程正是為了達到交際目的而對語境做出動態順應的過程。
【關鍵詞】順應論 湯姆 言語交際
一、引言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在美國文壇上的一名杰出的小說家。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主要講述了蓋茨比對初戀情人黛西的熱烈追求,是一個有關愛情與金錢的傳統浪漫故事。書中人物湯姆出身高貴,是一個自私冷酷,虛偽殘忍的人。而Versehueren的語言順應論認為,言語使用的過程是對語言和語境之間進行動態地相互順應的過程。交流的雙方為了達到交流目的,會在不同的意識程度下不斷做出動態的語言選擇。 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三個特點, 語言的這些特點能夠使語言選擇者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不斷做出選擇。因此,Verschueren將語言的使用分為四個方面:語境關系的順應、語言結構的順應、順應的動態性和順應過程的意識突顯,這四個方面的語言順應在語用學中都是相互統一的。根據Verschueren的順應觀點,本文將研究湯姆的交際言語是如何與語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動態地相順應。
二 湯姆言語的順應性特征
1.對心智世界的順應。在Verschuren看來,心智世界主要包括交流交際雙方的性格、感情和意圖等心理因素,語言使用中的心智世界主要涉及到認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交流一方選擇語言交流的過程,正是順應自己和另一方心智世界的動態過程。因此,書中湯姆語言的選擇正順應了自己和另一方的心智世界。
湯姆說,“你必須要鎮定下來,”他粗獷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安慰。
……
“現在你聽我說,”湯姆說,一面輕輕的搖著他。 “我剛到這里,從紐約來。我是把我們談過的那輛小轎車給你送來。今天下午我開的那輛車子不是我的——你聽見了嗎?后來我整個下午都沒看到它。”
但那個警察也聽出他聲調里有問題,于是用嚴厲的目光向這邊看。
“你說些什么?”他質問。
“我是他的朋友。”湯姆回過頭說道,他雙手一直緊緊地抓住威爾遜的身體。
“他說他認識肇事的車子……是一輛黃的車子。” 一點模糊的沖動促使警察疑心地看著湯姆。
“那么你的車子是什么顏色呢?”
“是一輛藍色車,一輛小轎車。”
湯姆得知黛西開著蓋茨比的車子撞死了馬特爾,就假裝安慰威爾遜說“你必須要鎮定下來”。當威爾遜稍微鎮靜,目光落到湯姆身上,先是一驚的時候,湯姆怕威爾遜想起下午去紐約的時候開著黃色的車子時,語氣立馬轉變,威脅地告訴威爾遜車子不是他的。這種威脅的口氣暗示湯姆粗暴的性格,包含了他的感情。警察質問湯姆的時候,威爾遜在被逼迫的情況下說“他認識肇事的車子”,緊接著湯姆立馬轉變語氣,使交流的語境發生了變化,回到警察的質問,順應了警察的心智世界,抓住警察迫切想知道肇事車的心理來轉移警察對自己的猜疑。
2.對社交世界的順應。社交世界包括社交環境和場合以及制約言語行為的規章。因此,在交際語境中,交流雙方的的語言行為一定會受到其所處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制約。在不同的交際場合,為了交流的需要,語言使用者的言語必須動態地順應或遵守社會規約。書中湯姆的語言選擇就表明了言語的選擇和地位和權力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對社會和文化規范的順應。
“文明正在崩潰,”湯姆氣勢洶洶, 我最近成了對世界抱有悲觀態度的人。你看過戈達德寫的《有色帝國興起》這本書嗎?”
“呃,沒有,”我答道,對他的語氣感到很吃驚。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人人都應讀一下。書的大意為,如果我們不當心,白種人就會……就會被完全淹沒。講的全是科學道理,已經證明了的。”
“湯姆變得很淵博。”黛西說,臉上浮現出一種并不真切的憂傷表情。他看過一些深奧的書,書里有許多深奧的字眼。那是個什么字來著,我們……”
“這些書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湯姆一個勁的說下去,對她不耐煩的瞅了一眼。“這家伙把整個道理講得一清二楚。我們是占統治地位的人種,我們有責任提高警惕,不然的話,其他人種就會掌握一切了。”
從對話中我們便能夠感覺到湯姆的傲慢。他代表著美國上層社會,是無情的廝殺而聚斂了巨大財富的先輩們的后裔。湯姆與作者“我” 的對話口氣很粗魯,他說“如果我們不當心,白種人就會……就會完全被淹沒了”,言語的表達直接顯示了湯姆自身的階級性以及對其他人種的鄙視。
3.對物理世界的順應。Verschuren認為,物理世界主要包括時間和空間的指示關系,還包括交流雙方的身體語言、眼神和形象裝扮等非語言因素。這些因素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影響說話人的語言選擇。在很多情況下,交際雙方在物理世界中所處的位置或者地位,都影響著其選擇何種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隱含意。
“大家全都坐我的車去,可以嗎?”蓋茨比提議。他摸了摸曬的發燙的綠皮坐墊。“我真應該把它停在樹蔭下。”
“這車是用普通排擋嗎?”湯姆問。
“是的。”
“好吧,你開我的小轎車,讓我開你的車進城。”這個建議不合蓋茨比的胃口。
“恐怕汽油不多了,”他不同意。
“汽油多得很,”湯姆嚷嚷道。他看了看油表。“如果用光了,我可以找一個藥房停下來,這年頭藥房里你什么東西都買得到。”
……
“走吧,黛西,”湯姆說,一面用手把她朝蓋茨比的車子推過去。“我帶你坐這輛馬戲團的花車。”
湯姆執意要開蓋茨比的車,蓋茨比不同意便推托說“恐怕汽油不多了”,湯姆明明知道他的用意,便順應此情景說道“汽油多得很,如果用光了我可以找一個藥房停下來”, 他強詞奪理,抓住時機插話,正是對物理世界的動態順應。湯姆用手推黛西到車子旁,也表明了湯姆的粗暴,“我帶你坐這輛馬戲團的花車”的言語明顯帶有挑釁的含義,湯姆一向高傲自大,自然在整個對話中都肆無忌憚,占著上風位置。
總之,語言順應是語用交際策略的一種。從心智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三個方面來研究湯姆·布坎南的言語能夠說明,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且是動態生成的。在不同的語境結構中,動態順應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尤其在言語行為策略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結合了語境的動態順應,分析湯姆的言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是如何順應并作出不同的言語選擇,從而達到自己的交流目的。
參考文獻:
[1]F·Scott Fitzgerald,The Crack Up,New York:A New Directions, 1993,p.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