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龍
摘要 丹東市是遼寧省的重點林區,也是我國邊境線的重要林區,丹東市特色林業產業在林農的收入中占很大比重。本文對丹東市特色林業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進行探討,以期對丹東市特色林業產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特色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對策;遼寧丹東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140-01
1 發展現狀
丹東市被稱為“遼東綠色屏障”,是遼寧省的重點林區之一,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及森林覆蓋率分別位于遼寧省的第1、2、3位。截至目前,全市板栗14.2萬hm2,產量10萬t,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加工、出口基地;紅松果材林5.73萬hm2;林下中藥材種植總面積6.03萬hm2;林下食用菌發展面積4 666.67 hm2;山野菜栽培面積為6.24萬hm2;林下禽類養殖主要為笨雞、林蛙,存欄量為16億只,年產值8.6億元,其中林蛙年產量達3億只,成為東北最大的林蛙養殖基地;另外,丹東市現有玉竹1.03萬hm2、軟棗獼猴桃1 066.67 hm2,這些林下產品市場成長性好,有培育成全省乃至全國的產業基地條件,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2 發展對策
2.1 龍頭帶動,協會引領
丹東市要通過強化龍頭企業、林業園區、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不斷提高林農組織化程度。寬甸奇峰蛙業專業合作社、寬甸東岳玉竹專業合作社等一大批經營規模大、服務能力強、產品質量優、民主管理好的林業專業企業及合作社,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指導,努力提高生產效益,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企業、合作社、農戶共同贏利[1]。
2.2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
丹東市的林業產業發展要始終貫徹“傳統產業做強做優,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多種模式共同發展”的方針政策,使丹東市林業產業發展趨向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
2.2.1 大力發展板栗產業。丹東板栗是丹東市林業的傳統、特色、主導產業,總產量占遼寧省的95%,占全國的 7.5%。丹東市現有板栗面積逾14.2萬hm2,年產量10萬t以上。近年來,市政府將板栗產業列為農村發展重點產業,采取措施,確保板栗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一是繼續將板栗發展納入到“一縣一業”工作中,扎實推進板栗產業發展;二是加大資金扶持;三是加強板栗基地建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使最新科研成果和先進的實用技術迅速應用到板栗生產實踐,促進板栗產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
2.2.2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丹東地區位于遼寧東部山區,區域內山地較多,全市零散的超坡地逾1 666.67 hm2,都屬于低產農業用地,但這些地塊大多適合軟棗獼猴桃的生長,可以極大地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基于丹東優越的地理條件,本著打造“全國最大的軟棗獼猴桃生產基地”的建設目標,一是培育一批軟棗產品生產、加工型龍頭企業,如寬甸虎山鎮軟棗獼猴桃生產基地、遼寧佳園軟棗獼猴桃有限公司等,促進產業快速發展,提高產業的抗風險能力;二是加強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建設。通過軟棗行業協會整合現有資源,打造全省統一的地域品牌;三是培養選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丹東軟棗品種,如龍成二號、LD133等,同時著手開展“丹東軟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3]。
2.2.3 多種模式共同發展。充分考慮資源基礎、立地條件和環境承載力等因素,要因地制宜地重點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景觀利用三大類林下經濟,其中包含林菜、林藥、林菌、林禽、農家樂、游玩采摘、休閑度假等多種發展模式。在多種經營模式發展下,全市涌現出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優勢產業,如寬甸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東北林蛙養殖之鄉”,鳳城市被中國林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板栗第一縣(市)”等。此外,通過開發銷售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果品、藥材等旅游商品,增加山區農民收入。
2.3 樹立品牌,提升形象
落實全市發展林業品牌戰略決策,在森林旅游、林下種植等新興林業產業發展上創品牌。一是依托現有森林公園、“林家樂”等森林旅游景點,突出景區道路綠化,加大景區周邊直觀坡面、撂荒地、退耕地等風景林建設和改造力度,使這些景區盡快成為全省乃至東北地區森林旅游的目的地,打造丹東森林旅游品牌。二是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全市抓好林下種養業示范基地,每個區(縣)抓好2~3個品種各6.67 hm2以上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園,打造丹東森林養殖品牌。三是創建名優商標,提升品牌意識。目前,丹東市的“丹東板栗”“寬甸山參”“鳳城蠶蛹”等特產已經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丹東玉竹”“丹東軟棗”等林產品正在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積極籌劃“丹東板栗”上市工作,充分發揮品牌作用,做強企業,做大產業,打造林業產業的“品牌丹東”。四是參加展會,擴大丹東特色產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為社會各界了解丹東林業及林產品提供平臺,極大提升全市林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4]。
3 參考文獻
[1] 熊芳.推進我國林業產業改革與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生產力研究,2011(7):112-113.
[2] 鄭俊杰.淺析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7):270.
[3] 張鳳鶯,沈建群,曹曉平,等.淺談促進上饒市林業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J].華東森林經理,2012(2):52-55.
[4] 吳紅軍,王俊中,邢紅.舉生態和民生大旗 走甘肅特色林業發展之路[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3-10.