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凌
摘 要:內5優8015是中國水稻所選育的水稻新品種。2016年潛山縣梅城鎮引進試種,結果每穗總粒數157.5粒,實粒數為135.8粒,千粒重稱量后為27.0g,10 777.5kg/hm2。該品種株型緊湊,劍葉挺直,抗逆性強,全生育期142d,適合在當地種植。但是,要注意及時烤田、增施穗粒肥和防止倒伏。
關鍵詞:水稻內5優8015;示范種植;初板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4-0021-02
內5優8015是中國水稻所選育的水稻新品種。在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福建省等地廣泛種植,表現高產、優質、高效的特點,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深受種植大戶喜愛。為摸清該品種在潛山縣種植適應性、產量情況和最佳栽培技術,探索最佳的經濟種植模式,由中國水稻所安排,2016年在潛山縣梅城鎮潘鋪村建立了面積為8.33hm2的內5優8015高產示范片。通過組裝配套栽培管理技術、實施綠色栽培措施,比較種植經濟效益顯著。該品種適宜在我縣種植大戶中適當種植。
1 內5優8015試驗情況
1.1 秧田田間管理情況
1.1.1 秧田整地 秧田前茬是冬閑田,4月18日翻耕,每hm2秧田施48%三元復合肥300kg后旋田1次。22日開溝作畦,秧畦寬160cm、溝寬和溝深各20cm。
1.1.2 秧田播種 5月12-13日曬種,5月15日用咪鮮胺浸種,撈起后催芽。5月18日芽90%露白后播種到秧田,每hm2秧田播種子150kg,折大田用種每hm211.25kg干種子。
1.1.3 秧田管理 5月29日齊苗現綠,90%種子,種子苗有1葉;6月6日85%種子苗出2葉,當天每hm2苗床追施尿素75kg,10日每hm2噴施三環唑和吡蚜酮各300g,葉枯唑1 200g。其他管理與單季稻秧苗管理相同。
1.2 大田田間管理情況
1.2.1 大田耕整 6月10日大田翻耕,田中灌淺水,實行一犁一耙一平,傍晚時分每hm2追施48%三元復合肥750kg、鋅肥30kg、尿素150kg,用芐嘧磺隆撒施除草。
1.2.2 插秧 6月13-15日人工移栽,行株距25~30cm,株距20cm。每hm2栽19.5萬穴左右。移栽時秧苗4.5葉左右,帶蘗1~0.5個,每粒種子莖蘗苗1.5~2.0個。
1.2.3 追肥 秧苗6月19日前后返青活棵,6月25日每hm2追施尿素150kg、氯化鉀150kg;7月11日烤田,7月22日復水;7月25日每hm2施105kg48%三元復合肥,7月30日每hm2施尿素37.5kg。
1.2.4 防蟲治病 7月10日結合復水,追施225g氯蟲苯甲酰胺、150g福戈、450g吡蟲啉;7月30日用225mL愛苗、300g三環唑、吡蚜酮425g兌水噴施。8月27日,根據農藥使用說明噴施葉枯靈、賽菌唑、乙蒜素等。
1.3 產量結構分析 據分蘗末期調查,大田hm2有效穗227.5萬,主莖穗每穗粒數在160~200粒,分蘗穗的每穗粒數平均在120~140粒,莖蘗穗平均每穗粒數在130~150粒左右。在收獲之前進行了理論測產。結果表明,每hm2有19.9萬穴,每穴有效穗12.5個,每穗總粒數157.5粒,實粒數為135.8粒,結實率為86.22%,千粒重稱量后為27g,折每hm2產量11 254.5kg。同一示范片上、栽培管理水平相近的品種Y兩優1號,每hm2有20.25萬穴,每穴有效穗12.8個,每穗總粒數137.9粒,實粒數為108.5粒,結實率為78.68%,千粒重為24.5g,折每hm2產量6 991kg。在2016年遭遇高溫熱害和嚴重干旱的情況下,該品種結實率達到86.2%,比一般品種高10個百分點;產量比一般品種每hm2高3 000kg以上,表現出極強的耐高溫和干旱特性。2016年10月9日,中國水稻所委托安慶市農業部門專家對示范片進行實產驗收,結果試種田塊每hm2實際產量達到10 277.5kg,較我縣一般品種產量高10%以上,得到示范戶的肯定。
2 內5優8015示范推廣的問題與建議
2.1 栽培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2.1.1 分蘗成穗率低 該品種前期施肥偏多,分蘗成穗率偏低,只有69.26%;示范片密度只有1.4萬穴,加上烤田不及時和不徹底,導致每hm2的有效穗數只有247.5萬穗,相對不足,不能實現以穗數奪取高產目標。同時,由于從7月中旬開始連續2個多月干旱少雨,水稻營養體不足有效穗明顯變小,穗粒數變少,不能大穗奪豐收,這樣穗粒結構造成產量潛力不能充分發揮。
2.1.2 有一定倒伏現象出現 示范片在國慶節之前長勢長相十分良好,據當時的苗情和長勢,預計每hm2產超過12 000kg,但是10月初的一次臺風導致該品種有較大面積倒伏,倒伏面積占比達到30%左右,從而導致每hm2實收產量與理論產量相差1 200kg,減幅達10.02%。在以后栽培上要適當減少有機肥用量。同時,要早烤田、重烤田,防治倒伏。
2.1.3 后期存在早衰現象 在肥料使用上,前期肥料夠了甚至偏多,中期肥料特別是氮肥偏多,導致分蘗較多,后期肥料顯得不足,加上干旱、高溫,肥料利用率下降,存在脫肥早衰現象,表現穗小、千粒重下降。在以后示范推廣上要增施肥料,特別要增施磷鉀肥,根據葉色不同補施適量氮肥。后期施肥要爭取在幼穗分化四期以前進行,使用過遲會造成貪青晚熟,對高產不利。
2.2 栽培上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2.2.1 要適時曬田復水 力求在插后20~30d達到預期莖蘗數。當達到預期莖蘗數的80%時,就要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過早曬田,使大田達不到高產的有效穗數,產量上不去;曬田過遲,又會導致無效分蘗多、群體過大,誘發病蟲害。要通過曬田實現控苗,改善水稻秧苗的長相。孕穗期要實行淺水灌溉,抽穗揚花保持田間有3cm水層。灌漿成熟期要保持田間干干濕濕,以濕為主,保持植株根系活力,達到以根保葉的目的。收割前,為了不影響稻谷籽粒充實度,千萬不能斷水過早。
2.2.2 要合理施用穗肥和粒肥 該品種的穗肥一般在穗分化一期或拔節初期施用,最遲在幼穗分化二期。建議每hm2施尿素75~120kg、氯化鉀120kg或45%三元復合肥225~300kg作穗肥。粒肥在破口抽穗期施用,粒肥應結合氣候和水稻長相確定施與不施,如水稻長相較健壯,葉片挺直,長短適宜,葉色變淡,陽光充足,每hm2可施尿素30~45kg或45%三元復合肥45~75kg;如水稻生長較旺,葉片過長,可不施。
2.2.3 要防止后期倒伏 該品種株高偏高,容易倒伏,特別灌漿后期,如果遇上風雨極可能倒伏。因此,一是前期每hm2增施餅肥750kg,后期施用鉀肥75~150kg,促早熟,壯莖稈,提高莖稈的抗倒伏能力。二要將稻田里的大草除掉,使水稻挺實而不倒伏。三是噴灑藥劑。可噴施增產靈,抗倒增收。四是連株扶固。在強風暴來臨前,應當盡快地用線繩將水稻連株或在水稻的株行間插一些能攔倒伏的向日葵稈等,增強水稻的抗倒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