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軍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監獄勞改系統積極引導服刑改造人員在刑滿釋放后自主創業,這將是幫助這一特殊群體重返社會、融入社會的有益之舉。為響應中央號召,認真貫徹創業政策,應逐步強化創業服務,積極引導和幫扶刑滿釋放人員成功創業,這對防止刑滿釋放人員因無業可就、沒有經濟來源而“再進宮”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此,筆者就積極做好新形勢下的監獄勞改系統刑滿釋放人員創業工作提出以下意見和觀點。
一、提高刑滿釋放人員主動創業的參與率
加強輿論宣傳,做好創業培訓指導。推動刑滿釋放人員主動創業、引導創業意愿是關鍵。做好宣傳引導,在創業宣傳方式上,要貼地氣、近距離,提高宣傳的親和性和成效性;在宣傳內容上,要從“愿意創業”“敢于創業”兩個點上下功夫。一要做好創業指導工作,讓刑滿釋放人員全面正確認識創業。首先要從創業教育入手,消除刑滿釋放人員對創業的畏懼心理,改變他們心中創業是“很遙遠、與己無關”的事情這一錯誤認識。二要做好典型示范,發揮榜樣帶動、激勵作用。挖掘已有刑滿釋放人員創業成功案例,從他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功創業典型身上,樹立創業自信心。三要做好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培訓。服刑期間對有創業意愿人員的集中培訓,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創業技能,同時也能夠提高刑滿自主創業的成功率。四是做好政策宣傳,提升創業意愿率。加大地方政府的創業扶持政策宣傳,讓刑滿釋放人員了解包括創業指導、小額擔保貸款、創業補貼、創業培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加創業底氣,讓更多人員愿意、敢于將創業意愿變為創業現實。
二、降低刑滿釋放人員盲目創業的失敗率
引導理性創業和做好項目指導,是服刑人員參與創業培訓過程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一是要做好創業素質測評,鼓勵引導刑滿釋放人員創業,但并不等于讓所有人員都去創業,創業之路并非適合所有人。研究表明,在所有創業企業(不含加盟類企業)中,有70%會在一年內失敗,而另外的25%將在后6年內陸續倒閉,只有剩下不到5%的企業會走向成功。所以,要充分利用就業服務平臺、創業專家顧問團、職業指導師、創業咨詢師等資源,引導幫助預創業的刑滿釋放人員學會理性分析自身素質、所擁有的優勢資源、創業受到的制約條件等各項因素,從而理性地做出就業創業選擇。二是要做好項目推介工作。創業初期選對適合自己的項目很重要,尤其是刑滿釋放人員群體對如何選擇創業項目總感到無所適從。在創業引導過程中,應該加大對創業項目的征集、推進力度,拓寬眼界、方便有創業意愿者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從而大大提高刑滿釋放的創業者與項目的匹配率。
三、提高刑滿釋放人員創業的成功率
創業啟動資金和知識技能相對不足是制約刑滿釋放人員創業的兩大瓶頸。建議針對兩大問題,政府積極做好“一低一高”兩項工作?!耙坏汀奔唇档瞳@得資金支援的門檻。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是刑滿釋放人員創業者獲得創業啟動資金的惠民政策,已成為推動創業的助推器。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現在擔保門檻上。因為刑滿釋放人員群體普遍存在著“社會交往面窄”問題,他們很難找到如公務員、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企業主等符合條件的人員為其提供反擔保,有的沒有多余房產進行抵押,這就成為影響他們申辦小額擔保貸款的一道“檻”,造成許多本應享受小額擔保貸款扶持的創業者無奈放棄貸款申請?!耙桓摺奔醇哟髣摌I培訓力度,提高創業技能。應該在已開展的監獄勞改系統免費創業培訓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通過社區、鄉鎮再次參與社會人員創業培訓的力度。
四、提高刑滿釋放人員持續創業的存活率
強化創業跟蹤,做好后續服務。創業之初“扶上馬”,尚需創業之后“送一程”。對于首次創業的刑滿釋放人員來說缺乏經驗是遇到的“攔路虎”之一,那么幫助他們成功創業,做好創業后續跟蹤扶持、幫助解決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難題,則尤為重要。泰安市相關部門要適時組織儲備的各類創業專家、咨詢顧問,有針對性地為農林牧漁、法律、商貿等行業創業的刑滿釋放人員破困、跟蹤指導,幫助他們渡過企業成長難關,切實提高企業的最后存活率。
(作者單位:泰安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