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潤女,繆 羽,溫慧敏, 范軍華,洪原城
·醫院管理·
成批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分級救護的組織與實施
金潤女,繆 羽,溫慧敏, 范軍華,洪原城
目的 探討成批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的救護方法及效果。 方法 針對2016年3月救治的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60例患者臨床特點,按病情輕重緩急分為4級(Ⅰ級特重3例、Ⅱ級重度2例、 Ⅲ級中度10例、Ⅳ級輕度45例),采取分級救護方法,即成立分級救護小組,分級分區收容患者,分級調配護理人力,落實分級救護重點及措施。結果 3例特重患者中1 例搶救無效死亡;2例患者病情好轉出院,2例重度患者病情好轉出院,上述5例患者均發生不同程度氣道狹窄及肺纖維化等后遺癥。10例中度患者10~15 d治愈出院,無后遺癥。45例輕度患者經門診短期治療后完全康復。 結論 分級救護能有效提高成批吸入性損傷患者救護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分級;重癥救護
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是發煙罐煙霧中的主要成分六氯乙烷鋁粉、氧化鋅等燃燒后釋放的有毒害氣體引起的吸入性損傷,在密閉的環境中,暴露在高濃度的六氯乙烷煙霧下可能會造成呼吸道黏膜及肺損傷,導致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甚至死亡[1-2]。批量傷員的救護較個體傷員復雜多樣,需精心組織指揮各系統協調一致,迅速有效[3]。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的救治在國內外報道較少,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我院于2016年3月19日救治了一批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通過成立專項救護團隊,按病情輕重緩急,實施分級救護,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批患者60例,均為男性,依據吸人性損傷的臨床分度標準[4],將患者分為特重度3 例(病情呈進行性加重),重度2 例,中度10 例,輕度45 例?;颊甙l病前身體健康,無基礎性疾病。①特重度患者: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干咳、胸痛、呼吸困難、ARDS等,動脈血氣分析為呈缺氧狀態(PaO2<60 mmHg),胸部CT檢查示雙肺廣泛斑片影、肺大泡、雙側胸腔積液,氣管鏡檢查可見氣管及支氣管黏膜廣泛水腫、出血、潰爛、壞死、脫落。②重度患者: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干咳、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及ARDS,動脈血氣分析為輕度缺氧狀態(PaO260~80 mmHg),胸部CT檢查示雙肺斑片影及雙側胸腔少量積液,氣管鏡檢查可見氣管及支氣管黏膜水腫、出血、潰爛。③中度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咽喉灼痛、刺激性干咳、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動脈血氣分析正常,胸部CT檢查可見肺部絮狀及斑片影,氣管鏡檢查可見咽喉、聲帶及氣管黏膜充血、水腫。④輕度患者:癥狀不明顯或僅有輕度干咳及胸悶,肺部CT 、血氣分析及血常規等檢查指標均未見異常。
2.1 成立救護小組 成立專項救治組,組長為院長,成員包括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呼吸內科、燒傷科、放射科、器材科等多學科醫護人員;分為4個救護小組(危重搶救組、重癥監護組、中度治療組、輕度觀察組)。緊急召開專項救護會議,接診時依據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胸部CT等,判斷病情輕重緩急,并結合本批吸入性損傷患者的特點及難點,展開分析、討論,達成共識,制定分級救護方案。
2.2 分級分區收容患者 依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并參考美國呼吸治療協會(AARC)臨床實踐指南[5],吸入性損傷診斷與治療[6]及早期預警評分(EWS)[7],進行綜合評估,將患者分為4個救護等級(Ⅰ級特重、Ⅱ級重度、 Ⅲ級中度、Ⅳ級輕度),并根據不同級別患者救護需求,實施分級救護,分區收治。Ⅰ級特重患者于重癥醫學科救護,Ⅱ級重度患者于呼吸重癥監護室(RICU)救治,Ⅲ級中度患者收住呼吸??撇》恐委煟艏壿p度患者呼吸專科門診治療、觀察。
2.3 分級調配人力資源 工作量與疾病種類、疾病嚴重程度及穩定性、患者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等相關[8]。根據本批患者救護特點,合理調配人力資源:①3例Ⅰ級特重患者由高年資、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及護師負責,醫師、護師、患者比例為1∶3∶1;3例患者均行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療,并由1名ECMO技師全程監管,3名知名專家全程指導。②2例Ⅱ級重度患者由1名主治醫師負責,護師與患者比例為2∶1,1名呼吸科專家跟蹤指導。③10例Ⅲ級中度患者由3名呼吸內科護師專人管理,護士與患者比例為1∶5。④45例Ⅳ級輕度患者由1名主治醫師及1名護師負責門診治療、觀察,指導康復訓練。
2.4 實施分級救護措施
2.4.1 Ⅰ級特重患者救護 重點是搶救生命、呼吸支持。主要措施:①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及時靜脈補液及治療,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320 mg/d突擊療法控制肺部病變,嚴密觀察用藥不良反應。②保護氣道黏膜,早期行氣管切開術,予呼吸機輔助呼吸,采用保護性通氣肺復張策略,減少機械性肺損傷,導管固定不宜過緊,采用氣囊下可吸痰裝置,氣囊壓力不宜過大,避免黏膜進一步受損。③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加強氣道濕化,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混懸液各2 mL+ 鹽酸氨溴索30 mg持續霧化吸入, 2.5%碳酸氫鈉液沖洗口腔1次/8 h;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路,每周更換,及時傾倒積水瓶,防止管路積水逆流。④ECMO的護理,3例患者均采用ECMO治療7~15 d,嚴密做好灌注量、抗凝、管道及氧合器等ECMO系統監測、機械通氣各指標監測及生命體征監測,嚴防出血、溶血、栓塞、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癥。⑤做好體位管理,維持氣道通暢,預防并發癥。3例患者均發生氣胸、縱隔氣腫,給予平臥與俯臥位交替進行,每4~6 h翻身一次。⑥配合醫師行氣管鏡下檢查、治療,給予地塞米松5 mg氣管內灌注,氣管鏡下取出壞死脫落組織,將脫落組織送細菌培養。⑦加強營養、保護消化道黏膜,采用腸造瘺進行腸內營養,每日給予腸內營養乳劑瑞能(TPF-T)及混懸液SP(百普力)約1000~1500 mL,加果汁及高蛋白混合液各1000 ml。避免留置鼻胃管致食管、胃腸黏膜受損、粘連及壞死,預防食管、氣管瘺等并發癥發生。⑧保護性隔離措施,收住層流病房,保持溫度20~22 ℃、濕度60%~70%,地面及桌面含氯消毒劑擦試3次/d,空氣消毒3次/d,嚴格執行手衛生,杜絕探視人員,預防呼吸道感染。
2.4.2 Ⅱ級重度患者救護 重點是維持有效呼吸,對癥處置。主要措施:①維持有效呼吸,收住RICU,給予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其中1例患者因不耐受,改為間斷使用無創呼吸機,面罩吸氧,氧流量前1周內6~8 L/min,病情穩定后,調整為4~6 L/min。②加強氣道管理,給予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各2 mL、鹽酸氨溴索30 mg行霧化吸入1次/4 h。③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及時靜脈補液及藥物治療,應用大劑量甲強龍160 mg/d控制肺部病變,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④嚴密觀察病情,預防并發癥,其中1例胸悶,呼吸困難加重,胸部CT檢查示雙側氣胸,給予充分鎮痛、鎮靜,調整無創呼吸機參數,降低呼氣未正壓,給予胸腔穿刺行胸腔閉式引流排氣,加強胸腔閉式引流護理,協助患側臥位,保持大便通暢等處置,患者病情緩解。⑤促進氣道黏膜愈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5萬單位噴霧吸入氣道。⑥加強飲食管理,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6餐/d,少量多餐,避免食用煎、炸、烤及粗、硬的食物。⑦做好心理疏導,定期(每周)及不定期(病情變化或發現不良情緒時)心理評估,針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恐懼心理。
2.4.3 Ⅲ級中度患者救護 重點是保護氣道,促進康復。主要措施:收住呼吸內科普通病房,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3~4 L/min,氧化霧化吸入1次/6 h,5~10 min/次,霧化前后清洗口面部及漱口,避免局部激素殘留;做好氣管鏡圍檢查期護理;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軟食為主。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進行心理疏導,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經上述護理,10例患者于10~15 d治愈出院,無并發癥,繼續吹氣球訓練,3次/d,5 min/次,每周復查肺功能。
2.4.4 Ⅳ級輕度患者救護 重點是病情觀察,康復訓練。主要護理措施:給予霧化吸入3次/d;保護口咽部黏膜,避免食用生硬、油炸、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著涼,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呼吸功能訓練,吹氣球訓練3次/d, 10 min/次,堅持做呼吸操,擴胸運動3次/d,10 min/次,堅持健走(以不喘息為宜)2次/d,20 min/次。定期門診復查肺功能及氣管鏡檢查。
60例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通過分級救護:3例特重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并發氣道大咯血搶救無效死亡;2例病情好轉于入院110 d后出院,后期均發生重度氣道黏膜瘢痕增生、氣道狹窄及中度肺纖維化等后遺癥。2例重度患者均病情好轉于入院70 d后出院,后期發生輕度氣道黏膜瘢痕增生及輕度肺纖維化等后遺癥。10例中度患者于入院10~15 d后治愈出院,無后遺癥。45例輕度患者經門診治療,觀察7~10 d后完全康復。
4.1 成批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救護的特點與難點 發煙罐中毒是主要成分為六氯乙烷鋁粉、氧化鋅等燃燒后釋放的有毒害氣體引起的吸入性肺損傷[1]。主要發生在聲門、氣管和肺實質區域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氣道黏膜損傷、水腫、出血、滲出及黏膜壞死、脫落,小氣道及肺泡穿孔,縱隔氣腫等病理改變;氣道和肺上皮細胞的損傷,黏膜脫落,形成黏膜栓塞和管型,造成呼吸道阻塞和空氣滯留,并損傷肺表面活性物質及防御功能,導致氣體交換發生障礙,發生ARDS及呼吸衰竭[6]。本批患者發病機制復雜,有毒有害氣體中毒機制不明確,傷員多,時間集中,病情復雜,病死率高;醫療條件有限,醫院人力、物質供需矛盾,專業救護人員相對數量不足。
4.2 分級分區救護的意義 ①有利于及早評估、識別各級患者病情變化及安全隱患,以便采取相應措施,為有效搶救患者贏得寶貴時間。②可科學、合理的分配有限的醫療資源,將最先進的儀器、設備,最充裕的人力資源及最精銳的醫護團隊,集中調配到危重患者救護中去,從而滿足不同病情患者的治療需求,發揮最大的醫療及社會效益。③有利于規范救護流程,明確質量標準;有利于管理者及專家床邊重點指導、督查,有利于培養優秀人才,降低住院費用及人力成本。④有利于重癥患者統一管理,提供保護性隔離環境,降低呼吸道交叉感染發生率等,提高救治成功率。⑤減輕危重患者對中、輕度患者的心理影響,降低情緒干擾,提高治療積極性,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滿意率[9-10]。
4.3 分級救護效果分析 從救治結果可見,分級救護可提高成批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救治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滿意率,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分級救護是以患者病情輕、重、緩、急為依據,實施分級、分區救護方案,通過成立專項救治團隊,協調、整合區域內醫療資源,統一指揮,科學編組,合理分配,分工協作,分流救治,使所有患者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專業化救治,達到及時、準確、有效的救護效果,從而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成批傷員醫療風險。
[1] 李慎江,鄭立廣,李常城,等. 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損傷CT首次檢查時間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11): 74-76.
[2] Restrepo RD,Walsh BK.Humidification during invasive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2012[J].Respir Care,2012,57(5):782-788.
[3] 王慧娟,聶時南,王 紅,等.批量傷員救治綠色通道的建立與實施[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22(7):745-749.
[4] 楊宗城.燒傷治療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60.
[5] Strickland SL,Rubin BK,Drescher GS,etal.AARC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effectiveness of nonpharmacologic airwayclearance therapi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Respir Care,2013,58(12):2187-2193.
[6] 賈赤宇,邱亞斌,常春娟,等.吸入性損傷的診斷與治療(續一) [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2010,5(3):410-411.
[7] 馮海麗. 早期預警評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 46(10):1029-1031.
[8] 劉新平,謝 虹,陶方萍,等.重癥監護病房分級監護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0,25(21):95-97.
[9] 張愛琴,江方正,孫 琳,等.專項技術系統管理在重度爆炸傷員批量救護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6,29(7):745-748.
[10] 葉向紅,彭南海,李維勤,等.ICU護士分級管理的實踐與效果[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7):754-757.
(本文編輯:劉玉巧)
362000泉州, 解放軍第180醫院呼吸內科
洪原城,E-mail:qzHongyuancheng@126.com
金潤女,繆 羽,溫慧敏,等.成批發煙罐煙霧吸入性損傷患者分級救護的組織與實施[J].東南國防醫藥,2017,19(3): 321-323.
R45
A
1672-271X(2017)03-0321-03
10.3969/j.issn.1672-271X.2017.03.026
2017-02-01;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