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虹,李 江
(1.桂林醫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淺析輔助性T細胞17的特征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墨 虹,李 江
(1.桂林醫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在人體適應性免疫反應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D4+T細胞。CD4+T細胞能夠幫助B細胞和CD8+T細胞結合在一起,共同起到抵抗病原體入侵的作用。輔助性T細胞分為Th17亞型、調節性T細胞、Th1和Th2四類。在新發現的細胞亞群中,Th17細胞所分泌出來的IL-17A及IL-17F均是重要的致炎因子。此研究主要對Th17的維持和分化、Th17與其他主要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Th17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重點闡述了Th17與IL-1細胞、IL-23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之間的關系。
輔助性T細胞17;T細胞亞型;特征;自身免疫性疾??;致炎因子
根據CD4+T細胞的不同功能特性和表型,可將其劃分為輔助性T細胞、Th1和Th2等不同的亞群[1]。細胞介導免疫反應主要作用于細胞內的病毒和病原菌,此時Th1細胞會分泌出TNF-α、IL-2及IFN-γ。在過敏性和調節性體液免疫反應中,Th2細胞會產生IL-4、IL-5、IL-6、IL-10及IL-13等細胞因子。最新的研究證實,輔助性T細胞的一個新的亞型--Th17細胞被發現。Th17主要分泌IL-17A、IL-17F、IL-21、IL-22等細胞因子。相關的研究表明,Th17可參與免疫耐受反應。為了進一步探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筆者對Th17的維持和分化、Th17與其他主要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Th17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重點闡述了Th17與IL-1細胞、IL-23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之間的關系,以便為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點提供參考。
在外部信號的刺激下,初始的CD4+T細胞能夠分化成Th1、Th2、調節性T細胞及Th17細胞等[2]。CD4+T細胞分子所需要的細胞因子必須具有特異性,這樣不同的細胞因子才能將其分化誘導出來,使其形成不同的T細胞亞型。特定的細胞因子決定了Th17細胞能否分化,其中IL-6與TGF-β1可共同將初始的CD4+T細胞誘導出來,再使其分化成Th17并對IL-17A起到維持表達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發現,在銀屑病、炎癥性腸病及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免疫反應類介導疾病中,各種細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網絡非常復雜,包括Th1、Th2、Th17等相關的細胞因子。相關的研究表明,免疫細胞會對Th17細胞的功能、形成及分化產生影響。由于Th17可促進自身免疫反應的形成,故適當調節此細胞因子的生存發展及增殖等,可使其在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
Th1細胞被激活后,會分泌出IFN-γ、TNF-β及IL-2。這些細胞因子能夠有效地清除細胞內的病原體。但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中,這些細胞因子及細胞的存在會引發炎癥反應,隨之會破壞機體的組織結構。Th2和IL-4細胞因子能夠起到保護因子、負性調節的作用[3]。這就進一步證明了Th17細胞與Th1細胞之間的結合關系,可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對幼稚的CD4+T細胞進行培養時,需要將IL-2和TGF-β1加入其中,以將調節性T細胞誘導出來。對外周血的CD4+T細胞的調節性而言,IL-2和TGF-β1具有進一步控制Th17細胞反應的作用,說明該作用具備STAT3的依賴性。由于Th17可將STAT3分化出來,故此細胞因子是作為關鍵的一個轉錄因子而存在的。調節性T細胞對小鼠致病性的Th17細胞可起到抑制作用,一旦該種抑制作用消失,就會引發小鼠的腸道炎癥。不成熟的CD4+T細胞在TGF-β的作用下能夠進行分化,最終發展為調節性T細胞,且Th17細胞的生成受到轉錄因子的抑制。
樹突狀細胞屬于專職抗原提呈細胞,此細胞能夠與適應于免疫和初始性細胞相連接。離開外周組織的成熟樹突狀細胞會逐漸向引流淋巴器官T細胞的位置遷移,在將抗原特異性的Th細胞激活后,還能夠誘導其分化為Th1、Th2、Th17等細胞因子[4]。Th1、Th2、Th17等細胞因子可借助適當性免疫反應消滅機體內的病原體。對脂多糖等各種病原產物,Th17會對樹突狀細胞中Toll樣受體造成刺激,從而將各種細胞因子分泌出來。另外,CD40、CD80、CD86是活化后樹突狀細胞高表達的形式。
宿主對病原體的抵抗性和易感性均是由Th細胞反應的類型所決定的。在T細胞活化的早期階段,細胞因子會對Th表型的分化產生影響。個體間基因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細胞因子介導免疫反應,這種免疫反應影響自身易感性免疫性疾病。以往的研究表明,對初始的CD4+T細胞調節后,其會轉化成Th1及Th2細胞所需要的基因因素和細胞因子。因而,在有效反應通過Th1及Th2細胞得到促進時,CD4+T細胞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宿主的易感性病原體造成影響。Th1細胞會對宿主病原體抵抗力的強弱產生影響,而Th2細胞與之相關的是敏感性。但是,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嚴重程度,并沒有通過Th2細胞的易感性控制優勢得到充分的解釋[5]。當機體內出現Th1及Th2模式無法完全解釋的免疫反應時,Th17可能會對其產生重大的影響。如Th17細胞會積極參與到自身免疫反應中,尤其是對多發性硬化癥、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等疾病的發病機制進行解釋;在Dectin介導真菌的感染(卡氏肺囊蟲病等疾?。┲校琓h17細胞會將適應性免疫反應引發出來。
大量的研究資料均證實,Th17細胞屬于一種重要的致炎細胞。Th17細胞的分化離不開其他免疫細胞,IL-23對Th17細胞的維持有著重要的影響。IL-17細胞因子與Th17細胞的致病性作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性,在受到IL-17抗體所產生的拮抗作用后,Th17細胞可明顯減輕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炎癥反應。因此,對Th17細胞的功能、分化及其與T細胞亞型之間相互轉換的關系進行研究,能夠幫助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從而找到治療這些疾病的新靶點。
[1]任為國,施明,劉振文,等.肝移植急性排異患者外周血Th17及調節性T細胞的特征及意義[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2,4(16):273-277.
[2]唐冰,陳萍.輔助性T細胞17(Th17)的特征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2,3(25):318-323.
[3]施宇衡,時國朝,萬歡英,等.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CD4~+CD25~+Treg細胞表達特征[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2,8(19):740-743.
[4]葛曉龍,曹裕,王婷婷.腸道內Th17細胞的特征及其在炎癥性腸病中的作用[J].免疫學雜志,2014,12(18):1113-1117.
[5]王建升,張立志,帖彥清,等.結直腸癌患者腫瘤浸潤Th17細胞與臨床病理特征相關性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4,3(32):302-305.
R392.12
A
2095-7629-(2017)6-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