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植樹造林工作對人類長遠發展有重要意義與影響,同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平衡有一定促進作用。本文首先對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造林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建議
一、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
1.作業設計不規范
作業設計是營造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進行施工時應按照相關設計進行施工,這說明設計作業具有一定的規劃與指導作用。我們一直在對設計工作進行完善與優化,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將其中的問題主要總結為以下幾方面,并進行仔細分析。
(1)重視程度不夠
在實際進行營造林工作之前應對其進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與工程要求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對林業工程的長遠健康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現階段林業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對該項工作認識程度不足,沒有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單純的將設計工作看成一種形式內容,甚至出現設計材料弄虛作假的現象,這對營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有不利影響。
(2)作業設計調查不深入
在實際進行作業設計工作時一定要對設計材料進行深入調查,同時防止審批走形式現象的出現,將審批工作落到實處,這對營造林工作的長遠健康發展有一定影響。設計作業對設計單位與設計人員素質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實際進行設計工作時,一定要對設計單位資質進行嚴格的選擇。
(3)作業設計流于形式
現階段營造林設計工作存在只注重形式的現象,部分單位以及施工隊伍邊設計變施工,甚至施工完成后在進行設計工作,這不僅沒有將設計工作的真正意義發揮出來,還不利于營造林工程的順利實施。
作業設計不規范現象普遍存在與營造林建設中,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植樹造林工作有一定的影響與阻礙作用。林業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進行營造林建設時一定對上述現象重點注意,將作業設計工作落到實處,達到真正促進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作用。
2.自查驗收不認真
自查驗收是營造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自查驗收工作落到實處有利于造林任務更好的完成,同時對造林質量進行一定的保障。在實際進行驗收工作時我們發現自查驗收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問題,這對造林工作的正常運行有一定阻礙作用,我們將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1)部分地方仍然只注重面積與成活率的檢查,忽視對是否按作業設計進行施工、建檔情況等內容的檢查;
(2)隨意降低檢查驗收標準或未開展自查驗收工作,將造林計劃或作業設計面積作為完成的造林面積上報;
(3)小班上圖不準,與實地不符,存在移位、錯位等現象;
(4)小班實地面積與上報面積相差較大,未認真進行測量或地形圖勾繪,往往采取目估測算或以苗木株數推算面積等形式;
(5)小班界線勾繪粗放,將一些非林地或非造林地面積勾畫進來,導致小班面積偏大,超過5%的允許相差范圍。
3.林業技術力量薄弱
基層林業技術力量薄弱、人員隊伍緊缺一直困擾著部分地方林業工作的正常開展。受機構改革、人員編制、經濟落后及非重點林區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方撤鄉并鎮,前期農林水利站等機構全部合并為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人員隊伍緊缺,造林任務大,經費不足,加上人員調動頻繁,造成了基層林業技術力量薄弱,人員素質不高,業務建設跟不上,管理難到位的局面。也直接導致了有些造林作業設計不規范,圖、表、卡等基礎檔案材料不齊全或不一致,自查驗收不認真、不到位,小班面積、小班位置出現錯誤,影響營造林質量。
二、建議
1.規范作業設計,完善基礎材料
①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作業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采取責任負責制形式;②科學制定營造林總體規劃與實施方案,為作業設計奠定良好基礎;③嚴格按照作業設計要求,準確利用地形圖或其它相關林業用圖,對造林小班地塊進行認真設計,仔細勾畫小班形狀并填寫相關作業設計表表格,對于國家投資的林業重點工程必須聘請具有乙級資質以上單位進行設計;④嚴格作業設計審批程序,全面評價作業設計的可行性與實用性;⑤堅決做到按設計施工、先設計后施工,作業設計圖、表、小班位置、小班面積與實地相一致,完善基礎材料,豐富成果內容。
2.加強資金投入和林業隊伍建設,提高造林工作水平
鑒于目前林業基層工作任務重、經費短缺、隊伍不穩定、技術力量薄弱等現象,建議:①加大資金投入,完善辦公基礎設備和工作環境,增加外、工作人員的補貼補助,充分調動林業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②認真開展相關業務技能培訓與交流,及時掌握國家、省、市有關新政策、新標準、新辦法,提高技術人員業務水平,更好地發揮基層林業工作站的作用;③相應增加林業崗位編制,建立激勵機制,充實林業隊伍,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大學生到基層從事林業工作。
3.嚴格自查驗收,確保上報數據真實
①林業技術人員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積極參與林業建設工作;②實行包片負責制,結合獎勵制與責任追究制;③白查驗收必須認真仔細,每一山頭地塊必須親自到位,要認真核對作業設計材料與實地情況,準確勾畫小班面積,按照要求詳細記載林種、樹種、成活率或保存率、失敗或損失原因等相關調查因子,做到每個小班、每個農戶的材料齊全,圖、表、卡一致,白查驗收結果要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外業結束后要認真及時地編寫自查驗收報告;④要嚴格掌握有關技術標準和統計口徑,認真核對造林計劃年度、實施年度、完成面積等,確保自查驗收數據真實可靠。
4.重視造林后續撫育與管理工作,鞏固造林成果
造林后的撫育與管理工作,既要靠林業主管部門的努力工作,也要靠造林戶的自身行為。建議:①林業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分別實行領導與技術人員的責任區包十制,創新管理辦法,定期深入農村巡調查林木生長情況,全面清查不合格與失敗地塊,及時要求造林戶采取補植、補造、重造等措施;②通過電視、廣播、標語等手段加大宣傳力度,既要講重要性和政策性,又要講自覺性和責任性,充分提高造林戶“三分造、七分管”思想,主動采取鋤草、施肥等育林措施,改變傳統耕作和放牧習慣,定期撫育,全面管理,有效防止造林地失敗或重新轉為農地或其它地類。
參考文獻:
[1] 章勇,曾秋剛.提高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J].花卉,2016(4).
[2] 張清國.淺析營造林的質量影響因素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