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開舉
摘 要:隨著近年來洋蘭在花卉市場上的興起,卡特蘭作為洋蘭中觀賞價值極高的種類,因擁有花型多變美麗,色彩豐富鮮艷,花期長,有花香等特點,素有“洋蘭之王”的美譽,愈發受到業界關注,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該文從卡特蘭的引種、建園栽種、生長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卡特蘭的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洋蘭;卡特蘭;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4-0037-02
卡特蘭(Cattleya hybrida)又稱卡特利亞蘭、阿開木,為蘭科卡特蘭屬及其聯屬植物的統稱,在國際上享有“洋蘭之王”的稱號,因其原生種種類繁多,植株性狀多樣,故經過幾個世紀的栽培得以擁有蘭花中最為多變的花型花色,可作為盆栽觀賞,也可用于切花,為節日婚慶,宴會迎賓等場合的主力花卉。近年來,隨著蝴蝶蘭、文心蘭、石斛蘭等洋蘭品種進駐中國花卉市場并取得喜人的反響,卡特蘭也開始被多數種植戶所重視,并初具規模。卡特蘭較多數蘭花生性強健,管理粗放,耐寒耐旱耐強光。安徽多數地區四季氣候分明,光照充足,溫暖潮濕,晝夜溫差較大,適合建造栽培卡特蘭的溫室。本文介紹了卡特蘭的栽培技術,為廣大種植者提供參考。
1 卡特蘭的引種
卡特蘭原產于中美洲至南美洲的熱帶及少部分亞熱帶地區,一般而言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卡特蘭大多是經過多代雜交篩選培育出來的園藝品種,性狀穩定,易于栽培。對于初步種植卡特蘭的種植戶而言,應該從卡特蘭花期、花型、生長習性、種植成本等方面進行考慮來選出花色花型符合國人審美、花期迎逢主要國內節日、復花性好、抗病害能力強、耐寒耐高溫的品種(原生種建議引種經人工篩選的多倍體植株)。目前我國主流蘭場的卡特蘭種苗大部分從性價比最高的臺灣引進,少有從歐美及日本引種,引種應注意種苗的最初來源以及親本的習性,并注意是否有病蟲害等問題。
2 園地規劃
卡特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下部具有球狀或棒狀假鱗莖,頂生革質葉片1~3枚,匍匐莖可向多個方向蔓延,從出瓶到開花需要2~4年時間。卡特蘭為附生植物,根系多為氣生根,較其他洋蘭而言相對喜光耐旱,稍耐寒。生長環境喜溫暖潮濕、明亮通風,基質偏酸透氣。故在選擇建造溫室時應選擇平坦、光照充足、交通便利、通風、有供電設施的地區。一般種植卡特蘭溫室的基礎設備需要有雙向的透風扇,配備水簾及多層遮陽網,冬季應備有補光燈和供暖設施。苗床應架置于地面1m以上,床面網狀,上可置育苗穴盤容器,部分品種可采用懸掛種植的方法。
3 栽培方法
3.1 基質與栽培容器選用 卡特蘭根部氣生,喜濕潤,故應選用透氣排水性良好的植料。市面上大多卡特蘭是使用水苔種植,此種方法成本低,生長快,但基質易腐結塊;也有少量花卉公司使用純樹皮栽種,此種方法栽種的植株長勢健壯,但成本較高;也可自配混合基質,基質的pH值應控制在5.5~6.5的弱酸性,一般為樹皮混蘭石混火燒土混仙土,比例為1∶1∶1∶1。卡特蘭在栽培容器選用方面應盡量滿足透光、透氣、底部有足夠排水孔、不可過大的原則。一般為陶盆最佳,透明營養杯其次,塑料皿最末。栽植時墊底物應多,切忌不可深植。
3.2 溫濕度與光照管理 卡特蘭雖耐旱耐寒,但喜歡高溫高濕度的環境。幼苗期適宜溫度為25℃左右,大苗生長期溫度可控制在15~30℃,冬季需要控制室溫不低于15℃防止發生凍害以及無法開花,每天需要補光2~3h;幼苗階段的濕度應控制在80%左右,可通過噴霧加濕,水簾加濕和噴灑地面降溫加濕來保持濕度;成苗階段應將濕度控制在60%~80%。卡特蘭在幼苗階段應控制光照,春至秋季使用遮光率為60%~70%的遮陽網進行遮陽,大苗至開花期較為粗放,夏季使用50%的遮陽網即可。
3.3 水肥管理 卡特蘭生長期為春至早秋季,一般在生長期開始時就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春夏季新芽萌發的時候要注意即時補充水分,一般基質表面見干就該澆水(水苔2~3d一次,樹皮和混合植料于每日9:00和15:00各澆一次,下同),澆水一次性澆透,盡量維持基質干濕的兩極化;秋冬季節應控制澆水(水苔4~5d一次,樹皮和混合植料2~3d一次),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卡特蘭在生長期應薄肥勤施,一般使用氮磷鉀比例為1∶1∶1的混合控釋肥,大苗生長階段每次施用1.5g,7~14d追肥一次;當進入花期時應該使用磷鉀比例較高的花期肥料;開花后應減少施肥次數和用量。在生長過程中應配合使用蘭花專用葉面肥進行補充,一般7d噴灑一次,配比按照不同的廠牌提供的參數使用。
3.4 分株繁殖 卡特蘭在出瓶后生長3~4年即可進行分株繁殖,一般保證每叢具有3~5個老假鱗莖,1~2個新芽最容易生長開花。注意卡特蘭在分株時所接觸的任何園藝器械必須經過消毒,以防止出現病害感染。分株應在4月之前新芽剛剛萌發時進行,分株應注意將干癟的假鱗莖剪去,老根爛根剪除,弱芽摘除,留下主干最健壯的新芽,所有傷口應涂抹硫磺粉進行消毒,并在傷口晾干后進行栽植。栽植時應將新芽栽在花盆靠中心位置以保證新植株有足夠生長空間,大型植株和長梗植株應立支架防止倒伏。卡特蘭不宜頻繁過度分株,否則植株花性會大大減弱。
3.5 病蟲害防治 卡特蘭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白絹病、病毒病等,常見的蟲害有介殼蟲、蛞蝓、紅蜘蛛等。在栽培階段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應重在預防,平日建議使用噻嗪殺撲磷乳油800~1 000倍液進行噴灑,一般7d左右一次;每7d配以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進行防治。花期不建議通過藥物治療病蟲害,可建議手動去除病害處。對于病毒病只有預防的辦法,一般將環境做到潔凈通風,器具消毒到位,植株消毒到位,引種正規無病害即可;一旦發現病害植株應立即焚燒銷毀,并將周圍植株隔離觀察。
3.6 花期管理 卡特蘭花期應注意溫度與光照的恒定和通風,以保證花朵正常發育顯色,并不會出現病斑影響觀賞品質。大花、多花、長梗品種應立支架防止倒伏。卡特蘭的花期可持續30~45d,較蝴蝶蘭等其他洋蘭而言相對較短,故最好在第一個花苞綻開的時候進行出棚銷售。卡特蘭花期會消耗植株大量營養,所以應該在植株開花7d左右的時間追肥一次,花期噴灑植株時盡量不要將水沾到花朵上以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