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通過對長時間的生產實踐進行總結與觀察發現,種子品質與苗木質量受種子成熟度的直接影響。適時的采收不僅對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種子成熟度,還對樹木生長質量與林業資源長遠健康發展有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對林木種子采收進行分析,為更好的繁育樹木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東北地區;造林樹種;成熟;采收
一、種實成熟
1.種子成熟形式
種子成熟主要分為生理成熟以及形態成熟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有本質上的不同,下面我們對這兩種形式進行仔細分析。
(1)生理成熟。成熟的種子才具備繁育以及傳承后代的能力。生理成熟以及形態成熟是種子成熟的兩種主要形式。種胚發芽能力對種子大小以及干物質含量有一定的要求,只有種子大小以及干物質積累量達到相關要求后種胚才具備一定的發芽能力,這就是指生理成熟。含水量較高以及內部物質易溶是生理成熟種子的顯著特征,同時,處于這一時期的種子種皮比較嬌嫩,無法對內部種子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發芽能力較強的種子具有完整的生長發育過程。處于生理成熟期的種子并沒有完整的生長發育過程,所以不適合采摘,更不適合貯藏備用。該時期種子采摘種植后會成活率較低,成活后生長質量以及生長效果也不明顯。
(2)形態成熟。形態成熟的種子種胚已經經歷完整的生長發育過程,同時外觀也有明顯的成熟性征。處于形態成熟期的種子含水量已經逐漸較低,逐漸向干物質方向轉化。種皮堅硬以及色澤穩定是形態成熟期種子的顯著特征,該時期種子種皮可對內部物質進行有效的保護,在此期間對種子進行采摘以及貯藏不會對發芽率造成影響。在實際對種子進行儲藏時,一定要對科學的手段以及方法進行合理的利用,防止種子受潮等現象的出現,有效對種子發芽率進行保護。
在實際進行林業生產工作時,主要將形態成熟作為采種的依據與標志。大多數種子都是先進行生理成熟,在進行形態成熟,但也有少數種子與之相反。因此,我們不能依據直觀的看法對種子的發芽能力進行判斷,在實際進行播種之前,為保證成活率可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2.不同的形態成熟
種實的形態成熟,因不同樹種,各具特征。常見的肉果類,成熟時大多果皮開始變軟變色,如山桃、山杏、銀杏的果皮已由綠變黃;山核桃由綠變為青黑色,核果呈黃綠色;山葡萄、藍莓、女貞由綠變成紫黑色;花楸、火炬樹、冬青則由綠變紅色。
在干果類中,包括蒴果、翅果、莢果的種實,其外觀總的變化是果皮開始干燥、硬化緊縮,并由綠色轉變為黃褐色、褐色。如楊樹果,蒴果干裂,散出的絮,水曲柳的果翅呈淺黃褐色,榆樹的果翅為淺褐色,而樺木的果穗為褐色。在莢果中,刺槐、紫穗槐的果莢為赤褐色,皂莢的果莢為紫黑色。
球果類種實成熟的外觀主要特點是果鱗比較干燥、微裂,已硬化、變色。如紅松球果:卵圓形或柱狀長卵圓形,長8~15cm,徑6~8cm,柄長1~1.5cm,成熟后種鱗不開裂,種子不脫落,種鱗菱形,先端微向外反曲,鱗盾黃褐色,稍帶灰綠色。
落葉松球果:成熟時,上部種鱗張開呈杯狀或為橢圓形,黃褐色、淡褐色或有時帶紫色,長1.2~2.5cm,徑1~2cm,種鱗為16~30;中部種鱗萬角狀卵形,鱗背無毛,有光澤;苞鱗較短,長為種鱗的1/3~1/2,卵狀披針形,中肋延長為急尖頭。
白皮松球果:通常單主,初直立、后下垂,成熟時淡黃褐色,長5~7cm,徑4~6cm,有短梗或幾乎無梗;種鱗長圓狀廣楔形,先端厚,鱗盾近菱形,有橫脊,鱗臍明顯,呈三角狀,具刺尖,刺向下反曲。
樟子松成熟球果:圓錐狀卵形,長3~6cm,徑2~3cm,灰褐色或黃褐色;鱗盾極凸起,橫、縱脊明顯,下部和中部者常向后反曲,鱗臍呈瘤狀凸起,具易脫落短刺。
油松球果:卵形或卵圓形,長4~7cm,有短柄,與枝幾乎成直角,成熟后黃褐色,常宿存幾年;中部種鱗近長圓狀倒卵形,長1.6~2cm,寬1.2~1.6cm,鱗盾肥厚、有光澤,扁菱形或扁菱狀多角形,橫脊明顯,縱脊幾乎無,鱗臍明顯,有刺尖。
臭冷杉球果:卵狀,圓柱形或近圓柱形,長4~8cm,徑2~3.5cm,熟時紫褐色,無梗,種鱗腎形或扇狀腎形,長短于寬,稀近相等,上部寬圓,微內曲,具不規則細齒,兩側圓或耳狀,基部狹成細柄狀,鱗背露出部分密被短毛。
3.不同的種實成熟期
除形態特征之外,各種不同樹種的種實成熟期也有差異。掌握各樹種的種實正常成熟期,對于正確判斷種子是否成熟有一定幫助。東北地區主要造林樹種的種實成熟期大致是:紅豆杉9月、長白落葉松9月、日本落葉松9~10月、興安落葉松8月下旬~9月上旬、紅皮云杉9月、紅松9~10月、樟子松9月、側柏8~10月、楊樹5月、柳樹5月、胡桃楸8~9月、樺樹8~9月、柞樹8~9月、板栗8~10月、榆樹5~6月、天女木蘭9月、五味子9~10月、山杏7月、毛櫻桃5~6月、李子7~8月、山梨9~10月、花楸7~9月、紫穗槐8~9月、山皂角8~9月、胡枝子9~10月、刺槐8~10月、黃菠蘿7~10月、色樹8~9月、山葡萄8~9月、椴樹8~9月、刺五加7~8月、龍牙蔥木9~10月、刺楸9~10月、水曲柳8~9月。
此外,還可借助觀察樹木種子內部的胚乳和胚的顏色、光澤作為鑒別種子成熟與否的依據。如已成熟的紅松種子的胚乳為乳白色,有油脂光亮和特殊香味;而紫椴的種子胚乳呈白色,胚呈淡黃色。
二、種實適時采收
當判斷種子確已成熟之后,要區別不同樹種,適時進行采收。一般針葉樹,早期脫落的種實個頭比較大,顆粒飽滿,發芽率較高,為采收最佳時期。闊葉樹,如核桃、柞樹等,早期和晚期自然脫落的多數屬于遭受病蟲害、發育不良或受機械損傷的,因此要巧妙躲開兩頭。對楊、柳、榆、樺等成熟后應立即采集,以免由于種子的脫落、飛散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采收方法:
(1)待成熟的種子自然脫落或經人工震動脫落后,及時進行收集調制;
(2)利用工具到樹上采收,如樟子松、落葉松、紅松等,可用采種鉤、高枝剪、采種鐮幫助采集。在采收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折毀枝條,不傷害尚未成熟的幼果,不砍伐樹木。同時,避免在生長畸形、長勢不良、屬于采伐萌芽木或有病蟲害的樹上采種。
參考文獻:
[1] 程美娟.采收及貯藏[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