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院芳
(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安徽 歙縣 245200)
淺析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
朱院芳
(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安徽 歙縣 245200)
目的:分析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6年在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進行自然分娩的160例產婦隨機分為管理組與非管理組,每組各有80例產婦。對非管理組產婦進行常規的分娩護理,對管理組產婦進行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分娩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結果。結果:管理組產婦總產程的時間明顯短于非管理組產婦,其在產程中的疼痛度明顯小于非管理組產婦,其剖宮產率、會陰損傷的發生率、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非管理組產婦,其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非管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在產后1min、5min新生兒Apgar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實施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可縮短其總產程的時間,減輕其在產程中的疼痛感,減少其會陰損傷與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降低其剖宮產率,進而保障母嬰的健康。
無創接生;自由體位管理;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是一種常規的分娩方式。過去,產科臨床上在指導產婦進行自然分娩時,一般要求其采取仰臥的體位,不僅延長了其產程的時間,也增加了其在分娩時的痛苦。近年來,產科臨床上引進了自由體位管理與無創接生的理念,并將該理念應用于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不僅縮短了其總產程的時間,減輕了分娩給其帶來的痛苦,也提高了自然分娩的安全性,降低了剖宮產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該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對2016年在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進行自然分娩的16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選擇2016年4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歙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進行自然分娩的160例產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為:1)足月妊娠、單胎、頭位。2)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3)不存在進行陰道分娩的禁忌癥。4)未合并頭盆不稱的情 況。其年齡介于22~34歲之間,平均為(28.6±1.7)歲;其孕周介于38~42周之間,平均為(39.5±0.4)周;其體重介于52~73kg之間,平均為(62.8±3.8)kg。其中,有初產婦109例,經產婦51例。將160例產婦隨機分為管理組與非管理組,每組各有80例產婦。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對非管理組產婦進行常規的分娩護理,即在產婦進入產程后,指導其采取常規的仰臥位進行分娩,在產程中指導其正確地呼吸及用力,必要時對其進行外陰側切等。對管理組產婦進行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具體的方法為:1)在產婦的宮頸口開到2~3cm時,安排其進入待產室,由專業的助產士陪伴產婦,并對其進行心理及情感疏導。2)在產婦進入第一產程后,在其宮縮的間歇期,向其詳細地講解與分娩相關的知識,指導其正確地應對陣痛,減輕其對陣痛的恐懼感。鼓勵產婦進食,以保存體力。隨時告知產婦產程的進展情況,以穩定其情緒,使其樹立分娩的信心。3)在產婦開始宮縮時,可由其自主選擇舒適的體位,如行走、蹲位、站位、斜靠位等。護理人員可對產婦進行相應的指導,每隔30min囑其更換體位,以保護母嬰的安全。應盡量減少對產婦進行陰道檢查等醫療干預的次數,避免其發生會陰水腫。4)在產婦的宮頸口全開后,護理人員應仔細觀察其用力的意愿。在產婦無用力的意愿時,可囑其稍做休息,然后再指導其用力。這樣可避免產婦因長時間用力而過度疲勞,并促使胎頭充分地擴張其陰道,進而保護其會陰及陰道,避免該部位發生損傷。5)在產婦開始不由自主地屏氣用力時,護理人員可指導其半臥在產床上,將其雙腿分開放置在腳架上,或使其坐在分娩凳上(待30分鐘后再上產床),由助產士在其旁邊指導其反復、正確地用力。在產婦宮縮的間歇期,囑其稍作休息。在胎頭拔露2~3cm后,由助產士開始接生。待胎頭著冠、產婦的會陰達到高度膨隆時,由護理人員將右手五指張開放置在胎頭上,但不需要用力,以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使胎頭擁有充足的時間慢慢地擴張會陰,以有效地減少會陰裂傷。在產婦開始宮縮時,囑其不可用力,在其宮縮的間歇期,告知其應輕緩地用力,以保證胎頭娩出產道時的速度緩慢、均勻。在產婦將胎頭娩出后,護理人員應輕柔、快捷地清理胎兒口鼻的黏液、羊水,再順著產婦的力量緩緩地接出胎肩[1]。
觀察對比兩組產婦總產程的時間、在產程中的疼痛程度、剖宮產率、自然分娩率、會陰損傷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新生兒Apgar的評分。
1)采用WHO制定的疼痛評分標準對兩組產婦在產程中的疼痛程度進行評級。其中,0級(即無痛):指產婦在產程中稍感不適。Ⅰ級(即輕度疼痛):指產婦在產程中存在輕微的、可忍受的腰腹部酸脹、疼痛,且伴有少量出汗的現象。Ⅱ級(即中度疼痛):指產婦在產程中存在明顯的、可忍受的腰腹部疼痛,且伴有出汗、呼吸急促的現象。Ⅲ級(即重度疼痛):指產婦在產程中存在劇烈的、不能忍受的腰腹部疼痛,且伴有喊叫、輾轉不安、哭鬧的現象[2]。2)產婦在胎兒娩出后24h內的出血量若≥500ml,即判斷其發生了產后出血。3)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第1min、第5min,采用Apgar評分量表評價其窒息的情況。新生兒的總得分若>8分,表示其未發生宮內窒息。
采用統計學軟件SSPS18.0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管理組 產婦總產程的時間明顯少于非管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管理組產婦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非管理組產婦,其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非管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總產程時間的對比 ( ±s,min)

表1 兩組產婦總產程時間的對比 ( ±s,min)
組別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 總產程非管理組(n=80)514.7±126.8 47.2±12.9 5.8±1.2 568.2±130.2管理組(n=80) 450.8±128.6 48.9±11.2 5.8±1.5 505.6±133.5

表2 兩組產婦剖宮產率與自然分娩率的對比 [n(%)]
管理組產婦會陰損傷的發生率明顯低于非管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會陰損傷發生率的對比 [n(%)]
管理組產婦在產程中的疼痛程度明顯大于非管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在產程中疼痛程度的對比 [n(%)]
管理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低于非管理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5:

表5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情況的對比 [n(%)]
兩組產婦在新生兒出生后第1 min、第5 min時Apgar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6:
表6 兩組產婦新生兒Apgar評分的對比 ( ±s,min)

表6 兩組產婦新生兒Apgar評分的對比 ( ±s,min)
組別 出生后第1 min 出生后第5 min非管理組(n=80) 9.2±0.3 9.5±0.1管理組(n=80) 9.0±0.3 9.7±0.2
研究顯示,在產婦進行自然分娩時,用傳統的護理方法對其進行分娩護理,無法有效地控制其胎兒娩出的速度,故易導致其陰道及會陰部發生損傷,比如會陰水腫、會陰撕裂及會陰側切等。這不僅會增加產婦的痛苦,而且可降低其產后的生活質量[3]。近年來,產科臨床上應用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的理念指導產婦進行自然分娩,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具體而言:1)由助產士逐步控制胎頭娩出的速度,使產婦的會陰部位得到充分的擴張。2)在產婦宮縮的間歇期讓其緩慢地娩出胎頭,在充分評估其會陰的條件后,決定是否對其進行無創接產,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其發生會陰裂傷。3)對產婦進行自由體位管理,使其在第一產程時可自由地選擇體位,促使其合理地利用產力,主動地配合宮縮,從而促進第一產程進展,縮短第一產程的時間及總產程的時間[4]。另外,該分娩方式還可密切產婦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提高產婦的舒適度,使其主動配合護理人員,從而增強其對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其剖宮產率。
綜上所述,對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實施無創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不僅可縮短其產程的時間,降低其剖宮產率,而且可保護其會陰部,減少分娩創傷,進而保障母嬰安全。該護理模式充分地滿足了產婦及其家屬的需求,為產婦提供更為人性化的幫助與指導,故應在臨床上大力推廣應用。
[1]蘇浪,楊迎春.無保護會陰接生配合自由體位管理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2):53-54.
[2]王少芬,黃銀英,章慧燕.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在低危孕婦正常分娩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3):69-71.
[3]胡新瑞,朱志輝,鄒蘇玲,等.一對一責任制陪伴分娩聯合無創接生法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4):6146-6150.
[4]邱洪濤,王劍鷹,劉晶.運動及自由體位在無創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2):207-209.
R473.71
B
2095-7629-(2017)6-0185-02
朱院芳,女,1976年出生,學歷為大專,職稱為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